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后,被“四人帮”判处“死刑”十余年的形象思维论获得了新生,广大文艺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形象思维,是关系到文艺创作根本规律的重大问题,对形象思维问题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无论是对于深入批判“四人帮”,还是对于开展文艺理论研究和繁荣文艺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简略地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以冀对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前后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指出: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文艺形式,概括地给我们指出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反映客观世界的两种思维形式。它们都是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出发,但逻辑思维从感知开始,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科学地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一光辉论断,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文艺创作的规律有极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了解认识规律也有重大的意义。在有关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中,过去存在过的种种混乱与谬误,正在逐一被澄清。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关于形象思维的认识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艺创作、文艺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对于艺术思维的理解有关。因此,有必要对艺术思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择取艺术思维领域中的一个问题——艺术思维的构成,谈点粗浅看法。 1有那么一种传统观点,认为艺术思维即形象思维。 《辞海·哲学分册》:“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就是艺术思维。别林斯基说:“诗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高尔基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法捷耶夫说:“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王朝闻说:“形象思维是通过作家创造性的想象对生活的现象加以集中和概括”。具体说法不一,实质却一样: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可以划等号,艺术思维即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三日,在武汉召开全国性的文艺创作规律学术讨论会。一百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四十余篇,学术专著一部,它们大都从文艺创作规律的高度,着重对文艺创作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会上围绕创作方法的质的规定性,进步创作方法体现了创作规律,“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认识的范畴。文艺创作不同于科学理论,它要用形象思维,但同样必须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繁荣文艺创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创作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客观现实出发,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下面谈几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是多年来文艺理论上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毛主席一贯提倡在学术问题上开展不同意见的讨论,并鼓励对形象思维问题发表新观点、新看法。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疯狂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这种有益的讨论跟所有学术讨论一样,遭到了扼杀。《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后,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又重新活跃起来,这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样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担负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艰巨任务。 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关于思维个别(或思维具体)的思维,即用对个别事物的具体的意象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思维中常常会用上它;在文艺创作的思维中,运用的更加鲜明而又突出,完整而又系统,因此,人们把它看成是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决非偶然。要想了解形象思维逻辑的奥秘,就必须从人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谈到形象思维,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毛泽东不但从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总结出这个经验,而且在他的诗词中作了成功的运用。形象思维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形象,二是想象,三是感情。毛泽东诗词的情感思想是通过对形象的描绘自然而然地抒发和表达出来的,而丰富的艺术想象正是毛泽东用以把形象和感情融合,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本文拟就毛泽东如何运用形象思维的规律进行诗词创作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之一。尽管形象思维这一用语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才正式确立,传入中国就更晚一些,但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著作中早已谈到过这一类问题了。其中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许多精当的论述。在刘勰生活的时代,“文”的概念外延相当广阔。虽然刘勰不可能有今人的文学观念,但他还是提出了有两种颇不相同的“文”:一种是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  相似文献   

11.
再论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现象,是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的重要客观规律之一。文艺创作过程中必然有灵感的产生,灵感,在文艺创作中有抹灭不了的作用。要研究文艺创作规律不能无视灵感的存在。然而由于“灵感”这一概念长期为唯心主义者、巫师所称引使用,致使很多人误认为它是唯心的有害的东西,视若异端,加以排斥抹煞。这无疑地阻碍了把灵感作为文艺创作中的一种思维规律来进行研究。在  相似文献   

12.
论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区别杨荣昌一些著作、教材在论及文艺创作要借助形象思维的工具时,大抵都说它就是艺术思维。在报刊上不少文章论及这个问题时,也往往把二者视为一个问题的不同称指。我以为,这种看法是不尽准确的,有加以辩析的必要。一、形象思维的范围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3.
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在我国寂寞的文坛上,一方面,百花纷谢,万马齐喑,另一方面,八个“样板戏”被捧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现在,批判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对作家和作品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对一向神圣不可侵犯的“样板戏”,要不要作一点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把被“四人帮”划定的禁区打破呢? 在文艺创作上树“样板”,完全违反文艺发展的规律。文艺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没有独创就没有文艺。文艺创作没有也不会有什么“样板”。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常识,是人类几千年文  相似文献   

14.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于1984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武汉召开文艺创作规律学术讨论会。会议对文艺创作规律,特别是对文艺创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将会议上集中探讨和争论的问题综述如下:一、什么是创作方法,它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争论最为激烈。首先,有没有创作方法。一种意见认为,不存在创作方法问题。他们认为所谓“创作方法”或“艺术方法”的术语,是由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的成员们,在1929年至1931年间,借用哲学史上的“方法”这一术语,首次引进俄国文学理论的。不久拉普虽被解  相似文献   

15.
“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怎样理解这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对如何“按照美的规律”领导文艺,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欣赏和文艺评论,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文艺创作中,理性是调节和引导感觉的重要环节,即便是自由、散漫的文本结构或反常规的叙述模式也都渗透着一种理性精神。人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感觉,已经成为对生活“原生态”的超越。这种超越是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结果,这一指导最终须由形象思维去完成,使之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通过对“识”、“悟”、“趣”三个重要概念的厘定,对传统诗学的形象思维思想作了深入论述,从而揭示了古代诗学中形象思维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严羽对形象思维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和文艺学所没有真正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并存在若激烈的争论。过去有人否定形象思维,只承认逻辑思维。“四人帮”则把承认形象思维作为异端邪说,对此实行“专政”。毛泽东同志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后,肯定形象思维的人多了。但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仍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在文艺创作中,有人认为只需要形象思维;有人认为同时要用两种思维方式,而以形象思维为主;也有人认为二者中以逻辑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二者是互相渗透,交错运用。这些意见,虽然各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在于人们把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只局限在形式逻辑领域内,而不了解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领域——辩证逻辑。其实,要解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形象思维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同时也要搞清楚形象思维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结合实际上说清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就这些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以求教于从事哲学和文艺学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对形象思维学的研究,最大的难题在于:典型形象在意识中是如何出现的?这是建立形象思维逻辑学的带关键性的问题。本文按照文艺创作的实际进程,对典型形象如何在意识中出现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关于形象思维问题,在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和强烈的反响,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