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现代CI战略,树立高校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导入CI战略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着重提出了高校实施CI战略的途径,试图运用现代CI战略,帮助高校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以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形象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无形资产,它体现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达水平,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体现着城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绩效,展示着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陆城市尤其是西部城市面临着大开发,城市化水平的步伐加快,这些城市如何发展,是照搬其它城市的模式,还是走自己的道路,这就需要很好的城市形象战略作指导。形象建设是内陆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呼唤。一、内陆城市形象战略理论(一)内陆城市与内陆城市形象。内陆城市则是指那些远离海岸的城市,我们这里…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象塑造战略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国际最新的城市管理理论 ,已将城市形象塑造和维护视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形象既是现代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直观标志 ,又是城市新管理战略所追求的综合性目标。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整饰、城市形象传播等城市形象塑造战略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力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公众注意力的争夺,城市的发展也日益注重城市形象的经营,因而城市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也更加实际的意义。城市文化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城市形象的塑造中,文化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在城市形象中注入城市文化的内涵。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活动的开展、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方面来影响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形象设计的相关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城市形象设计的相关向度谢祥荣城市形象,是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底蕴、精神品格、价值导向等综合功能的结构性呈现。城市形象构筑,是以精神文明为主体导向的城市建设的艺术性操作,是一项复杂精细的系统工程。城市形象的设计者,应当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增益者和...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形象是地区旅游发展的灵魂和品牌标识,是影响游客旅游消费决策、是否愿意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桂林在加快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其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提高桂林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塑造上,还存在着形象特点不够突出、旅游城市形象立意单一的问题。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上,则存在着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对外宣传渠道缺乏多样化、对外传播内容缺乏新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桂林应通过多举措,加强旅游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推广,包括政府明确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巧妙用好各类平台做好国际传播、创意传播桂林旅游文化特色、利用大型旅游活动加强线下宣传、加强国际城市间交流和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等。  相似文献   

7.
张春风 《理论界》2012,(10):177-179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本文在界定文化管理内涵基础上,探讨城市形象塑造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沈阳市形象调查问卷结果,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对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市民素质、改善政府管理行为等的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了文化管理应用于城市形象塑造主体和城市形象塑造过程的应用做法,对城市形象塑造中运用文化管理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以整合和设计城市理念体系为出发点,将城市理念具体化为并广泛传播,形成城市形象塑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等建议,旨在提高城市形象塑造效果,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均东 《学术探索》2012,(11):157-160
滇西南城市群中的代表性城市——景洪市的城市形象塑造,缺少儿童文化元素的有效介入,成人化、世俗化、商业化、消费化色彩浓重。这种儿童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缺位现象,降低了其城市形象的亲和力,影响着其城市形象品位的持续提升。以景洪市为代表的滇西南城市群,应引入西方城市形象塑造的最新理念,让魅力充盈的儿童文化元素全面介入和助推城市形象的塑造,使其城市形象既深刻地突显出美丽的边境城市特色,又融化飞扬着缪斯式的儿童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增开一批通商口岸,镇江港是其中之一。 镇江开埠及海关的设立对镇江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港口腹地的经济受到洋货的巨大冲击.港口 的行政管理权、经营自主权及引航权等均为洋人所把持。与此同时,镇江港也逐步由一个传统商业 城市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商品转输口岸,但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镇江港一直处于入超的不利状态。  相似文献   

10.
因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独特的汽车文化的背景下诞生的CI策划,于70年代传入日本后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CIS战略体系。CIS战略以自身广泛的应用性和较宽广的适用范围,正在不断向多种文化领域渗透。杂志是介于报纸和图书之间一种独特的文化媒体,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类期刊都面临新的生存竞争的严峻挑战。本文以CIS战略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切入点,对期刊导入CIS战略的现实与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就期刊如何导入CIS战略提出了新的见解。在CI策划盛行于企业界的当今,探讨CIS在期刊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出版形象的影响等都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是本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具有特色的城市才有魅力。创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和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社会环境,既能够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市民的素质,增强凝聚力,又能够避免“千城一面”的俗套,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优化城市的投资环境。因此,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无论是对于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对于城市的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天培 《理论界》2012,(9):143-144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城市品牌的传播平台,是促进城市发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和品牌形象研究模型(贝尔模型)的研究分析,力图尝试构建一个整合的城市形象宣传片要素体系,探索在建构城市形象宣传片时,达到最大传播效果所应涵盖的因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外在行为与表现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城市形象宣传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我国各级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如何在提升城市品位、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助推全市人民凝神聚力、发展经济,这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与探新。  相似文献   

14.
兰州城市形象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首先会遇到一系列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困扰,所以有必要阐明一些兰州城市形象的基本理论及认识问题。这些问题是:一、城市形象的内涵所谓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具有显著特征的内质和外观给人形成的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的这一定义有三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城市形象的客体是城市的某些显著特征,只有城市的特殊风貌,才能使该城市形成独立的形象价值,每个城市都有马路、商店、游乐场等设施,都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内容,这些设施和生活内容如果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它就不能对该城市形成定位的评价和认同。例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形象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形象片来塑造城市形象的方式,逐渐流行开来。城市形象片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城市宣传片得到城市规划者的重视,城市形象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文章以榆林市为例,通过城市形象片的价值构建进行研究,以期对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起到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劲松  张薇 《江海学刊》2023,(1):157-164+256
如何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加强舆论引导,并针对在危机事件发生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其负面评价,优化危机处置流程和传播治理策略,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关键一环。城市形象的传播深嵌于危机事件处置的全过程,表现出坏事与批评同步、解释与质疑共存、纠错与问责合力、诉求与公开互济、现实与历史联动的特征。城市危机处置的过程是影响其形象认知的关键,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传播面临着建构力不强、说服力不够、评价力不一、表现力不足和支持力不稳五个方面的困境。在不断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需要以有效行动为事实基础,以城市精神为价值导引,从着眼大势、着手难事、着重担当、着力服务、着想共情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优化危机事件中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行为对象是城市中的人,行为主体则是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对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作用不可替代,它自身具备的强大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本文对城市形象传播中传媒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城市形象塑造的传播路径。认为媒体应发掘城市精神,建构城市主体文化,对内扶助城市人群形成特有的文化归属意识,对外形成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城市形象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有重大影响。公交车站视觉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外在体现,更应该起到延续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的作用。期待公交车站视觉形象能以设计多元兼具人性化的表现向市民展示城市的魅力和风姿。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9):223-228
城市形象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景观环境和人文精神,她是一座城市在发展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许多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城市首先能使自己的市民获得共鸣和价值认同,然后能以这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目光并最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南昌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通过对南昌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红色文化特色下的南昌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