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有关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结合笔者的思考,就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作论,重点考察和论述近十年来才在各民族农村地区相继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文首先考察并评述了民族生育政策的实施依据与操作进程,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经历了五个阶段,体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稳步发展过程;其次,在论及开展民族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与成效时指出:在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进程中,由于各级政府始终遵循政策的“时间差”、“宽松度”和“灵活性”三原则,故使计划生育工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由汉族地区向民族地区顺利推进,并已初见成效;第三,探讨了影响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诸因素,认为这些因素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可一概而论;最后提出: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尤其需要在事关政策的稳定性、灵活性、服务性、导向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在不断地进步与科学化,即由生育的盲目性到计划性,由高生育到低生育,由生育的低质量到高质量。因此,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角度来看,生育率的高低往往是反映或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1989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9,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为3.9。在中国,影响各个民族的生育率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经济、宗教、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教育程度、职业构成、城乡分布、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因此,各民族生育率的高低显得非常悬殊。如1986年朝鲜族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85,是各民族中最低的。维吾尔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4.90,是各民族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族民俗中的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土族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 ,文章对此研究和探讨 ,有益于革新除旧 ,建立新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西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者心态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广西国有大中型企业各民族管理者心理的异同以及导致这些异同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原因。文章认为 :现代化工业环境对各民族管理者人格的确有强大的塑造作用 ,在这种环境中民族心理的若干要素可以发生显著的改变 ;比较研究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对个人的管理行为和职业选择有长期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族心理学跨文化研究及其等值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跨文化研究,这种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比较研究中研究等值的确定。要有效而合理地进行民族心理学研究、进行民族族体间的跨文化研究,就必须首先确定这种研究与比较赖以开展的基础,亦即在方法论上对可以进行对比研究或跨文化研究的等值予以确定,搭建一个研究不同民族的等值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开展民族心理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研究出发,介绍了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研究以及研究中的功能等值、概念等值、语言等值以及公制等值四方面等值的确定,以期引起学者们对跨文化研究中研究等值确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钟年 《民族研究》2003,(3):51-58
本文由一个农村社区入手 ,结合人类学中的民族志材料 ,讨论了社会文化控制与人类生育的关系问题。指出人类生育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痕迹 ,社会文化控制对人类生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其间直接对个体行为发生作用的是文化心理氛围 ;由此还引出生育文化的论题。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对民族研究的贡献李秋洪民族问题的研究除了从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外,还可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种族与民族心理特征和演变规律等问题。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尤其重视运用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民族心理和民族发...  相似文献   

8.
生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民间生育习俗,可以从中了解人类、民族、宗族和家族的传统观念、心理状态以及不同时代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是民族地区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来信中所反映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某些不正之风和传统旧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并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民族心理承受力是民族成员对某种客观存在的心理适应力、容忍力的强弱程度。不同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存在差异,我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比较,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在社会转型和重大社会变革面前,较弱的心理承受力往往会表现为民族心理上的保守性、排他性和敏感性,并导致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显现出的复杂矛盾,进而对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形成消极影响,这就决定了正确认识、科学对待民族心理承受力差异对于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民族研究》2004,(6):10-19
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依靠认知来认识客观世界 ,依靠认知有选择地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 ,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和不同经验、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或民族群体中的人 ,其认知必定受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制约 ,从而表现出独特的认知特点。研究民族的认知特点可以从民族认知框架、认知选择性及认知方式等心理维度入手。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对民族认知结构进行跨文化的诠释 ,研究各民族在认知及其结构方面的特点 ,探讨导致这些特点差异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及历史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个乡的计划生育为例,指出大石山地区的少数民族要脱贫致富,关键在于改变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迥然相异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体系.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模式.本文拟比较汉族和藏族、贵州侗族的生育文化,分析这些民族生育文化中合理的文化价值,从而探讨儒家生育文化在当今生育政策中的消极作用及目前对生育模式作"传统--现代"二元结构之划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究竟有多少人口?这始终是一个未能解开的“大谜”。1949年以来不仅理清了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分布,而且还对中国民族人口的各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这在国际上多民族国家中是罕见的或者是绝无仅有的几千年来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究竟有多少人口?始终是一个未能解开的“大谜”。1949年以来不仅理清了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分布,而且还进一步对各民族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素质、生活质量、构成、未来趋势等总体进行奠基性、开拓性的研究,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演进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越南西原地区有20多个民族,现存多种家庭形态:一种是以嘉来人、埃地人为代表的母系制家庭;一种是以色当人为代表的双系制家庭;另一种是以京人为代表的父系制家庭。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家庭形态不同,所以关于生男和育女的看法也就迥然不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实行计划生育和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实地调查了西原地区嘉来昆嵩省和多乐省境内619户京人家庭、384户嘉来人家庭和395户埃地人家庭的生育情况和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载,今年二、三月间,在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耀邦同志曾强调指出:对于藏族的民族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我们认真研究过没有?如果说,对任何民族都要重视这一条,对藏族就更要重视。大家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表现于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也称共同心理状态或民族性格。这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种很微妙、很复杂的精神现象。当然,也并非神秘莫测,还  相似文献   

17.
首次全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于1992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召开。会议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目的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统一思想认识,交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计划生育的情况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如何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做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9.
王瑞萍 《民族论坛》2012,(16):24-27
跨文化交往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跨文化交往引起的文化冲突包括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现实发展和文化误解等。寻找共同点是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冲突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即:寻求彼此经历的共同点、寻求现实交往的共同点、寻求未来民族关系的共同点、寻求包容和理解的共同点。在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构建各民族互相理解的认同关系、各民族平等对待的友善关系、各民族互相尊重的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国政府在甘肃、青海、黑龙江等15个经济较为落后省份的农村进行了一项与生育相关的实验,目的是解决男女比例失调问题。该项实验立即引起了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他们想知道,这是否昭示着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即将出现新的动向,中国是否会对实施已久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在中国,讨论计划生育问题一直是个禁忌,不论西方国家如何以“人权”为借口对我国进行攻击,一直以来,“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都被忠实地执行着。如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之所以重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原因在于它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国家对人口数量长达20多年的政策干预,已使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开始浮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