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有其根据,或依据自然因素,或依据人为因素,一个地名要么反映了该地的自然特征,要么反映了该地的人文特点。涪陵地名的通名主要以地理形态特征、建筑物和行政区划为命名依据,专名主要以地理形态特征、动植物、姓氏、生产活动、历史故事人物、宗教传说等为命名依据,文章从命名依据中探究了地名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聚落地名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西江走廊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从平原、河谷到低山、丘陵等地区都有人口的分布。但受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聚落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聚落地名方面.除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和古越语聚落地名外.社会类型聚落地名大量涌现,充分反映明清时期西江走廊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奠定了以后本地区聚落地名在和自然特征和经济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空间格局和命名特征。  相似文献   

3.
聚落地名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对自然和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西江走廊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从平原、河谷到低山、丘陵等地区都有人口的分布。但受自然和社会地理环境的作用,聚落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聚落地名方面,除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和古越语聚落地名外,民族和方言类型地名大量涌现,充分反映出明清时期西江走廊地带民族变迁和方言播衍方面的状况,并且奠定了以后本地区聚落地名在民族和方言等方面的分布空间格局和命名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名文化的概念辨析,明确地名文化的含义。从文化遗产视角,并从词语文化和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对六安地名文化进行考察,对六安地名文化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生动形象地反映自然景观,是六安自然类地名的特点;大量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地名,则是六安人文类地名的特点。地名实体文化特色鲜明、积淀深厚。古老厚重、源远流长,是历史文化的特色;名山、名水、名土地,是地理文化的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乡土文化的特色。独具特色的六安地名文化遗产应该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发挥其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舟山群岛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不仅具有汉族地名的通用性特征,而且独具海岛特色。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舟山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体现了舟山人民特有的传统心理、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醴陵市于公元前184年建县,近现代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乡级建置多变,到1961年才开始基本稳定.现有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现有的醴陵市乡镇地名主要还是以地理面貌本身,即山川河流命名,另辅之以名胜、标志性建筑、民俗风情,这符合一般地方命名规律.换句话说,该市乡镇地名,也是本地历史地理面貌、风土人情的缩写.  相似文献   

7.
日本地名的历史变迁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名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地名变化的过程,不仅可帮助我们了解命名地名的人或民族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还可推断其统治状况、土地利用特征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作为一个近代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名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使日本行政制度实现近代化、合理化。在中日两国的地名研究中,尤其是地名变更及其比较研究将对加深两国间的了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族语地名民俗蕴涵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青海高原山峦、河湖等地的民族语名称,揭示青海高原地名的多语种性和各民族语地名共存的现象,显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本文从民族语地名的命名和对自然崇拜的分析中研讨地名与民俗学的关系及有关民族历史、宗教、心理和民俗事象,并说明它们的轨迹和多元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历史上江西赣江沿岸九县市的地名变更以及其与城市建置沿革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出现有地名的来历及其命名的四个特点;并从变更过程中,总结出地名变更的五个特点。地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自然的或是社会的某些情况(如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化石"。  相似文献   

10.
茶陵县现辖13个镇11个乡,以人文物象命名的地名主要有首善镇(城关镇)、思聪乡、舱舫乡等。这些地名舍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