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论西南民族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西南民族龙文化杨正权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海内外的中华民族都自称龙的传人,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龙文化不仅成了西南地区各民族间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也成了西南民族与中国各民族尤其是中原...  相似文献   

2.
龙文化根源的考古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上看龙有两种 ,一种是可以豢养、驯服、食用的自然动物 ,一种是中华民族形成的象征 ,是一种许多氏族部落崇拜的灵物经过美化的综合体 ,是图腾龙。龙文化形成于何时 ,龙究竟是什么动物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已开始向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可能性。本文结合考古资料认为远古时期的龙其实就是一种鳄鱼 ,这在考古发现以及远古遗风中都能得到证实。中国龙文化的始祖应是伏羲 ,龙文化的总代表应是黄帝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对龙的尊崇过程形成的习俗中,解读中华民族龙文化的核心与本质。由此提出传统文化只有用当代先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改造补充,才能续传流芳,才能充分发挥与彰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对龙的尊崇过程形成的习俗中,解读中华民族龙文化的核心与本质.由此提出传统文化只有用当代先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改造补充,才能续传流芳,才能充分发挥与彰显.  相似文献   

5.
陈文殿 《天府新论》2009,(6):103-107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龙”不是“神”,而是中华民族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的凝炼、概括和提升。中华“龙”文化的建构历程及建构机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生命生长历程。从生命生成视角和文化建构视域来看,天地之大德日生、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构成中华“龙”文化的生命理念;其生命生成方式和文化建构模式是一种融合兼容、有容乃大的模式;其基本特性是优化创生性、开放性兼容性、协调和谐性、系统整体性、一体多样性。中华“龙”文化内蕴着宝贵的生命生态精神和生命伦理智慧,从生命生成的生态性视域解读中华“龙”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庞进 《人文杂志》2000,(1):73-78
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作为一种"神物",龙必然具备种种神性.本文探讨和揭示了龙的七种基本神性.作为一种贯穿古今、广渗华夏的文化现象,龙的神性必然要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发生关系,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潇灵 《西部观察》2003,(1):48-48
中华民族是个属龙的民族.灿烂的龙文化成了东方文明的亮点.龙被奉为神灵圣物,是因为老天赋予它呼风唤雨的本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乃是万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所以神秘的龙崇拜,归根结底是中国人平凡而艰巨的"温饱"祈愿.  相似文献   

8.
龙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标志.唐以前的龙,形态不一,各有差异.至唐代,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文物资料表明,这个时期龙的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龙造型中有着浓厚的外来文化因素,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与总汇.  相似文献   

9.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龙”的释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与dragon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但人们一直把中国“龙”译成dragon,多数汉英词典及英语辞书把drgaon作为龙的唯一英译对等词。把dragon作为龙的英译对等词忽略了两者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从而人为的在两者之间制造了一种假的对应关系。对于译者而言,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词语,不仅要译出它的表层意义,更要准确再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从龙的这一文化原型出发,国内辞书编纂者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把Loong作为龙的释译对等词才是恰当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符号象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被赋予了高贵与吉祥的美好含义。然而,西方国家对龙的主流翻译是dragon,西方文化中的中国龙形象也因此打下了邪恶的dragon的印记,中国龙被西方人错误地理解成了邪恶的妖物。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传承性,承认世界文化的交融性与多元性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因此,在西方的文化意涵中重新塑造中国龙形象、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琼州学院学报》2015,(1):111-117
中国龙和dragon,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隐喻。前者是通天神兽、帝王人杰象征、吉祥瑞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保持着浓烈的文化活力;后者在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形象奠定了其邪恶与凶残的意义基础,在中西跨文化交流时不仅要理解西方文明,而且要努力消除西方对中国龙的文化误读,从而缩小认知差异,彼此理解认同。  相似文献   

12.
著名彝族学者、民族学家刘尧汉教授在其专著《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提出“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进一步发挥其早期著作《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中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观点,认为“人类文化史上曾有过葫芦容器时代”;“葫芦里装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先民——龙、虎两部落”;“虎伏羲部落的遗裔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对“天”和“龙”的崇拜心理与汉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天”和“龙”就有其独特的崇拜与敬仰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许多方面,它在汉语的词汇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汉语的许多词语在构成时,都受其制约和影响。今天,汉语的词汇让我们仍然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崇拜“天”和“龙”的心理在它身上刻下的痕迹,这使得汉语的词汇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略论早期鲁迅关于“精神界战士”的思考·雷世文1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时代。这一觉醒过程,是以极少数的先进人物的觉醒为前奏曲的。他们最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看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最先接受代表当代人类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系,撷取人类文明之果的乳汁,追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先进文化既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先进文化,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的源泉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一、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间,既有兼并,也有融合,主要是融合的关系,而龙的综合性形象,就是这种融合关系的最显著的表现。龙形象及概念自它产生之日起便为各民族普遍接受,中国的汉族崇拜龙,少数民族也崇拜龙。龙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使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因而龙文化在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对龙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团结,这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三个方面即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区别、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近代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结合,来概括探究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调适。  相似文献   

18.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徐良美学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它代表着文化的最高追求。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要而言之,就是一种"和"的精神,它广泛地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宇宙论和人生论,而且也是人的各种审美关系的基本表达形式,并最终体现了...  相似文献   

19.
任何国家的法治建设都必须以本国的法律文化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民族的立足的根基。法律文化不可能是一种没有传统的文化,它的建构必须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结合。儒家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并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法律观念。对儒家法律文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法律文化民族性的正确认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法律思想的研究,自然是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对孔子的法哲学体系作一粗浅阐述,以期大家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20.
王宇信 《殷都学刊》2008,29(1):35-38,44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是与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进程密切相关的。古史传说时代的“五帝”们,不但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历史所形成的矢志不移地追求精神、诚信厚德、移风易俗和追求社会和谐的“龙德”,既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也是炎黄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