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2:275)伊斯兰教历来重视商事活动.商事法在伊斯兰教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教法经《伟噶叶》第三卷以专章叙述商法.其主要内容有贸易成交法规,商业道德规范、债务债权、货币兑换等.所列法规反映了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经济面貌,是伊斯兰教重视商贸、发展经济的真实写照.据《古兰经》记载,圣城麦加早在伊斯兰教初期就已成为商业重镇,当地的阿拉伯人非常重视并善于经商,把生活和幸福寄托在商业的发展上.当时古来氏部族每年冬夏两季都要外出经商,“在冬季和夏季的旅行中保护他们.”(106:2)这也是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麦加本是一个光秃秃的山谷,只有经商贸易才是他们较为适宜的生存出路.为此,当时一些阿拉伯商人用各种合法与非法  相似文献   

2.
(一) 在全世界七亿多穆斯林心目中,《古兰经》占有无可比拟的神圣地位。他们认为,《古兰经》是天经,是真主意志的体现。《古兰经》是用古老的、语汇丰富的阿拉伯古莱氏语传诵的。因此阿拉伯语也称为《古兰经》的语言。《古兰经》之所以被称为天经,据说是因为《古兰经》原本是记载在九天之上的天牌上的,即。相传这块记载真经的天牌,由天使们严密守卫着,以防魔鬼偷盗,剽窃篡改,以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语研究,源于《古兰经》研究。《古兰经》是阿语研究的轴心,不管是解释《古兰经》,还是阐述伊斯兰教法,都与阿拉伯语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之,阿拉伯语的研究,如词汇、词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的研究,甚至天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为伊斯兰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政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不少非阿拉伯人成了穆斯林。他们为了学习《古兰经》,纷纷攻读阿拉伯语。语言是相互影响的,这些非阿拉伯人在学习阿语的过程中,也给阿语带来了各自的语言成分。这种现象到后来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学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语是《古兰经》的馈赠”,此话并非言过其实。首先,《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第一部散文巨著,是至今流传最广、解释和评注得最多的一部阿拉伯语著作。七世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语作为《古兰经》的语言,对其他伊斯兰国家的民族语言影响很大。波斯语、库尔德语、帕修特语、达利语等至今还借用阿拉伯文字母来书写。拉丁化之前的土耳其语、斯瓦希利语、马来语、印尼语也一样。阿拉伯语的词汇对其他语言的影响更大,它在这方面的“扩张”已渗透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法律、道德、精神生活及伦理关系等一切准则的最后依据。由于《古兰经》的文字是最规范的阿拉伯语,所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但在做礼拜时诵读《古兰经》,而且把它当作学习阿拉伯语的读本。回历25年(公元645年),由哈里发奥斯曼主持抄写的《古兰经》奥氏本成为最后定本。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斯兰帝国的疆界已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埃及、沙姆、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8.
公元5世纪末~7世纪初,标准阿拉伯语(简称阿拉伯语)原是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的“通语”.伊斯兰教产生后,半岛各部落统一成一个民族,阿拉伯通语通过《古兰经》的成书及书面加工,成为阿拉伯民族语.此后,阿拉伯语随着阿拉伯民族疆域的扩大,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民族语和世界性的伊斯兰教中介语.本文主要探讨中世纪阿拉伯语在西亚、北非的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兰经》的原本是阿拉伯语,长期以来,《古兰经》在我因一直没有中文的译本。明末清初,信仰伊斯兰教的南京人刘智(刘介廉)(1660——1720年)写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人从语言的角度研究风格是早始于伊历二世纪阿拉伯东方学家对阿拉伯辞达学奥秘的探寻,尤其是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在辞达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语风格学的基本原则得以奠定,并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风格理论。而阿拉伯西方学者则不仅继承了阿拉伯东方学者的遗产,而且深受希腊亚里士多德风格理论的影响,对阿拉伯语风格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阿拉伯东方的风格研究 阿拉伯东方学者对风格的研究发端于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他们在《古兰经》和其他作品的对比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理论。伊本·古太白(伊历213~276年)在《<古兰经>结构注释》一书中,首先提出“风格就是言语方式的多样化”。当阿拉伯演说家即兴谈论某一话题时,往往不偏于一隅,而是形式多样。轻描淡写时,惜墨如金;阐明事理时,详尽有余;强调时,不惜重复;委婉含蓄时,暗隐要义;劝说他人时,明示利弊。因此,话语的组织通常取决于客观的环境,听众的多寡和场合的主次。由此可见,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风格,甚至在同一情境中也会集多种风格于一身。风格的形成是与不同情境中的表意手段密切相关的,即不同的情境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风格的多样性首先缘于情境的差异,其次是主题的性质,再次是表达者的语言能力和艺术性。此外,  相似文献   

11.
语言传统三要素中最活跃者当数词汇,而词汇总是不断新陈代谢、不断丰富发展的。人们再聪明、再努力,他们的脑海终究装不下那浩瀚的词海。阿拉伯人早就认识到:为了捍卫《古兰经》的纯真和广泛传播,为了保证圣训及其他伊斯兰科学文化遗产能世代相传,必须早日编纂出阿拉伯语词典。虽然他们的这一想法早在四大哈里发时期便已萌发,但阿拉伯语词典却迟迟不见问世。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沙特阿拉伯已在麦加建立了联合印刷企业.这个企业每年能印刷800万册精装《古兰经》,其中200万册是世界各种语言的《古兰经》译本.此外,这个企业还录制并发行由著名诵经师朗诵的《古兰经》经文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已形成许多部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贝杜因游牧民,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部落的人们操着各自的方言,直至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还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616年,古来氏部落的穆罕默德先知开始传教。  相似文献   

14.
说到中世纪阿拉伯文学,首先应该提出的是《古兰经》。《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第一部律书,又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不朽名著。《古兰经》从文字上来说,是带  相似文献   

15.
早在伊斯兰教的兴盛时期,阿拉伯人就建立了—套系统的教育制度。在初级教育中,小学生们要学习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接受较高级教育的学生则在清真寺中,集中学习《古兰经》、圣训、神学和法学。典型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向围坐在四周的学生们朗读和讲解权威性的经典,学生则记忆和背诵。当时麦地那、开罗、纳贾夫、卡尔巴拉等名城圣地的清真寺,吸引着许许多多穆斯林青少年前来接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而且是阿拉伯修辞的典范,其某些词语体现出阿拉伯语所特有的伸缩性和广泛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探,以求教于有关方家.一、《古兰经》中,某些正偏组合的偏次或被指示名词的省略,增加了词语的丰富内函.例如:“各在—个轨道上浮游着.”(36:40)这里被省去偏次的可以指  相似文献   

17.
一、学制:2年半。 二、开课时间:另行通知。 三、教学目的及终结要求: 1、初学者:全面掌握函授教材后,使初学者达到初步掌握阿拉伯语的基本语音、词法、句法和一定量的词汇,借助词典能看懂日常生活题材的浅易文章、信件及阿文报刊的简单新闻等;可从事一般性的生活翻译工作。通过语法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古兰经》部分经文的意思与了解《古兰经》经文的诵读基本知识。 2、有一定基础者:进一步加深、巩固对阿拉伯语语法的理解,增强阿语阅读能力,熟练翻译技巧,加深对《古兰经》部分经文的理解,了解《古兰经》经文的诵读基本知识等。 四、教材:共分5册,一学期一册。 第一册:以语音、认读、书写及简单生活用语为主。 第二册:以词法、会话为主。 第三册:以句法、会话及文章为主。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法典,也是1300多年来阿拉伯语文的典范,它在伊斯兰宗教史和阿拉伯文学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广大的中国穆斯林来说,学习和研究《古兰经》,一般只有通过中文译本。因此,译文是否确切,就显得非常重要。《古兰经》的中文译本正式出版的已有七部之多。最后一个版本是1981年出版的马坚先生的译本。马坚先生毕生从事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教的研究。抗战前就开始进行《古兰经》的翻译工作。虽然他的译本1981年才出版,但其译文在1945年就已基本完成。这个译本超过了以前所有的译本,是当前广大中国穆斯林阅读和学习的主要版本。由于《古兰经》的内容浩如烟海,伊斯兰教学者们对它又有许多不同的注释,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只有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