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吹官”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至于我写这篇“并非闲话”,则是新近的一篇“命题作文”,一个老同志亦老朋友所“命题”的。这位老友是一个热血的男儿,看了3月2日新浪网上关于《统计局长自杀疑云》的报道,深为吹官之祸所震惊,开始是自己想写一篇评斥吹官的文章,而后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说还是你写更合适一些。3月8日,又打电话给我,说人民网上有两篇报道可作为资料参考。既然老友如此一再“命题”,我也就不能不遵命而“破题”。“吹官”一词,《新华词典》上没有,《辞海》上也没有。权威辞典上没有,那就只能自己界定了。我想,所谓吹官,不外乎吹己和吹人两类。吹人的,那是奉承拍马;吹己的,那是为己涂粉。不过,此篇随笔所说之吹官,不是指一般的吹人奉承之官,也不是指一般的说大话自吹之官,而是特指以虚报政绩、谎报政绩,或者假报政绩、伪造政绩,以此自吹和吹人之官。这籍“也说吹官”随笔,就是对如是吹官的一个抨击。 相似文献
2.
一个案件,一番感叹,一篇“也说”。说是偶然,也属必然。若讲起因,这是一篇由一个案件引发的有感之作。3月22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开庭审理。据称,马德案是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卖官案。它的开庭审理和判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然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作为一个小市民,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对官员卖官买官,从来都是深恶痛绝的。如今发生了如此惊天大案,又是在开展先进性教育之际,感叹甚多,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非说几句不可。所谓“鬻官”,在词典上并没有这个词,而是我自己的一个概括,就是指那些卖官而收受贿赂之官。我曾为此查阅了几部辞典,以求证用“鬻官”来概括是否可以,最后看来还是比较确切的,至少,没有别的概括能更为准确。如果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作为一家之言,总是允许存在的吧。 相似文献
3.
本来,是没有准备写这篇文章的,因为,对贪官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已有点无所谓了,说不说都是那么一回事。但,最近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上县,前后两任县委书记因卖官受贿,接连成为大贪官的报道,让我大为震惊,也深感责任,对贪官要抨击,对贿官要痛击,决不能见怪不怪,抱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也就有了这篇“也说”。贪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利用职权,贪污、盗窃、挪用公款,一类是利用职权,受贿、敲诈、勒索他人钱财。所谓“贿官”,是特指那些利用职权受贿的贪官。这个(?)官,是贪官中的一种,它同一般的贪官有共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可以单独一说”,值得单独一“说”。“也说”者,再认识也——这个贿官,怎么会那么多,怎么会那么贪,不是一个(?)个,而是为数不少的一群;不是贪一点,而是贪无数,动辄数以几十万几百万,往往(?)以千万,甚至上亿,到底该怎么防,该怎么治,该怎么惩?自然,抨击贪官,抨击贿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这篇“也说”也只能拣若干片(?)来说,说一点自以为比较深刻的话。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组报道,也就有了这篇"也说玩官"。这句话是:官员自律至少要三戒--戒贪,戒色,还要戒玩。一位老干部说的。这组报道是:不能以红色旅游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新华网上发的。这个戒玩,当然是指戒公款之玩。其实,此戒本属当今官员自律的题内之义。不知什么原因,不少官员似乎没有想到此戒,以至公款游玩之风屡禁不止,甚至还扛着红色的名义出游。所谓"玩官",是特指用公款外出游山玩水的官员,或者用别人之钱外出游山玩水的官员。也许是"人之性,本好玩",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眼下玩官似乎有点挺流行的,这个面到底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能说得上来,但说这个面不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官员动用公款旅游,已经成了官场的一个痼疾。既有顽症,就得针砭,非治不可。尽管玩官不同贪官、赌官、色官,但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病官",且与那个先进性格格不入,也甚有必要来几句点评。 相似文献
5.
6.
本没想到此题的,没想到生活却给人出了一道题——最近关于山西宁武“7·2”矿难瞒报案件的报道,不由得使人不得不喊:瞒官可恶!所谓“瞒官”,是指有意隐瞒事故、隐瞒灾难、隐瞒案件、隐瞒事件、隐瞒问题及其严重后果,该上报的不上报,该通报的不通报,该公开的不公开,制造了重大瞒案的官员。这个瞒官,各地好像都出现发生过,眼下似乎有不断增多之势,。地市一级有,县一级有,乡镇一级有,村一级也有;但村官不是行政序列的官员,故暂且不予讨论;而在地市以上,比如在省级机关官员中,有没有瞒官呢,不能说一个也没有,但因为没有公开的报道,一时则不好说。瞒官,一害国家,二害百姓,不能不评,不能不斥,不能不治。宁武,一起典型的瞒报最新的一起瞒报事件,是山西宁武矿难,死亡人数在干部手指间随意抹去。瞒案丑尉的导演,或者说那个瞒官,则是两个七品官。据报道,今年7月15日,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以”他们的心比煤还黑”为题,报道了山西宁武“7·2”矿难存在瞒报问题:除当 相似文献
7.
8.
9.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3-105
永字八法是中国古人对书法的高度总结与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对我们理解书法和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和极强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的整体思想观念;二、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三、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基本笔画中的审美意义;四、永字八法揭示了提高书法学习效率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12.
史良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23-2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本词汇不断扩大,一般词汇不断更新,新词层出不穷。在新词语中“吧”一词自出现以后,经受住了语言发展演变的考验,不断丰富其内涵,变成一个使用频率高而且极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词。 相似文献
13.
14.
何新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1983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有人对《诗经·魏风·伐檀》第一章中“不素餐兮”提出了新的解释。云:“《毛传》说:‘素,空也’。空可以解作空乏,《论语·先进》孔子讲到颜回说‘其庶乎屡空’的那个‘空’字就作‘空乏’解,‘不素餐兮’就是‘不愁没有饭吃’。”显然,这是以误匡正,有必要辨说几句。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衙内”的社会内涵时,却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此文还认为:“‘衙内’是当时的蒙古族兵官,而‘衙内’的行为,是蒙古兵官对于异族的迫害。”其根据有四点:一、“武职世袭的制度,直到元代,才算建立”;二、打死人不偿命,“是元代蒙古人法定的特权”;三、“打猎,这是蒙古人——也许连色目人——所有的特权”;四、“当时的蒙古军到处驻扎,所以蒙古兵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