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0,(1)
本刊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最近审核认定的职业培训合格教材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原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就有40种,它们是:一、用户评估职业培训合格教材目录二、专家评审职业培训合格教材目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0种教材入选职业培训合格教材...  相似文献   

2.
马琳 《职业》2004,(12):21
2004年11月,高职高专会展专业教材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共同主办,旨在研讨当前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需求和就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就相关教材的出版进行策划.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9,(5):77-77
选好考试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目前是参考人数最多的国家统考职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关教程,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该教程包括《基础知识》《常用法律手册》,四级、三级、二级的培训教程和考试指南。  相似文献   

4.
邓小龙 《职业》2017,(1):23-25
一、职业教育教材国际合作出版背景 2003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以下简称劳动社)将引进版图书出版,特别是引进版职教教材出版,作为新业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9,(13)
选好考试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目前是参考人数最多的国家统考职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关教程,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该教程包括<基础知识><常用法律手册>,四级、三级、二级的培训教程和考试指南.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配合和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由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教材,已于近期出版发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力量编写了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10门公…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0,(7)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 ,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 ,保证培训质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组织编写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交际礼仪》《劳动保护知识》《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实用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8.
孙雁 《职业》2008,(5Z):7-1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也对出版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版产业将步入全面改革时期。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更多的挑战。一方面各出版社都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竞争中来,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教材的集中使用度弱化,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对教材自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开发职业教育教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各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单位共同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我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 ,已发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及其配套音像电子制品的重要出版基地和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图书权威性的出版社。建社20年来 ,我社开发出版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几十个系列 ,包括以技工学校教材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材、职业技能鉴定辅导教材、职业资格 (技术等级 )培训教材、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教材等。这些教材覆盖了上百个专业领域 ,在培养技能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 ,我社还与…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13)
在近期召开的"就业优先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中国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只有就业才有收入,才有社会交往和劳动关系,才有社会保障;有就业才能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有就业才能给后代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9,(31)
1.选购适合的教材 在购买教材时首先要关注教材的权威性.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教材有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编写的公务员录用教材,这两家单位都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其出版的公务员考试教材特色非常鲜明,考生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可以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0,(8)
本刊讯最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 ,对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20种技工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和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种技工学校煤炭类专业教材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职业培训教材评审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的教材评审标准对参评教材的8项指标逐一打分 ,结果这些教材的综合得分都在75分以上 ,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于近日发文 ,向全国技工学校推荐使用这40种合格教材。通过专家评审并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荐使用的40种教材是 :(一 )汽车类专业 (20种 …  相似文献   

13.
孙雁 《职业》2008,(14):9-11
2008年4月1日下午,在北京外研大厦<中国图书商报>的会议室,来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的二十多位从事职业教材出版工作的编辑,齐聚一堂.交流职业教材出版的经验,畅谈职业教材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4.
《职业》1994,(6)
与职业培训改革同步加强教材建设中国劳动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建新一、教材建设工作的新进展一年来,中国劳动出版社在劳动部的领导下,在部长的关怀下,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就业司、人事司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新的成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康亚鑫 《现代妇女》2014,(3):I0024-I0025
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低、缺少技能以及国家劳动和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甘肃从农村到城市里务工的女性更多地进入了非正规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支持和国家劳动法律的保护。保障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就业权益,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妇女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和保护农村进城务工女性进城务工从事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0,(7)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原名“中国劳动出版社” ,成立于1980年7月 ,1999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职工132人。设有总编室 ,第一、二、三、四、五编辑室 ,技术编辑室 ,音像电子部 ,期刊编辑部 ,出版部 ,储运部 ,发行部 ,编审与质量检查室等18个部室以及读者服务部。主要出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图书及配套的音像电子制品。建社20年来 ,出版图书2500多种 ,销售2.6亿册。同时 ,出版音像电子制品350多种。目前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主要有 :以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发现,宏观经济不再是政府和经济学家的事,而是通过就业、薪酬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对于充满变数的2010年后危机时代,人们有了更多就业疑问和期盼. <职业>专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请他教会我们观察身边的就业回暖信号,准确定位自己在2010年就业市场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在华  王保义 《职业时空》2008,4(11):119-119
本文论述了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战略意义。从合作双赢、实习实践活动和品牌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途径、方式,并强调高校要通过科学定位、塑造品牌、加强实习实践指导和建立一支市场营销人员队伍等举措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赵国红 《职业》2010,(1Z):4-6
十九年前,他是一名大学教师,追求知识的愿望驱动他飞向大洋彼岸的美国。十六年后的2006年,带着海外多年累积的无形财富,他毅然回国,在知天命之年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开始构建中国的高等教育供需跟踪评估系统。仅2009年,他就帮助国内30多个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完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年度数据调研"并连续两年出版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他的工作被教育专家和高校校长定义为:"填补了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空白"。他,就是经济学家、麦可思公司的创始人、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跟踪评估系统创始人——王伯庆  相似文献   

20.
张东风 《职业》2007,(24):94-95
就业,即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人们从事工作和劳动,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没有就业,社会不可能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人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