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力祥 《探求》2009,(2):17-19
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特定话语,但为了把握西方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状况,仍可以从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各种学术研究来加以考察。在批判基础上,这种考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义江 《社科纵横》2009,24(4):125-126,131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千年流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明凝练。二者紧密相联。中国传统伦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创新性成果。在新时期,弘扬优秀的儒家伦理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多元的趋势和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6.
张国新 《创新》2012,6(5):16-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新理念、新精神风貌、强大的团结奋进力、强大的凝聚力、巨大的鼓舞力以及文化发展的科学方向。这种文化形态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厚根源和直接基础。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解读以及科学地理解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对于整合社会多样化的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建设和谐文化,要树立文化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建立与实行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和谐的制度建设、调试和谐心理。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因此,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占有核心与根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社会丰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命题,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转型时期,西方的自由、平等、竞争等价值观念纷纷传入国内,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但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随之渗入国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冲击,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功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陈文昌 《社科纵横》2010,25(5):154-156
任何社会都需要主导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能够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能够成为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核心价值观与边缘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辐射与聚合双向互动的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具体包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时代话题,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炼为富有哲学意蕴且厚重的24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层级的主体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便于记忆、传播和践行,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动摇,不断地吸收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并在实践中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法,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大力加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要不断提高党驾驭意识形态领域新形势新局面的能力;二要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三要积极拓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依托。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性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冲突与整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推进其大众化,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中遇到的问题,要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措施去完成。  相似文献   

14.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为了加强和增进社会共识,维护党执政的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相似文献   

15.
周萌  吴翔  高剑 《社科纵横》2012,(3):17-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心地位,要求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我们要将它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宝贵的思想素材和文化资源,吸纳精华、总结提升,在实践中实现其现代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借由带有强烈资本主义性的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强势文化渗透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舆论开放性与自主性也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压力。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及价值观念多元化、市场经济与历史引致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新的不安全因素。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应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威胁与压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陶维梅 《学术交流》2007,(11):42-4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透视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蕴涵着制度与诚信、理想与信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伦理底蕴。建设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特殊规范性和主体实践性为之提供了充分保证。鉴于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将道德理想内化为公民的实践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必须坚持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景宗刚 《社科纵横》2009,24(5):150-1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受到教育、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10):10-12
我们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展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进一步揭示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基石和支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表现在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是已经内化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所蕴含的价值信仰、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网络上各种错误思潮无时不在冲击着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规范了人们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了网络舆论能够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目标、理论旨趣、价值取向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