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7,(3):5-14
政治就是参与和推进国家治理。无产阶级执政党治国理政,说到底就是从政治的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而有效发挥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的特殊促进作用。这就是治国理政所特有的政治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在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中鲜明彰显了一系列特有的政治逻辑。突出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固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架构;坚持国家治理与制度改革有机统一,把握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精髓;坚持发展民主与加强法治有机统一,夯实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基础;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统一,拓展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渠道;坚持惩治腐败与立规严纪有机统一,优化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政党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是政党自身现代化、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政党法治在中国突出的体现为政党行为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实现限制执政党的权力和保障参政党的权利的目的。然而中国政党法治建设的现实境遇不容乐观,需要从培育法治信仰、健全政党法制、合理配置政党权力、完善权力监督等各个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于政党学习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都认为政党学习在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变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在实践上,这些国家的执政党推出了政党学习的一系列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举措,即强化政党学习的意识和理念、明确政党学习的阶段性任务和主题、革新政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构建政党学习的长效机制等.本文认为,这些国家执政党关于政党学习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对我们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江台州椒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性知识表明,中共"常任制"改革现存三种困境:中共党内权力"所有权"局部性缺位、中共党内权力"执行权"局部性弱位、中共党内监督权局部性虚位;这是新形势下执政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把"主权"等政治哲学原理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权力运行机制中,有助于破解改革困境和合法性危机.一方面,从"人民主权"衍生出"党员主权",从"国家主权"衍生出"政党主权",探求推进"常任制"改革的学理资源;另一方面,从"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法理关系,建构"党员主权"与"政党主权"之间结构性互动的法理框架.中共党代表大会是代议制的民主形态,实行"常任制"就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党员主权"地位与"政党主权"地位的民主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5.
围绕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形成国家的治理体系,构筑起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秩序。当我们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历史方位的根本转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治国理政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地改变党的执政环境,党的治国理政面临着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等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党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关系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任务学说,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理念。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对于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新形势下,通过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和发掘,在力图了解和把握其真实面貌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内民主是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作为工具合理性,党内民主具有塑造政治文化、培养政治人才、强化权力监督和推进制度创新等四大功能.党内民主建设尚存在问题,表明党内民主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吸取教训.开发党内民主功能,就是要塑造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党内权力结构和权力体制,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功能和树立制度权威,这也是推进党内民主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体系中,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整体提升中国政党体系的民主水平,因为在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参政党的党内民主水平就成了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与执政党进行合作和政治协商。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已经提升了其组织、制度及决策等的民主水平,这就要求参政党也要在党内民主建设上达到相应的水平,否则就会影响合作和协商的效率。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要积极借鉴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经验,采取法治路径,建立和健全党内法规,积极稳妥地推进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提升参政党党内民主水平,整体性推进中国政党体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党内和谐建设中,党员活力是在党员的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权力与义务的平衡,是党内和谐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条件和发展途径,它关注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更关注党内民主的内涵;现代化为党内和谐提出了挑战,也为党内和谐提供了动力;党际关系和谐对党内和谐有着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列宁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要提高党员质量 ,纯洁党的队伍等问题。重温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 ,对于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带领全国人民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莉 《天府新论》2004,43(Z2):15-16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要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等问题.重温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带领全国人民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中国话语。以"科学化"为要求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不仅要认识大国执政、大党治理的具体国情,而且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着眼一般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特殊角色相统一,从深层次上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内涵,必须加强研究从严治党的规律、党内民主建设的规律、党的建设协同发展的规律以及执政党、国家、社会耦合的规律,弄明白时代进程中什么样的规律以及哪些规律需要认识和把握,从而将规律研究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政党治理视域中的群众路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群众中学习,在学习中把握执政规律,在尊重规律中求得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巩固执政地位。当代中国处于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的实践中面临着新的形势,而要顺应新形势,必须要创新党群关系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群众路线之于政党治理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政党治理的价值目标与为人民服务的内在契合;指出在政党治理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即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党群沟通方式、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只有把群众路线与政党治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实现党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治国理政的目标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治国理政的道路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新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理念指引,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依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是治国理政思想的战略保障,党的领导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和最本质特征。这些内容构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问题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模式,基本途径是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弥留之际的最后8篇文章或书信中,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设计与探索,他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应强化人民监督,以人民权利制约国家的权力;改革国家机关,以契合于民主政治的精神要求;加强文化建设,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领域,而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又是我国人民民主领域的两大层次.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中,党内民主是先导,人民民主是主体;而在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中,社会民主是基础,国家民主是关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选择两条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一是充分发挥人大的制度平台作用,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内外互动;二是尽快启动县级政改进程.促进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上下联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中强化其制度之实,在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健全性中凝聚其制度之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主实践典范,全过程民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逻辑,其核心是将人民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优势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能的普遍化;关键是始终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统一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主要任务包括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凸显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两个大局以及生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民主治理机制。正因为全过程民主具备“行得通、很管用、有效率”的价值优越性、实践优势性与话语优质性,才有力地挑战了自由式民主思维,为非西方国家摆脱西方民主的话语霸权与制度陷阱提供了新思维、新逻辑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实践进程始终贯穿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重要关系.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党内民主与党员权利保障的关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党内民主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党内民主与政治路线的关系.把握好这些关系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