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倡廉探析何孝荣吏治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和封建王朝统治的安危,是国家盛衰治乱的关键。历代有远见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无不注重整饬吏治,倡廉惩贪,清朝康熙帝即为其中较突出者。本文试对康熙帝的提倡清廉作一探析。一清朝入关初,尽管战...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王朝的一代重臣,也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与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为官从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经验,初步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建章立制,整饬吏治;知人善任,重视人才;为官清廉,力戒骄奢;破除积习,高效行政;对外交涉,务实守信.对于他的这些思想,我们应该加以批判性的借鉴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尚廉”是康熙治国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他保持社会稳定、统治巩固、政治雍熙、民生安乐的根本方略,对现实社会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俭以养廉,侈以成贪”,由朴至奢,不可不禁;“官以清廉为本”,“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贪官之罪,断不可宽;“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澄清吏治,端本澄源。  相似文献   

4.
宋代司法官员既继承了前代重视廉政的传统,又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廉政思想。一是在选用官吏时将清廉与否作为重要标准;二是提倡节俭生活以“节用养廉”;三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四是奖廉和惩贪并举,以促进吏治的清明。  相似文献   

5.
康熙吏治思想探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圣明的君王之一。他在自己当政的60余年时间内,为整饬吏治,端正官场风气,不遗余力地激浊扬清、奖廉惩贪、戒奢崇俭。他率先垂范,拓展言路,鼓励上疏,任贤用能,教吏安民,从而创造出历史上少有的活跃政治局面。康乾时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华夏一统、国泰民安的“治平之世”,就是他狠抓吏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要保持吏治清廉,除了要注意官德建设、制度建设,使为官者“不想贪”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使之处于经常、严密的监督之中,使之“不能贪”、“不敢贪”。注重官吏监督,是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古代廉政建设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封建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中国古代廉政建设同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中国古代对廉政问题的做法和思考,对当代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强调依法治国、高度重视廉政建设的重要时刻,一部特色鲜明的、系统研究我国历代监察制度的著作面世。由知名学者关文发教授和原广东省监察厅厅长于波同志主编的《中国监察制度研究》(37万字,以下简称《监察》)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8年正式出版发行。监察制度,无疑要落实在监与察之中,其目的就是要整饬法纪和吏治,达到廉政和惩治官员的贪与腐。由于国家政权的建立,便必然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官吏队伍,这些官吏代表国家和政府在各级政治架构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行使其法定权力。在基本要求上,官吏必须奉公守法,清廉…  相似文献   

8.
吏治问题是历代政治家所关注、探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公元1662年至1795年问清前期的"康乾盛世"为历史背景,对这个时期三代帝王在吏治上提出的理论见解及其反腐倡廉的历史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而详实的探讨,着重揭示了"吏治不清,乃国之大害"、"敷政之道,用人为先"、"民足为教化之本"等吏治论说,"洁己率属"、"政治行于上,民风成于下"的廉政建设方针,以及在实践中所推行的"贪污之罪,断不可宽",把打击的重点放在中央与地方高级官吏等惩贪政策.作者认为这些理论切合清前期社会实际,具有理论建树意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政治作用,同时也暴露了封建社会吏治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如何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问题,已经尖锐地提到党和国家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面前,是当前的一件大事.为政清廉,在历史上它列于巩固统治阶级政权,实现统治者利益起过很大作用;在现阶段,它对于树立各级党政机关的威信,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所谓廉洁,即为政清廉或吏治清廉.为政清廉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翻开我国的历史,历代明君贤相都非常注意吏治清廉.例如,《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好官,就是为政清廉的孙叔敖.孙叔敖是春秋时代的楚国人,他在楚  相似文献   

10.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孙占元吏治,指官吏治事的方法和成绩。晚清著名政治家左宗棠讲求吏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吏治务求予以整饬,并通过“察吏”来革庸奖循;二是主张以“训吏”和“恤吏”来提倡为官之道。-、整饬吏事与“察吏”吏治的好坏,关系到统治机制能否正常运...  相似文献   

11.
"有治人,即有治法"是胤法律思想的闪光之点,亦为其吏治思想的主要表征。胤具有一套娴熟的驾驭官吏的术治思想和方法。在思想上,他认为,治国安邦更应依靠人的力量,即使有好的法律也需恰当的人来推行,故应整饬吏治;在方法上,他采取"清查亏空,耗羡归公,惩办贪官"的澄清爽治的措施。同时,采取"量才授官,不限成例"新的用人制度,重用有才能的官吏,摒弃庸懦之员。这些思想对于整饬吏治、建设良好的官吏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咸同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把官贪吏虐,政治黑暗看作是“致乱之源”,从而一方面极力主张“严以驭吏”,“肃清官吏之路”;另一方面也主张“宽以抚民”,反对严刑峻法.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郭氏后期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对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从1368年建国,到1644年覆亡,先后16个皇帝,历时277年。这个王朝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它的历史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出身贫寒,借助于元末农民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取得天下,建立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君主专制王朝。由于他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深知政权来之不易,为了巩固这个王朝的统治。他奖廉惩贪,注重吏治,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即位不久,他曾下诏给地方守令,告诚说“天下初定,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历代统治者及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的吏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清官。在他一生的政治实践活动中,惩贪倡廉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综观一部《包拯集》,有关惩治贪赃的奏议是比较多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同仁。一、依法治贪、止绝内降包拯生活的仁宗时代,官场贪风日炽,“黩货暴政,十有六七”①。对于这种“赃污发,无日无之”的严重情况,有关官吏不仅不依法处理,反而置若罔闻,“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从而形成了“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②的局面。包拯对此极为不满,同时又十分焦虑。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失于宽而弊于姑息”的吏治…  相似文献   

16.
三言二拍中有很多涉吏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吏治的思考,对官吏的道德诉求,具体表现在:欲为官者不动利心存道心,现任官员要清廉,忠诚,体察人情,仁心爱民;致仕官员以及胥吏不仗势作威作福,虐民为害.作者通过善恶报应的形式,表达了对构建和谐吏治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于<策林>中,对除授官吏的原则、官吏队伍的建设、用人制度的改革、廉洁官吏的措施、革除弊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量才授官、无枉无屈,慎小任大、各尽其职,芟烦选精、迁次循时,尚谠革默、去贪致廉,兴利去弊、为官便民等主张.白氏的吏治思想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胡佐斌 《理论界》2004,(1):116-117
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吏的腐败现象是很普遍的,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不少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惩治腐败。在官吏的遴选任用、考核、监察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实行奖廉和惩贪并举的政策,以促进国家吏治的清明,这些廉政措施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明代教育监察制度述略高春平明初,朱元璋确立了“重教兴学”方针,一再申明:“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①并告诫子孙牢记致治在于得人,人才源于学校的道理。为此,他实施一系列监督措施,以便整饬士风吏治,维护明王朝的专制统治。尽管这一愿望和后来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反腐倡廉的关键是使其制度化、法制化,而中国古代的“吏治”特别是明代的“重典治吏”为我们今天的廉政法制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这是元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为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曾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决不宽恕”((明太祖实录)卷38)。基于这样的认识,“重典治史”成为明代特别是明初为政、立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