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8月上旬,全国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公示之际,北漂女孩刘玉实名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举报:院士候选人、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黎山(化名)养情人、品行不端……刘玉为何这么做?是受人唆使蓄意破坏黎山的声誉,还是另有隐情?2009年8月,本刊特约记者多次采访刘玉,在她娓娓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原来刘玉曾是黎山的情人。在长达8年的交往中,内心渴望婚外激情的黎山,为了顾及家庭和声誉,采取"情到浓时给点钱,招之能来挥之可去"的婚外情安全模式,一次又一次地玩弄刘玉的感情。情伤之下,怒不可遏的刘玉自揭疮疤,写举报信,掀开情人虚伪的面纱……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4,(13):6-6
2014年2月7日,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官方网站公布了评选出的2014年院士名单,75岁的四川大学教授张兴栋因在"对肌肉骨骼的临床实验以及发展生物材料上的贡献"榜上有名。据了解,今年美国工程院评选出的11名外籍院士中,张兴栋是唯一一名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炎黄世界》2011,(7):34-35
中科院候选院士中海归博士超三成 据《法制晚报》报道,近日,中科院公布了候选院士名单,86位候选人来自北大、清华等高校,其中71人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在这71名海归中,30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2020年1月20日,是一个中国医疗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钟南山院士向全国人民发出预警:新冠病毒能人传人。同一天下午,在北京朝阳医院的眼科办公室里,40岁的陶勇被一名曾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严重砍伤。大难不死的陶勇,用差点失去生命换来了全社会的关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沉重、苦涩、收获与转变?2020年10月21日,陶勇带着他的首本散文集《目光》(与李润合著)吐露心声:"初心放在最大的诱惑和最深的伤害里才能检验其珍贵—我不是神,但愿意继续发出微光。"  相似文献   

5.
1920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金属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由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0日下午在北京揭晓。以下是评选结果。  相似文献   

7.
"钱三强是我的老师,在他的学生中,我跟他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告诉记者。1948年,新中国还未成立,何祚庥还是清华物理系的一名学生,也是地下党的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8.
吴志菲 《老年人》2012,(6):22-23
2012年2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谢家麟被授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首一路艰辛,谢家麟院士深情地说:"母校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当年体会不深,日后才逐  相似文献   

9.
数字     
超八成 ——在今年的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现任官员超过85%;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均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余玮 《老年人》2013,(4):20-21
核爆炸、炮弹爆炸、瓦斯爆炸……这些爆炸中蕴含的规律,郑哲敏院士都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演算出来。多年来,郑哲敏院士通过运用这些规律,不仅“驯服”了炸药,解决了很多工程技术难题,还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爆炸力学。2013年1月18日,他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1.
面前的李传梅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媳妇:身高只有1米5,说话时声音低得不能再低,面对提问会不停地搓手,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然而,就是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打工嫂,却跻身"2007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的20名候选人之一。中央宣传部更为她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内的数十家权威媒体报道她的事迹。李传梅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她自己的答案是:其实没什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子女该做的……  相似文献   

12.
余玮 《老年人》2014,(3):18-19
正2013年12月14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平稳落月,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的软着陆。作为"嫦娥三号"探测系统的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感慨万千:"人们不会忘记,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人类探测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失而复得的"航天梦"1945年,叶培建出生于江苏泰兴。由于父母投身革命参加了新四军,他自小由  相似文献   

13.
一起以“院士评选”为名行骗的案件最近在北京开审,被告人关制钧虚设“中国管理科学院”,非法吸收“院士”,借机收取高额“评审费”。包括众多著名国企高管和高校教授在内的50余人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2013,(4):22-23
2013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我军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研发等方面的突出贡献。面对成绩和荣誉,王小谟院士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位普通人,一辈子就做了雷达研制这样一件事。国家给我这个奖,是对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屠守锷(1917年—):浙江省湖州市人,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5,(10):25
"素心明志,两杯浊酒论天下;侠气致远,一双布鞋任平生。"2015年1月16日上午,上千民众不畏寒风,聚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为一位老者送行,这位老者就是因低调而犀利的穿着走红网络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李教授的离开亦引发网友的社会反思。"追梦走起"唏嘘"世上  相似文献   

17.
余玮 《老年世界》2014,(15):11-13
物理学家、哲学家、“两栖院士”、“反伪斗士”……不同的称呼,所言的对象是同一位老人。物理学家?有人说他是氢弹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曾在“最小”和“极大”间找寻联系和统一;也有人说他是个“伪院士”,是“不务正业、滥竽充数的物理学家”。哲学家?他的文章曾早于“真理标准”讨论18年,他的文章曾成为民政部通告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的先声;他曾向许多部门、许多领域“叫板”过,有人说他爱“惹是生非”、爱“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14,(7)
正"蓄着胡须,身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坐在讲台上低头念着稿子……"2014年4月18日,李小文院士这副"仙风道骨"般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一片惊呼。没有"大志向"的年轻人今年67岁的李小文,出生于四川自贡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名工程师,母亲在一家单位当会计。虽然家教严格,但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过问他的学习。李小文不想考高分,学习也不用心,只是他  相似文献   

19.
乡干部“军团”全军覆没党政提名的候选人一举中标直选乡长源于民心所求法律该如何评判它.1999年1月4日,在中国西南的一个小乡村中,诞生了中国第一位通过全民直选的乡长,被人称为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小岗村"。  相似文献   

20.
吴先声 《老年人》2013,(6):28-28
2013年4月,在中国文明网举行的"中国好人榜"投票活动中,我有幸被列入候选人名单。离休20多年来,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参与公益事业,是大家眼中爱管"闲事"的老头。下面,我讲讲自己所管的"闲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水电八局南托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已成为一个花园式的小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