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正作为德性——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性就是品质。亚里士多德把公正德性定义为公正品质,认为它是公民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事情的品质。公正德性是一种个体德性,但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德性,因此可以称之为“非个体的个体德性”。把公正解释为介于纯粹利他主义和纯粹利己主义之间的品德是错误的。罗尔斯的公正理论视正义为制度的首要价值,对亚里士多德作为德性的公正提出挑战,同样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面旗帜.由共同富裕原则和权利平等原则所构成的实质公正,由政治民主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和社会调控原则所构成的内容公正,加上民主法制化的制度公正,是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肯定性表述;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否定性表述,诸如旨在共同富裕的"反对平均主义"、"不搞两极分化"、"防左反右"等,及旨在权利平等的"反对特权"、"反对特殊化"、"反对腐败"、"反对官本位"、"反对封建思想残余"等.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要认真实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决反对腐败和封建主义残余,是邓小平为我们指出的争取社会公正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反映了人们缺少应有的道德动力。道德动力缺失固然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状况有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外在道德动力不足。外在道德动力不足的实质是公正不足,德行得不到公正的对待,社会没有给人的内在道德动力的外化提供"得其所得"的公正保障。因而,道德动力的诉求实质上是对公正的诉求,而且首先诉求的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存在历史与道德双重语境。在历史语境中,马克思对公正及公正观进行了唯物史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本体论解读,即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的历史与科学视角,回答了特定社会关系下"何为公正""公正的判别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在道德语境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非公正的批判,构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正社会形态。对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审视,不能简单地割裂历史与道德在马克思文本中的界限,应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将两者融合,在历史分析与道德重塑的双重结构中彰显马克思公正思想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5.
儒家"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贤使能社会公正思想。"四书"尊贤使能思想有贤才的标准和选贤、用贤、养贤的措施等内容。《论语》不拘一格举贤才的思想扩大了贤才的来源;《大学》惩罚蔽贤者,罢退疏远不合格执政者的措施为尊贤使能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庸》愚者、不肖者可向智者、贤者发展转化的思想与可行性措施为造就更多的贤才指明了方向,促进了举贤才下移;《孟子》礼贤、养贤说为尊贤使能提供了精神鼓励和物质保障,促进了贤才社会作用的可持续发展。"四书"尊贤使能社会公正思想的特点是尊贤与亲亲并提。  相似文献   

6.
城乡经济不公正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背景。它极大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城乡经济公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城乡经济不公正问题是一个严峻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视野,还需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正作为社会长久以来的价值追求,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与约束作用。公正不仅表现为法的理念,而且也应当蕴含于法的实践;不仅是立法的指南,而且也是执法与司法的保障;不仅作用于静态的法制目标,而且贯穿于动态的法治过程。本文将重点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来解析公正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德典范是任何时代践行道德规范的楷模.他们的大量涌现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政治文明水平,也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推动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同时,是防止文化软骨化、黑色化、灰色化的抗菌素.确保道德典范在履行崇高道德义务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权利,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社会的强者.并尊重他们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塑造,需要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公正意识、特别是有公正的制度保障.这是道德典范层出不穷、能够产生示范效应、为广大公民效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公正是社会基本制度设计的首要价值目标,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德目之一。文章解析了先秦儒家关于社会分配、法律、官吏选拔、教育和革命等五个方面的公正思想;同时对儒家作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公正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经济公正·企业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正是古今中外最基本的道德,是伦理学的中心范畴。社会公正是以社会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公正,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正;经济公正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公正,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公正可狭义地理解为分配公正,而分配不公正往往会引发社会矛盾;企业公正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的公正,企业公正分为外部公正和内部公正  相似文献   

11.
在罗尔斯所提出的有关社会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中 ,强调“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差别原则”乃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重大创新和显著特征 ,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企图通过补偿与再分配而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地位的思想愿望 ,也带有某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倾向 ,理论上也有其不充分、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教学公平是当代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公平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微观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平等和教学效率的统一。教学公平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教学公平,应坚持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实现教学公平应采取的策略有:树立正确观念,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坚持因材施教,完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家政治公正,是以权力分配和利益界定的合理性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国家行为,它包含着思想公正、制度公正、政策公正及行为公正等内容,具有阶级性、历史性、社会性、相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关注国家政治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是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发展核心语音的把握,不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丰富而深刻。斯密的正义具有强制性、自然性,是自由的前提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斯密的正义也具有其局限性。哈耶克的正义思想以及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分配正义、起点公正等都是对斯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的正义论是其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具有重要的影响。哈耶克通过他所理解的“社会正义”入手,在批判“社会正义”中,提出了他的正义观,充分显示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本质。虽然他的正义观并非尽善尽美,但他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推进国家政治公正建设的决定性力量.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人权思想受传统习惯和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国家政治公正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还须对我国人权发展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作出更具现代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司法理念的重塑——回归程序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其程序与程序所实现的实体是两个互相无法包容的价值体系.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这大大影响司法作为解决纠纷、实现社会正义的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当前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重申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是当前司法改革所无法逾越.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有本质区别。实践证明,公平公正仍然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是逐步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主要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义论纲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正义论是一个源远流长、而被现代学术长久遗忘的传统.汉语"正义"与西语"justice"之间存在着可对应性和非等同性,这就为中西对话与比较提供了前提.中国正义论的总体架构是:仁→利→智→义→知→礼→乐.中国正义论的主题是礼的"损益"根据问题,即赖以进行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正义原则问题.中国正义论的论域是利的问题,即由仁爱中的差等之爱所导源的利益冲突问题.然而同是仁爱中的由推扩而溥博的一体之仁却正是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保证,即保证对他者私利、群体公利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从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开始,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最终理想是社会和谐理想的最终实现,但因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无论是伦理学意义上"制度正义"的达成或者"程序正义"的实现都有过于"理想化"的嫌疑,而借助"诗性正义"并通过伦理学领域与文学批评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人类也将最终达到和谐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