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人才政策三十年: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的人才开发也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994年确立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以来,上海吸纳、集聚了各类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些成果的取得,其中的关键是靠好的人才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杆杠和导向作用,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上海人才总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声音     
胡锦涛: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2011,(10):19-22
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之而来的是国际间、区域间人才的激烈竞争。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发展政策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做好人才开发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本文以江苏北部地区现有人才政策现状为研究背景,针对公共政策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根本。创新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当前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流动状况、特点、影响因素、政策制度等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有助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进一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郭国平 《人才开发》2005,(7):16-17,61
人才政策,是各级政府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杠杆,是配置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南京市先后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适应南京发展需求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和完善人才损害赔偿制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法制的发展植根于社会需求,法律必须与不断变化的文明状况相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依法尊重和保护知识、尊重和保护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激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四川省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理念指导实践,建设开放的人才工作系统,创造性地提出并着力构造人才流入“洼地”,以灵活政策吸引人才,以发展机遇集聚人才,以良好环境留住人才,努力促进人才队伍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全省人才工作蓬勃发展,人才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四川实现新跨越夯筑起了雄厚的智力基础。———优惠政策引才。高校毕业生是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后备力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该省根据高校扩招后毕业…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龙口市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针对民营企业人才相对匮乏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支持和服务力度。近年来,全市先后为民营企业引进各类人才4700多名。搭建平台,优化政策。龙口市建成了总面积1 480平方米的人才市场,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公用磁  相似文献   

10.
王剑 《人才开发》2008,(6):42-43
发展民营经济,关键靠人才。近年来.秦皇岛市人事局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把解决好民营经济面临的人才问题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市场配置,为民营经济营造了宽松有利的人才环境.满足了民营经济对各类人才的急需。  相似文献   

11.
海风  泓泉 《人才开发》2006,(4):34-34
最近,笔者从桐庐县人事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通过优惠的人才政策和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积极招聘引进了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校毕业生1027名,为桐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受到当地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好评。认真落实人才政策措施。该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大力开发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
陈宝杰 《人才瞭望》2016,(17):20-22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在于拥有多少资源,关键要看资源的作用是否被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更是如此。本文在对河南省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采用人才使用效率这一指标对河南省人才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河南省人才发展环境相对而言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人才评价、科研软环境改善、组织气氛营造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大力吸引外来人才是很多国家加强本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宝.在这个过程中,高科技人才大量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的实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重要对象,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避免人才过度流失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的日本,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更注意本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植,其政策和措施对我国人才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因此,厘清并深入认识人才国际竞争关键要素,结合比较优势原理,提出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存在的问题,并从引才政策视角借鉴国外经验,对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环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河南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发展较慢,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省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素质、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尊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崔成富 《人才开发》2005,(11):35-36,38
近来,座落在江苏省阜宁县经济开发区内投资2.5亿元的钢丝绳生产线项目即将投入生产。这是阜宁县高度重视构建人才高地的结果。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教授动员其博士生刘礼华到家乡阜宁投资创办的项目。近年来,阜宁县委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明确提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狠抓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着力强化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全县人才工作呈现出喜人景象,人才工程硕果累累,推动了阜宁经济快速发展。重视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抓好人才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2004年4月,阜宁县召开了近年…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开发》2011,(12):17-17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近3年来,我市认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作法和主要经验如下:一、完善政策措施,创建“人才兴市”的良好环境1、制定出台政策,促进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2004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为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在招录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上海高校: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上海最宝贵的财富,顶尖人才更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热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构成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华服务的"大背景"。作为高端人才的汇集地,上海高校解放思想、开阔视野、锐意改革,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吸引、留住、用好海外优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人才政策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我国加入WTQ的新形势.上海市提出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新的人才战略.并进行了长期规划。提出在2011—2015年的五年规划中.基本建成上海国际人才高地。根据这一目标要求.上海市进一步加强人事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人才政策体系中.主要的人才政策有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政策、培训与继续教育政策以及人才评价等四大类.本文将就2000年以后上海市实施的主要人才政策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