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湖越台名士乡",听到娄华水的声音,我自然地想起毛泽东在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时写的两首七绝中这一句诗.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用她的底蕴滋养着一代代的人才,娄华水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长,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结果中,他的名字却总和一些核心期刊的职业教育论文一并出现.娄华水很谦和,言谈间爽朗的笑声让人感到亲切,他对学生的爱,充盈在绍兴中专"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一系列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2.
苗家生 《老人天地》2008,(12):16-17
2007年仲春时节,我和几位同事到浙江绍兴采风。一天晚饭后,我们到绍兴剧院附近的广场散步,忽然,悠扬的二胡声从扩音器里飘荡过来,我的同事、老记者叶辉顿时脸色凝重,驻足聆听。俄顷,他激动地说:"这首曲子叫《秦腔主题随想曲》,我哥哥很喜欢拉,当年我们外出做木匠时他常拉这首曲子。"叶辉做过木匠?我们这些和他共事二十多年的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月前,郑以淼的亲友为他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生日会,102岁的郑以淼看着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开心得像个孩子,不禁发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99岁还能爬上香炉峰郑以淼出生在绍兴一酒商之家,他自小在文学创作上有一定天赋,是绍兴早期的作协会员。72岁那年,郑以淼编撰了一本《夕照集》,里面记录了很多他年轻时的经历。1935年,他参加了黄埔军校考试并考入通信训练班。在烽火岁月中,他参加  相似文献   

4.
院士的豁达     
正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综合能源工程及技术经济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今年已是89岁的高龄,但宝刀依然不老,耄耋之年还忙碌在科研一线。回首人生,每当接受新的任务,徐老也会感到有压力,但最后,他总能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徐老的家乡是绍兴,"绍兴师爷"的胆大心细可谓天下闻名,对此,徐老直言不讳:"胆大心细,这些我都继承了。我有过压力,但是从来不怕。"事实确实如此,为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徐老始终站在风口浪尖,这一站,就是近半个世纪。徐老的高寿,和他的淡泊明志、性格坚韧、乐观豁达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余毛毛 《女性天地》2012,(10):14-15
从沈园出来,已是黄昏,我正准备打车回酒店,王阿根跟了上来,一个劲地对我说:"老板,带你看正宗绍兴文化,坐黄包车,戴旧毡帽,只要40块钱。"我对他说:"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故居我都看了,这些难道不是正宗的绍兴文化啊?"他说:"真正文化在民间,老板,我包你看了不后悔。不贵啊,只要40块。"  相似文献   

6.
敖夏 《职业》2023,(12):8-10
在浙江省绍兴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科创走廊群贤路南侧,一座兼具艺术感与生命力的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成为绍兴北部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正是绍兴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即将迁入的新校区。雄跨东西、宛如拱桥的校门,行云流水、兰亭行书般的建筑群,碧波荡漾、水汽氤氲的校园环境,生动展现了绍兴源远流长、人文荟萃的深厚底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7.
心底的故乡     
俞景舒 《公关世界》2016,(23):124-125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这里理应是我的家乡.可我的户籍所标注的故乡更令我神往. 我的故乡是绍兴,是那个江南水乡.这个暑假之前我从未到过那里,脑海中的绍兴的人说话是吴音软唱,绍兴的街道是黑瓦粉墙青石巷,绍兴的空气中都会带有丝丝属于江南的甜腻.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这个北方姑娘有着致命的吸引.  相似文献   

8.
小羚 《伴侣(A版)》2016,(3):12-14
2015年9月9日,2016春夏纽约时装周隆重开幕.场上大牌云集,众多国内外设计大师一一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设计.在所有首发新品中,一组以油画风格为主题的服装,博得了众人的眼球,它画面精美、线条流畅,油画与衣服完美搭配,几乎"画衣合一".这组"油画衣"顿时登上了"时装周话题热搜榜",每个人都在打听油画的作者是谁? 此时远在中国浙江绍兴,19岁的"油画衣"作者毕昌煜正在安心画画.这个被誉为"中国毕加索"的孩子从小到大身上笼罩着太多光环:2011年,他的画作在北京大学展出,被明星周迅狂赞;2012年,画作《王妃》被北京中央美术馆收藏;2015年7月,作品《在海边奔跑的两个女孩》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展出,知名画家吴冠南称愿用自己四幅画换其一幅画.女星汤唯、导演薛晓路等众多影视圈名人都是其粉丝.可外人不知道的是,毕昌煜是一名自闭症儿童,是妈妈赵灵芳一直把他当成一个健全的孩子对待、珍视,用一方独特的丝巾,将儿子一步一步推向了世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9.
普希金所生活的时代,被称为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他因为在诗歌上的伟大成就,而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同时,他是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对俄国社会与制度的关心与期望。他是一位热爱的自由的诗人,这从他的作品中就能够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吴海军 《老年人》2014,(3):44-45
正周恩来与湖南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据专家考证,周恩来是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湖南道州人)的后代。他自己也曾说过:"在血缘上我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同生在绍兴城的周家。"鲁迅正是周敦颐的后代。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霪在《百草园与百岁堂》中曾写道:周敦颐之子周焘的后裔逸斋公于明正德年间移至浙江绍兴,鲁  相似文献   

11.
《伴侣(A版)》2010,(5):3-3
正"劈腿":起源于台湾,原指"一字马"的起步动作,现在通常用于形容"脚踏两只船"。"劈腿忌日":"劈腿族"有四大"忌日",一情人节、二生日、三圣诞夜、四跨年时。这四大节日基本上就是劈腿族的四大死日。每到节日,他们一定变成世界上最忙碌的人。看他对你倾心迷醉,忠心耿耿,今天送玫瑰,明天送香吻。你以为这次你找到了梦中的那个人。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你却发现他正拥着另一个娇柔的女孩在街头漫步,尴尬中他向你承认这是他的新任女友……  相似文献   

12.
父母遗弃他,爷爷奶奶管不了他,村民害怕他,伙伴们疏远他……一个8岁的艾滋男童,在这座精神孤岛中,过着别样的人生。2014年12月17日,网上的一篇图文报道《200余村民写"联名信",欲将8岁患"艾"男童驱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且引起了联合国和国家卫计委的关注。然而,就在全社会为艾滋男童坤坤的命运揪心不已时,戏剧化的一幕发生了:有媒体披露,村民并没有"驱逐"坤坤,这是一条炒作新闻。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事发后,  相似文献   

13.
难道面对危机,外遇和性是中年男人唯一的救赎之道吗?男人的中年危机和他一个人的旅行一位朋友决定在36岁这一年,沿着川藏线来一场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旅行,这个计划酝酿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想一个人静静地出去走一走。"结婚10年了,每次施行必定和太太一起,这次他想单独出行让太太很不解,甚至猜测他是不是有外遇了。朋友说,这一年他做什么都没  相似文献   

14.
正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享年73岁,在那个时代绝对算是高龄,这说明他养生有道。据说他曾在一封家书中讲述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黎明即起食白粥;饭后散步千步宜;每天静坐有定时;遇事"糊涂"莫烦恼;睡前清心勿思想。郑板桥的这些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固护脾胃"和"保养心神"的养生之道,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赵国红 《职业》2010,(1X):4-6
十六七岁,男孩子青春叛逆的时期,他在天桥兢兢业业卖螃蟹,这一阶段,他被称为"北京小倒爷";二十出头,青年正当求学或刚走出校门,他已果断砸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选择"下海淘沙",这一阶段,他屡败屡战;二十五岁,大多数人还迷惑于人生的方向,几经商海沉浮的他已开始真正积累资本,这一阶段,他稳扎稳打;三十岁,抓住一个时机,他敏锐进军采暖行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散热器专业超市,从这时起,他迈向了成功!如今,身价过亿的他,事业版图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并仍在有计划地继续扩张。  相似文献   

16.
正"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这是1941年3月重庆《新华日报》送给马寅初先生六十寿辰的贺幛寿联,这寿联概括了他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唯名、不唯上,而唯实的高风亮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马寅初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他当过蒋介石的老师,但当蒋介石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后,马寅初就和蒋介石断绝了师生之谊。仅1940年一年之内,马寅初就在"中国经济学年会"等大会上,骂了蒋介石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骂得尖锐深刻。马寅初在11月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有人说他蒋委员长是民族英雄,我马寅初认为他不够格,他只是家庭英雄。他若要做民族英雄,必  相似文献   

17.
    
夏芳 《现代妇女》2005,(4):43-43
他和她结婚之前曾经去过一次黄山。黄山里有条情人谷,一条长长的铁链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各样的锁。从全国各地来的情侣们在这里共同把一把把锁锁在铁链上,祝福自己的婚姻能像这锁一样锁得长久、锁得牢固。他和她也在这铁链上共同锁上一把锁。她对他说:"将来你要离开我的时候,我们还到这里来。" "做什么?"他问。"来开这把锁。打开了,我放你走。" "要是打不开呢?" "你就死了那份心吧。"他"哈哈哈"地笑。她"格格格"地笑。当时他们想,那是不可能的。十四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十三岁。他们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他在…  相似文献   

18.
王珩 《社会学评论》2022,10(1):91-109
哈贝马斯在黑格尔早年的精神哲学草案中发现了一种契合他自己思路的主体间性哲学的雏形,黑格尔这种独特的思想特别体现在他关于"命运"的学说当中.哈贝马斯重视其中关系主体的理论出发点,从中看到了有别于以利益主体为原则的社会理论方案的全新可能性,这构成了他交往行动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然而在一个关键问题的理解上,哈贝马斯却与年轻的黑格尔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他将互动与劳动对立的解释图式在哲学史上追溯到黑格尔早年对费希特自我意识学说的批判,却忽视了黑格尔在这一时期对费希特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在行动的主客体同一性要求中,劳动和互动应当被视为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也是"理性"在费希特那里原本的含义.哈贝马斯把黑格尔早期的"精神"概念解释为"互动的媒介",使其理论方案在原则上远离劳动的概念,以此翻开了批判理论新的一页.同时,这一全新理论所内含的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在交往理性时代的社会现实中日渐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在他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在继承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批判了他的理论,并且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他对弗洛伊德的发展在于论证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历史本性,引入了"额外压抑和操作原则"这两个术语,而批判则在于认为弗洛伊德"非压抑性本能是不可能存在"的论断是不合理的,只要能够推翻操作原则,实现"性欲向爱欲的升华",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建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高迪     
安东尼·高迪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师,它的建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震撼。阅读高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巴塞罗那,巴塞罗那被称为"高迪的城市",当人们对他的评价还在"是天才还是疯子"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却已经将他所有的天赋和才能赋予了这座城市,让后人在这座城市中感受他对自然的美好幻想。阅读高迪的同时看看他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对当代中国建筑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启示,是一件极具现实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