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先崇拜是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考察客家祖先崇拜的特点不难发现,客家祖先崇拜除了具有汉族祖先崇拜如注重风水、注重丧葬祭祀等特征之外,还具有祖先与法师合一、婆太崇拜盛行等畲族少数民族的特点。考究其原因,闾山教在此区域的传播强化了畲族的族群文化,畲族的族群文化的特点也为闾山教在此区域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二者相得益障。与畲族共居此区域的本属汉族的客家人,其文化与畲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畲瑶等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结果,使客家文化呈现亦畲亦汉的混融特质。当然,畲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但这并非本文的主题所在。在畲客互动的过程中,闾山教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生活的76500多位畲族同胞是全国畲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赣北、赣中、赣南地区都设有畲族自治乡。在数百年的岁月里,他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才智,开拓出一块又一块民族生存空间。赣北地区的畲族同胞主要分布在资溪、贵溪、铅山这三个县。唱民歌是畲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婚礼、祭祀、丧葬等仪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选取了33首赣北地区的畲歌,立足于音乐结构和歌词结构,分别从调式音阶、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旋法特征、歌词特征、词调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赣北地区的畲歌具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区域畲族史该怎么写?———读邱国珍《浙江畲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大量畲族地方志书与各类畲族研究专著的出现,学术界对畲族的研究已经有了较深入的推进。作为我国第一部区域畲族史,邱国珍教授的《浙江畲族史》的出版,有着特殊的意义。浙江是我国畲族主要的聚居区,其畲族文化的发展与研究都有自身的特点。解放初,畲民族成分的认定,浙江省  相似文献   

4.
拥有18万畲族人口的闽东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畲族村落遍布闽东各县市。但城镇里几乎没有畲族社区。尽管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存在,但家族行动已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施展,家族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地处偏僻的畲村,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尚未融入城市化,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虽然家族文化的某些外显象征符号模糊或消失,但与家族文化相联系的家族观念与网络也仍或隐蔽或显现地存在着。家族文化在适应畲村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自我调整与功能演化。本研究在对闽东畲族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借鉴功能主义的文化分析理论,从社会关系这一视角入手,考察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畲民家族文化在畲民两性关系、代际关系、族群关系等社会关系中的功能演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浙江遂昌三仁乡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及畲民族文化的传承状态和途径的探寻,指出休闲教育和休闲旅游对传承畲族文化、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畲民族文化、构筑富有民族个性的健康快乐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类自由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并指出加强和推进休闲教育、扩大休闲教育受众面、将畲族文化纳入休闲旅游的框架,是拓展畲族文化传承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畲族是一个自行管理的民族,直到清乾隆年间官方才对畲族社区实施政治管理.清光绪十年(1884)版<福安县志>刊"各都畲民村居"180余个,在修志书中首次记录"畲民村居".1953年,中央民委民族识别调查组来福建等地进行民族识别.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中,音乐文化占有重要部分。因此,音乐文化一定会存在一个民族的某种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政治背景和宗教信仰下的不同音乐文化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畲族是一个历史悠远的民族,虽然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字,却有着自身独成一系的语言文化,并且也已经形成显著的民族特征。尤其是其民族内以歌为言,以歌交流的文化特征。畲族人民将唱山歌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畲族山歌融入了畲族丰富的浙西南民间文艺形式特色,在中国音乐文化资源中,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8.
地处福建东部的宁德市,明清以后逐渐成为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目前全市畲族人口近19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据考察,解放前由于相对闭塞、独立的生活空间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这一时期的畲族语言总体上体现出"畲〉汉"的双语形态;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传统观念的转化及向平原地带的迁徙活动,使目前的畲族语言呈现出"汉〉畲"的双语形态。我们应从保护畲族语言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明与畲族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曾少聪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接触频繁,相互影响。在探讨汉畲文化的接触时,已往的学者比较集中地讨论汉文化对畲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注意到汉畲文化的互动关系,例如蒋炳钊先生在《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个案,分析了这种公开、友好、洒脱,呈"透明式"特征的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功能.该收养关系是畲汉之间长期互动以及畲族洒脱的民族性格所孕育的畲汉之间的互惠行为,它有利于族群间的良性互动和人格的健康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畲歌是记述历史的工具,是畲族自身教育的手段,是增强畲族内聚力的工具,是畲民社交工具和文化资本,也是他们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畲歌在畲族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畲族文化的建构和繁荣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保护和继承畲歌文化传统对于重建和复制畲族传统文化之价值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2.
畲族与客家文化交融过程中,客家对畲族汉化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畲族对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畲、客之间文化交融是有各自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基本符合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本文从物质文化、规制文化、精神文化三个视角探析畲、客之间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内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畲村田野调查与畲族相关文献资料彼此观照和相互印证这一历史人类学视角来看,畲族乡村经济转型的方向只能是依托畲区现有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其转型契机则是有效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从而逐渐实现畲村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特色产业化农业的转型,进而达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畲族是潮汕地区的土著民族,潮汕凤凰山是畲族的策源地。畲民吟唱的歌谣畲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潮汕歌谣。潮汕歌谣咏叹社会百态,是一部潮汕民间史诗。从1929-2012年,潮汕新老民俗工作者收集整理20多种(一万多首)潮汕歌谣本子。这些潮汕歌谣,语言婉约清丽,保留着中国传统诗歌的古时遗风。在分析这些潮汕歌谣艺术特色的同时,探索畲歌、潮歌的内在联系,揭示畲歌对潮汕文化的影响,并就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笔文化遗产等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畲族文化列岛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海峡西岸畲族文化列岛的因缘 中央民族大学施联朱教授在《民族识别工作的进程和意义》一文中写道:以前畲民在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认定畲民既不是汉族,也不是‘瑶族的一支’,而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6.
闽东畲族"二月二"节俗具有汉族"二月二"节俗的部分共性,但闽东畲族"二月二"的会祖、会亲、会歌等内容和形式又迥异于汉族节俗,它饱含着畲族祈求幸福、太平的心理,团结友善、不忘根祖的品格,和在浪漫狂欢中传承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特征。闽东畲族"二月二"节俗,既体现了畲汉融合的友好族群关系,更沉淀着畲族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 ,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 ,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福建宗族血缘观念相对淡薄、家族、乡族意识浓烈、闽东南地区整乡为族聚居、宗族的外植和迁移频繁、风水观念浓郁、宗族信仰祭祀成为民俗。江苏宗族更为重视血缘的纯洁性,宗族聚居但人口数量并不众多,没有形成浓郁的乡族观念,宗族的外植也不常见,风水观念相对薄弱,也未形成一定的民间信仰的“祭祀圈”。两地宗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不同是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两地宗族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生态面相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畲族的民族特性是艰苦奋斗、热爱自由、豁达坦荡、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特性的形成主要是山居环境、盘瓠信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师”是浙江畲族内部世代相传,带有古代男子成丁仪式性质的原始宗教活动。解放前,它的分布颇广,影响较大,又极为畲族人所推重,故在畲民的宗教生活中占有核心地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造成较深的民族隔阂,畲族人在举行“学师”活动时,过去是禁止外族人参观的,因此外界对此知之甚少,即使偶有记述,既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