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基本规律的科学总结.在理论上揭示三者有机统一的内在机制、在实践中保障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从宪政的角度分析三者有机统一的内在机制,可以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关系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局,三者关系的有机统一需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是确定三者关系的价值取向,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创新党民关系和党法关系。客观分析影响三者关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助于我们选择推进其制度建设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们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研究的实践论视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文艺理论研究中,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种视界之间不仅有着内在深刻的联系,而且无不关涉到艺术的实践性问题。所以,深入探讨和揭示艺术的实践本性,有助于克服以往文艺理论中三者分离的现象而使之达到有机的统一。这对于我们更全面、完整地认识艺术的性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内涵的"中国梦"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创新,具体体现为四个维度:一是在时间维度上连接了历史、现实与未来,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民族特色和全球视野的统一;二是话语内涵上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融为一体的丰富性及其内在的有机整合性;三是实现了话语取向上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及其相对平衡;四是实现了话语表达的文化性和生活性,推进了意识形态由政治层面向文化层面的渗透,能够促进意识形态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重要来源的"人心向背"不是抽象,而是具有综合规定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建立在大势所趋之上的反腐败大快人心与促民生大获人心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意愿与执政能力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理论认同与切身践行的有机统一。我们倡导和践行"人心向背"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自己奋斗目标的过程,立足"人心向背"来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不仅有利于我们党员干部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把握执政规律,而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从而在共产党领导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可助力乡村民主治理要素全链条高效运行,助推乡村民主治理过程全方位透明呈现和助成乡村民主治理主体全覆盖参与。以切斯特·巴纳德系统协作理论为工具,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逻辑进行解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是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合作意愿和共同目的的重要支持,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的必要前提,积极稳定的协作意愿是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内生动力和必要保障,三者有机统一构建了系统协作的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体系。与此同时,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进程中,应在数字规划设计中嵌入基层意志,鼓励公众参与数字技术过程,在数字民主治理中融合乡土经验,以促进乡村民主治理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的自我创造过程,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这三者有机统一原则,是《资本论》历史观总体结构的精华所在,也是马克思历史观在现代历史哲学中仍保持生命力的深层奥秘。历史观中的三者统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理论的思想轴心,也是我们制定现代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总体构想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分析,但是对于三者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则缺乏深刻认识。本文以科技企业为例,通过对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作用模型,并提出基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科技企业治理机制设计应该与治理环境相适应,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在企业内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反腐败过程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建立、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必须正确把握三者的辩证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学鸿 《兰州学刊》2008,(10):169-171
艾青对诗歌理论“真”的内涵阐释,一方面从现实真实、艺术真实、思想真实三者辨证关系入手进行观照,另一方面从价值判断上进行拓深,将真、善、美即诗歌的现实来源、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较为完整、系统地建构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关于“真”的价值坐标体系,为我们研究诗歌,特别是对当今诗歌发展与创新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教学规律等方面,探讨文化与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涵和导入方法对引导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体的形成,进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实现“有机统一”中发展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紧紧地抓住和解决好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人大 :实现“有机统一”的制度平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强调适用外国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另一方面又制定一系列限制其适用的制度,这种“相互抵触”正体现了国际私法矛盾统一的重要特征。21世纪国际私法应在国家利益、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和整个国际社会和谐的民商法律秩序的建立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使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特征,科学地揭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整地构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体系,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发展三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全部政治变革.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理想状态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改革.本文围绕这六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主要历程和重大成就,分析上述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并成为现代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其本质在于实现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的政治主体性就在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有权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人能够自觉的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并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改造政治生活,使之不断适应新情况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观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殊歧 《云梦学刊》2007,28(4):109-111
沈从文的文化偏执、政治态度与文艺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而文化偏执决定了他所采取的文化视角,局限了他对当时政治是非与文艺曲直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需要破除两个误区:一是破除"人民选择共产党就是把权利完全委托给了党"的误区:二是破除"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就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的误区.只有破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才能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确保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季冬晓 《学术论坛》2012,35(8):9-11
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责任。实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关系的科学化,其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国家权力,规范政党权力,实现国家权力和政党权力的有机统一;建设政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实现政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统一;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加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