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法论体系继承了人类法学研究方法的精华,为认识和分析法的本质属性提供了逻辑上的整体统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哲学的三维方法视角。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它把法律现象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深入分析法律与经济、法律与阶级的内在联系,把每一个概念、范畴、原理都建立在丰富的实证材料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法学思维抽象和法学理论体系的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来说,包括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论;辩证的中国特色论;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论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具体历史环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它是被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实的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人民的伟大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继承。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观察中国革命的实际,并适应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相并列。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各门特殊的具体的人文学科中共同性的、即一般的价值问题为对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研究。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的最一般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用之于社会科学,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社会现象中特别是法学领域,既普遍存在结构相生、功能相长的非正反对立系统,也普遍存在结构相克、功能相消的正反对立系统,后者从而派生出反系方法论。 系统刑法学是为实现传统刑法学的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6.
受苏联教科书时期的哲学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二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实践论四部分。但当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总体性;历史唯物主义被阐发时,是以成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而当前学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被忽视了。通过阐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揭示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标志,发掘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旨归,从而全面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其中包含着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法学思想的经典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法的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法的本质,提出了法制统一的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系列法学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对待宗教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一)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是完全统一的,似乎方法论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方法论,两者完全是一回事。其实,二者是同一的,又是有差别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同一和差别问题,经典作家就有过不同的说法。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它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  相似文献   

10.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提高认识论和方法论水平,对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是正确认识各种问题,避免错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它不过是一个学派。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缺陷,应当以实践唯物论和历史选择论去代替它。他们企图在多  相似文献   

11.
<正> 现行哲学教材,通常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认为这样说是不确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它的科学体系应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包括辩证逻辑等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田勇 《理论界》2010,(2):15-16
要科学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要科学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是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基本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标志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即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二是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到现在有六十多年了。中国人民是为了解放斗争的需要才找到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九二七年以前,共产主义先驱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主要还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革命论。他们在撰写理论著作和分析中国革命问题时虽然实际上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还未能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统一的哲学科学来理解和论述。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表明,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十分特殊的东方大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没有成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目前我国哲学界人体有三种回答: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一种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还有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这三种不同的回答,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和在体系、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不同。 上述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没有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因此各自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其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尤其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首先搞清楚。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师范大学龚廷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从卢卡奇到德里达”(项目批准号:02BFX004)2006年4月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为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该项成果系统地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潮的历史脉络,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潮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主要流派的著作、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者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既没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盘肯定,也没有对他们一概排斥,而是深入其法学理论逻辑的内部,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它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我们当今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事务,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学说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8.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哲学原理》(月刊,136页):精选哲学基础理论、哲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价值论、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应用哲学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聚焦研究热点,突出学科主流,倡导学术争鸣;立足学术本位。致力成为激发思想创造灵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正>《哲学原理》(月刊,136页):精选哲学基础理论、哲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价值论、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应用哲学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聚焦研究热点,突出学科主流,倡导学术争鸣;立足学术本位,致力成为激发思想创造灵感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