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地阐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学习外国、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他一方面强调经济建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另一方面又主张向外国学习,积极发展对外交往,争取外部援助。学习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搞好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投资由于存在着政治与经济风险,商业性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故当代世界各国为了吸引外国投资以发展本国经济,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和签订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来解决投资安全问题。都能针对不同的风险,对外来的投资者采取保护和优惠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回忆周总理关于民族学的一次谈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时,提出了积极开展民族学研究的战斗号召。对我这个长期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来说,既是莫大的鼓舞,又是有力的鞭策。在这喜闻号令,人心振奋的时刻,又不禁使我回想起敬爱的周总理对民族学研究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视的谈话类节目起步较晚,弊端和不足也是捉襟见肘,但是,我们要公正地看待我国此类栏目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因此了解我国电视谈话类栏目的具体现状,我们才能看清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澳门和广州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心。葡萄牙和英国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在两地非法建立了最早的外国邮局,并使用了最早的外国邮戳。外国邮戳在中国经历了多次变化,它既反映了外国侵略中国邮权政策的转变,又为深入研究清代中外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20年前,当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狂飙突进的时候,现代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也纷纷涌入中国。然而,在初始阶段,引进与翻译原著占据了中心地位,排除少数专业人士的研究工作,国人对各种思潮的了解,仅限于表面或感性的认知。存在主义对个性的张扬,科学主义对科学理性的弘发及对精确性、明晰性、逻辑性的追求,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主张,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社会种种弊端的揭露,等等,对当时的国人而言,充满着新奇与困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加剧,国内许多学人开始深入各种思潮内部,探其论述,究其精…  相似文献   

8.
《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诠释与再表态,解决了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具有独创性特征。这一独创性谈话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研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需依托马克思唯物主义,导入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从理论范式创新和实践张力的视角,探讨谈话的缘由、内在逻辑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践张力,对于"范式创新"及"范式转换"的运用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为"内生"主体自觉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陈梦雯 《江西社会科学》2006,12(10):238-241
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的分行或者业务点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呈多元化,但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吸引中国的高端客户;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入股中国本地银行。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唯有深化改革和加强监管,才能面对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现有外国文学史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编写外国文学史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就内容、体例、写法、行文等方面对新编外国文学史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重庆社科文汇》2001,(10):37-37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仍将维持到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的平稳增长区间。而外资流入的快速上升居功至伟,并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冲击,邓小平始终坚持四项原则,尤其是南方谈话,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刻总结与思考,又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宣言书与计划书,引领了改革的方向,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本文基于对《南方谈话》的学习与理解,结合当前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制度、道路、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探索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历史紧要关头解放思想、重启改革进程的宣言书,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发出的动员令,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催化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看,它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经济史看,它也是中国发展模式从探索转向确立市场经济的标志;从社会史看,它推动了中国社会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整齐单一社会到向丰富多样社会的转变。今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要看到其带来的体制变革和经济发展,更要看到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南方谈话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国留学生看到的中国形象是一个经过多棱镜折射后的镜像中国.留学生的中国经历确实有助于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虽然留学生对中国政治民主、言论自由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评价,但是,对于中国和平、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中国人的文明素质等,他们均有着积极正面的评价.外国留学生的国家身份是影响他们中国形象认知的最主要的决定性变量,除此,在中国的时间长短、学习的专业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中国形象认知.  相似文献   

16.
“南方谈话”以来中国私营经济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中共十六大召开,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具突破性的十年。在这十年里,私营经济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发展最快的部分,私营企业主已同其他阶层一道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邓小平南方谈话使私营企业发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中共十六大为私营经济发展和私营企业主进步扫清了障碍,使之政治地位更加鲜明,是私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春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2012年恰逢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理论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鉴于此,本刊特刊发一组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探讨的笔谈文章,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18.
外国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大量外国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它们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经济、社会问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包括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助长了腐败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监管,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9.
骂杀与捧杀,原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34年写的一篇杂文的题目.该文警醒世人:过分吹捧,其实和恶毒咒骂一样,都具有致人败亡的"杀人"功效.只不过,世人对于赤裸裸的骂杀,容易引起警觉和反弹;对于乐滋滋的捧杀,却难免虚骄自傲,不知危险将至.据说,捧杀的典故源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赞马快者,竟能刺激骑手喜极策马狂奔,终致人倒马毙,如此捧杀,着实比骂杀更为奏效.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已然是当今的全球性论题,如何通过环境治理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善治的标准。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大量成就,并形成了一些昔适性的价值原则。外国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