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问题,是沙漠化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许多方面尚待深化。本文拟以内蒙乌兰察布盟商都县西井子乡为例,从系统的角度对人口与沙漠化关系作一典型剖析。一、问题的提出西井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以其行政范围为边界,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口及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为整体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三位一体的人口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2.
土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性质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考察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看法。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性质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口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够负担的最  相似文献   

3.
王荣力同志在他的《釜底抽薪,一箭双雕》(《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釜》文)一文中认为,现行“人均分田”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导致人口生育、土地管理失控的一个根本原因,因而提出用改革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不变,将土地划分为“口粮田”与“责任田”,按合法人丁的增减决定其赋税多寡,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土地、环境的关系是人口科学所研究的重要对象。这种关系是顺畅或是恶化,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海南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人口与土地、环境的关系更具地域特色。本文拟从这三者在海南各开发时期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载力与我国人口的合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一般的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土地对人口的负荷能力,但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它没有体现出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背景的综合概念。土地承载力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是相对人口压力而言,与人口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土地人口承载力涉及当  相似文献   

6.
孙瑞 《人口学刊》2003,(3):48-53
在我国周代的版图文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口、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周礼》中版图文书制度研究这一视角,展示了奴隶制社会周代人口、土地资源管理状况的一个侧面,为完善先秦文书制度的研究、为补充先秦人口、土地资料管理的研究提供一点信息。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地区间人口与土地资源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于合理分布人口,开发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具有如下特点:1、人口较为稠密。1984年末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5人/KM~2)的3倍。在1亿以上人口的7个国家中,我国人口密度高于苏联(12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资源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土地资源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谢俊奇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概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人类所需的食物几乎全部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土地。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对土地的需求亦迅猛增加,使土地、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公社制度下,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被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及集体耕耘、集体分配收入这种形式所掩盖。每一农户新增人口越多,所得的基本口粮越多,在收入分配上越占便宜,农户非旦感受不到家庭人口增多产生的压力,反而还会捞到不少好处。因此,这种制度对农村人口增长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与计生工作的相关性,首先从定点调研社区的人地关系矛盾入手;然后,回顾了不同的土地制度对人口发展的相关性影响,重点阐述土地产权制度控制人口的工作机理,分析社区目前和未来影响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控制人口作用的因素;最后,从制度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提出完善人口控制机制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及粮食分配制度强烈刺激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解决好土地问题是事关国家强盛、民族兴衰的大事.土地制度建设是我国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土地制度与人口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大都是刺激人口增长的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农  相似文献   

12.
系统观下的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近年,关于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和研究.从不同学者讨论和研究的内容看,大都从系统论观点全面论述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玉芬 《人口研究》2006,30(3):56-60
文章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西北地区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系统和土地压力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人口的增长主要与耕地面积的扩展有较强相关性,与单位粮食亩产增加等变量指标的关系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是在人口增长与耕地扩大的关系中,实际的耕地增长和粮食需求也远远大于实际人口增长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到在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和耕地面积扩大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并不如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大,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只能承担一部分责任,不构成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引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给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许多地区,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实际上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或者出现了恶性循环,“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需要食物的供给,  相似文献   

15.
澳门的人口增长规模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的限制。人口的土地容量和经济容量是有区别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澳门的土地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有其合理的界限。澳门人口2000年发展到50万人,2010年发展到80万人比较合适。澳门人口发展的总政策可确定为“积极推动引导人口增长,适时适量适度扩大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6.
试析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对人口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是否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以及它在影响人口增长的诸因素中所占有的份量。文章首先概述了集体化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以及按人口平均分配口粮的模式对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接着分析了1978年农村改革以后所实行的土地制度,由于只是将农民在集体生产队时期对集体土地的收益和福利均分权,显化为对土地的均分权,这样,土地公有刺激人口增长的机制继续保留。为了检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新制度安排对人口的影响,利用笔者对贵州省湄潭试验区的调查资料,揭示出这一制度对人口增加户、不变户和减少户的不同影响,以及它对降低农民生育愿意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城市、在农村,人满为患的呼声甚高。1986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居高不下。宝鸡市1988年根据抽样调查推算,超生人口5700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而土地沙漠化则是土地恶性退化的一种不良表现。在一定条件下,人口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保护或利用土地资源,使其造福于人类。但是,如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将会造成人为的  相似文献   

19.
京津唐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四市和廊坊地区,全区土地面积5.55万平方公里,1983年总人口2834.4万人。本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之所在,又是我国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的地区之一。本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这些因素对人口分布有着深刻影响。本文现就京津唐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诸因素的关系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与耕地、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自从人类开发了土地资源,才有了人类社会。当今社会对人口的增长和粮食的增长给予同样重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力求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来促进人口在数量和素质上协调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全部所需能量中,88%的靠土地生产品提供,10%是靠草原和牧地供给,仅有2%的来自海洋。可见土地与粮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常重要。解放以来,天水市由于对人口的增长控制不严,耕地减少严重,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已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人口与粮食的发展失调。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着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实现,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且影响着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