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刀 《女人世界》2005,(8):62-62
我还记得,她是在1999年10月10日,送给我这只戒指。那天,是我的生日。  相似文献   

2.
雅虎这几年一直重新定义雅虎本身。雅虎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我于1997年加入雅虎以后.1999年开始关注移动公司,我当时认为移动要来了。  相似文献   

3.
我于1995年考入上海市环境学校。在校四年,我一直是班级的学习尖子,每年都荣获一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1999年毕业时,我还被评为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4.
1999年,我考入了上海鸿文国际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现上海鸿文国际职业高级中学)。在那段似乎唯有读高中才有出路的日子里,走进职校的那一刻,我突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与困惑。然而,直到今天,我依然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5.
1999,闯荡广州广州的工作机会一直很多,从1999年的半年里我换了5家公司便可见一斑。那一年我毅然放弃做了4年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卖卫生巾的勾当,从福建到广州,从营销跳槽到影视,先在珠影下面的一家小影视公司做创意总监,两个月就被老板娘染指创意的跋扈整成神经病了。现在想想,人家是对的。中小企业咬咬牙花一二十万拍个广告片,公司还要尽可能省成本,你净出些500强才能用的大创意,  相似文献   

6.
饶华浪 《老友》2010,(3):24-25
我于1999年从万年县大源镇人民政府退休。10年来,由于"五乐"相伴,我的退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一曰知足常乐。退休时我的月工资是610元,现在退休金每月1841元,是过去的  相似文献   

7.
“当我站在这里接受人民选择的时候,我感到肩上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种不求回报的承诺。我知道自己只是一棵小草,但只要为了春色更浓,夕阳更红,我一定会托出一颗真诚的赤心,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重托”。这是1999年7月,即将上任到老龄委工作的郭德齐在市人大常委会上所作的发言。1999年8月,郭德齐由孝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到市老龄委任主任。对老龄工作,郭德齐豪情满怀。他认为,老龄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实际工作中,郭德齐悟出只有真心实意为老年人办实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  相似文献   

8.
瞿彩梅 《社区》2009,(34):45-45
我是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大华一村第四居委会的主任。自1999年兼任人民调解工作后,我就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区稳定和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相信自己     
我的英文名字叫“VIVIAN”,其意代表活泼。我就是这样一个活泼外向的女孩! 我毕业于1999年,并于2000年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不经意间已步入社会快4个年头了。脑海中,我刚从上海市机电工业学院毕业时的情景还是那么的清晰。  相似文献   

10.
鲁苗 《21世纪》2007,(11):22-23
"你想不想出国留学啊?"还记得在1999年我上高一的时候,有一天爸爸突然问我。我想都没想就说:"去啊!"我的父母思想是很前卫的,没有经过任何的争执,很快我和我妈妈、爸  相似文献   

11.
高师妹     
高师妹是我的研究生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太太。再后来,她又成了我同学。1998年我到上海“读书”, 1999年她也到哪里去“读书”。1998那年,我经常给她写信。信封上收信人就写“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高师妹”收。  相似文献   

12.
收集自1999年8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36例四肢长骨骨折及若干例关节融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病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活在世上,都会追求幸福和快乐,尽管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不一样。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年,怀着一个"中国创造"的不灭的梦,怀着一颗中华民族不输于任何民族的赤子之心,我1999年回国到苏州创业。在这里我见证了很多令我无比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很多无形的手,充满热情的力,给我信心、催我奋进,让我不断地增添豪情!  相似文献   

14.
重圆大学梦     
1999年的夏天,天气特别闷热,那是我一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我在高考时意外落榜了。这个打击,使我的心像倒塌的房子一样,崩溃了。尽管父母并没有责备我什么,但我知道,  相似文献   

15.
思思 《人生与伴侣》2006,(10):34-35
1999年,是我当兵的第三年。经组织决定,由我到离兵站200多公里路程外的胡杨执勤站,去接替一名即将退伍的老兵。  相似文献   

16.
《警友》缘     
刘世承  朱盛昤 《老友》2014,(12):68-68
我从1999年开始订阅《老友》,至今已有15年了。不仅我和老伴爱读《老友》,而且儿孙辈也爱读。 我喜欢看《悠悠往事》《政策窗口》《养生保健》等栏目的文章,对一些养生之道和惠老政策,我都会牢记在心,然后向老年朋友宣传推广。老伴除了爱看养生方面的文章外,还对种花养鸟之类的文章感兴趣。儿孙辈的阅读兴趣更广。  相似文献   

17.
一 2000年5月,徐庆全先生在<纵横>杂志发表<丁玲历史问题何以反复>(以下简称<反复>),对1999年8月<纵横>发表的拙作<文艺界改正冤假错案的我经我见>(以下简称<拙作>)作"辨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是我的生活中最尴尬的一年。初中毕业,没有钱复读进不了高中,还要承担弟弟的下学期学费,那个暑假,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压在了我的头上。  相似文献   

19.
想到我再也不必为写论文的事犯愁,心里还是感到满舒坦的。几乎可以说我从来就没有把论文的章法弄清楚,心中对之惧怕也是应该的。1997年时我接手一本刊物的编辑工作,就尝试着要使教育写作散文化,我把它称为“生命的手书”。不过这份差事还没干上一年就丢了,因为我的“不驯服”和“不遵守规则”,当然这怨不得谁。1999年我阴差阳错地又成为另一本刊物的实际主编,这个时候对如何编  相似文献   

20.
饶华浪 《老友》2009,(9):64-64
我自1999年退休以来,就和《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订阅至今。《老友》与我相随相伴,不离左右。前不久我不幸被车撞伤,是《老友》陪伴我度过了人生最难熬、最痛苦的3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