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高度重视并全面开展政治巡视,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深化政治巡视,要明确政治巡视目标要求、加强政治巡视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政治巡视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政治巡视与其他监督制度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3.
4.
张跃彬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104-106
高校党内监督在高校内部监督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高校党内监督在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认识上、体制和机制的构建上、具体监督活动的展开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在明确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培养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平等的监督意识,营造公开的监督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和机制,讲求一定的监督艺术,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5.
吴君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4):110-112
本文试从党的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 ,探讨了工人阶级政党党内监督的必然性、现实性和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内在要求,是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数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过程中,党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启示,即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必须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以重点带全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坚持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巡视制度经历了继承与初步发展、挫折与重新恢复、规范与不断完善、深化与系统构建四个阶段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特征。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法宝,坚持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则,体现了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系统梳理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刻把握巡视制度的鲜明历史特征,科学前瞻地凝炼巡视制度的历史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陈全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探索如何加强党内监督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取得共识:加强党内监督是搞好党自身建设,端正党风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其次,对党内监督的含义、特点、内容和形式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从而使党内监督在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重要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我国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研究主要围绕概念来源、基本内涵、重大意义、现存困境和实践路径等维度进行,体现出我国学界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指向。在未来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中,学界需要进一步厘清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渊源,在理论关切的基础上加强实证研究,在分析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国际视野,在既有学科研究领域中拓宽学科视野,从而为党和国家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民主集中制是胜利推进执政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组织原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十八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总的原则,把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根本性组织制度上升到一种高度,即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民主集中制制度,这无疑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规定。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中央如此注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中共执政面临"三个四"的局面,对实施民主集中制提出新要求;具体到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风险来看,也客观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今后在实践中应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构建,一是要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二是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通过从严治党保障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和实施;三是加大执政党自身改革,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解决好少数关键的问题,这对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治理的新形势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当前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现状决定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可以总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推动者与国际法治的维护者。未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路径是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根本方式是法治。而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关键是提升法治话语权。为此,中国必须致力于运用法治话语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诉求,充分利用通行的国际规则来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深入
思考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大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民族工作
关乎大局”赋予民族工作“生命线”的特殊地位,“眼睛论”“造血功
能”赋予民族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石榴籽”“一个民族都不能
少”赋予民族工作大众化话语表达,“跨越式发展”“精准扶贫”“关
键在党关键在人”则赋予民族工作建设可行之方。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5):4-6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着眼于新的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生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指导思想、理想归宿、基本目标、行为主体、法制保障。研究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建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90-92
“:南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因缘殊深,就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会场所,也放在了南社社员李书城在上海的寓所之中。邵力子等也通过《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的扩大改版,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公开的理论献礼。 相似文献
17.
陈仲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7-10
八大的历史功绩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了党的集体领导与政策延续性的一面,同时与邓小平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其严谨务实的筹备工作,保证了大会的顺利召开;扩大民主的指导思想,使八大成为贯彻党内民主的典范;《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既定框架下实现了党建理论的新突破,从而奠定其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思想乃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志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3):65-67
文章前一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监督"是党的十六大的关键词,后一部分简单回顾我党执政后对监督的认识过程,并从中总结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瑞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96-99
多年来,我们对苏共20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一方面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上把它归结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和平过渡"理论.另一方面着重强调此次会议是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主要是肯定与借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持反对与否定的态度.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影响主要是积极和正面的. 相似文献
20.
聂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5-12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旋律,相关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 学界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及现实背景、概念内涵及实践模式、困境及根源、改进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多学科共同关注、多视角探讨丰富主题、从规范分析走向实证分析等特征,但同时存在着对精准扶贫实践理论提升不足、缺乏比较研究视野、大规模量化分析缺位、欠缺文化视角等局限。 据此,文章从精准扶贫理论化、研究方法、数据和关注议题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