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性提供和价格发现是金融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社交媒体能否有效地集聚信息进而促进价格发现?在理性预期均衡模型的假设下,考虑社交媒体传播关于股票基本面价值信息,通过分析信息质量对市场效率、市场流动性以及资本成本的影响过程,研究了社交媒体对价格发现的促进效应.结论显示:相关信息传播能促进价格发现,且相关性越高,市场效率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无关信息传播则阻碍价格发现,跟随者的“羊群行为”导致价格的信息含量减少,且媒体信息的方差越大,市场效率越低,资本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2.
从投资者理性预期出发,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相关为前提,以市场微结构理论和投资者信息解读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影响资本成本的模型。研究发现:在非流动性程度及个人投资者解读信息精确度给定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均衡是唯一存在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非流动性程度通过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读能力和流动性影响因子两个途径影响着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均衡理论。但金融市场是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市场,且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于是,为适应这种变化,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均衡理论也由一般均衡理论发展为不完备资产市场一般均衡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和博弈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同时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操作模式,在改进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票收益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分别与资产定价之间呈U形关系.(3)管理者过度自信未能在应计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而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地负向调节了真实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的U形关系.上述结论拓展和深化了资产定价的研究,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在盈余管理对股票资产定价影响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选取2006-200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水平的因素后,以年换手率作为投资者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投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以上市公司年度托宾Q回归的残差衡量股票错误定价,从非均衡定价的角度直接衡量投资者过度自信,进一步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到相似的结果.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投资者过度自信导致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决策,应成为未来引导企业投资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风险资产价格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基础的波动性或者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通过建立没有信息冲击的较为稳定的资产市场上投资者锚定分红的异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发现投资者的信念更新可以解释ARCH效应的产生,而且仅在分红固定时才能使市场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象的累积,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权威地位已开始动摇。投资者并不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其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影响,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文章论述了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新兴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资产误定价金融异象.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可以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从分析师评级出发,通过投资者情绪传导,与资产误定价三者之间建立分析逻辑.通过对2009-2015年625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分析师的乐观评级及调级会引起价格向上的资产误定价扩大,价格向下的资产误定价减小;乐观评级会比悲观评级引发更大程度的资产误定价;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分析师评级及调级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投资者情绪变化作为中介传导的.根据研究结论,如能在政策层面通过加强分析师队伍管理、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业务素养,就能提高分析师评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促使投资者正确对待分析师评级信息,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资产误定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均值—VaR分析框架内首先从微观角度的单一投资期资产配置决策入手,发现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决策分为两步:第一步确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第二步确定无风险资产与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之间的配置比率;并且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同投资者的初始财富和风险偏好均无关。随后我们将上述微观模型应用到存在多个"一致预期"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宏观模型当中去,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我们得到了均值—VaR框架下的两基金分立定理:各个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都是由共同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组成,不同的只是二者之间的配置比率不同。最后我们允许投资者的风险下限可以变化,发现在用(Rf V浕R)代表风险的情况下,均衡情况下任何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都同其承担的风险水平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这就得到了均值—VaR框架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资本市场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然而,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种种"异常",对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回顾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可以看到建立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型,应该是金融理论的下一个主要方面所在,该标准行为模型应该既能表达有限理性,又能兼容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