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明 《北京纪事》2009,(6):84-86
老黄为什么总给我们讲述那些西服革履、手提密码箱和"大哥大"的主儿?其实他就是被这类人给骗惨了。老黄说,虽然我们都是那一片儿的"倒爷",但也术业有专攻。您要是拿钢筋来骗我,还嫩点儿。可人家偏拿"老票"来忽悠我,我还就"进套"了,说起来要多邪性就有多邪性!  相似文献   

2.
好家伙,3点半就放学了!心里一阵窃喜,看电视、吃零食、踢毽子、打扮……好爽啊! 打开电视机看《倚天屠龙记》,据我推测,妈妈去学开车,要一个小时后才回来,干什么好呢? "叮铃铃!"电视?电话!我一接:"倩倩哪,你练琴了吗?"哦,马上练,马上练!我刚进门呢!" 神了,老妈时间掐得这么准! 我叮叮铛铛摁了几个音,胡乱拼凑成了一首小曲儿。不多时,我就跑到客厅  相似文献   

3.
上去,还就下不来了 老黄,北京人,63岁,标准的"50后",离异,无子.在事业上,应当说老黄是顺利的."文革"恢复高考,他是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日本留学,以后,从事翻译工作,加入作协,粗通绘画和摄影,在他那个年龄段,称得上是幸运儿了.按老黄的话讲,中学同学里,除了他和几个人,大多数都没考大学.同时,他也很自卑地说:"粗通文墨,数理化一概不行,电脑只会打字,动手能力极差!"年轻的记者问他,数理化不行,怎么考上大学的?老黄笑着答道:"'文革'刚结束,国家急需外语人才,考外院,数理化是参考分,我仗着英语好,语文成绩还行,混入知识分子队伍,惭愧啊."老黄说,前不久,某区作协开会,一位领导说,你们有什么好骄傲的?咱们办了一个网站,居然有一半的作家不会操作,上不去网.你们要学习,一定要赶上智能化的时代啊!老黄看了看周围,别说,竟有一多半的作家是银发.可话又说回来了,圈儿里人讲,有一位著名作家,至今还在用钢笔写作,而且,必须是蘸水钢笔,否则,没有灵感.可叹,谁让我们这些"50后",出生在一个非智能化的时代啊.  相似文献   

4.
黄如水(化名)是位老导游了,按老黄的话讲,打有外汇券的时候,他就开始带团,一直带到50岁,要不是看到如今就业难,二十来岁的小导游急得抓耳挠缌找不到团带,没准,他现在还举着小旗儿陪日本客人爬长城呢?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8)
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后,没过一个月,又在南方一家报纸上刊登出来,但署名却是别人。我看了很生气,就打电话询问那家报社,报社的人却说:"全国的报刊那么多,我们怎么知道是你写的呢?"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登这篇文章的人的地址或者电话?"他们倒是挺痛快的,告诉了我那人的电话。于是,我就和那人在电话里联系上了。我问:"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吗?"他说:"怎么了?"我说:"那是我写的!"他在那边笑了,说:"看你这话说  相似文献   

6.
谁都知道唱歌是什么意思,不过在特定的环境下它还有另一种含义。如果你去旅游,途中导游问:“谁要唱歌?“你可千万别自告奋勇高歌一曲,人家那是问谁要上洗手间呢!数年前去云南旅游,第一次听到导游用“唱歌“来代替“上厕所“,还说那是当地特色。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多,发现这一叫法已经推广开来了,各地的导游都这么说;而知道个中意思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如果发现某个导游不晓得这个说法,他们还会嫌他不够“专业“哩!有一回一个导游将这一“专业用语“加以引申,他在停车加油时对大家  相似文献   

7.
田小勇 《老友》2011,(6):42-42
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伤了父亲的心。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买房,父亲一大早从乡下给我送了5000块钱来。父亲把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颇为自得,他昂着头,连皱纹里都是笑意。可是,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我把钱还给父亲,妻子也说:"爸,这钱您留着和妈用吧,我们不能要您二老的钱。"晚上,我给家里挂电话,询问父亲是否平安到家。母亲接的电话,她说父亲回去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你可伤你老爹、老妈的心了。你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我们当大人的,啥力也使不上,心里那是啥滋味啊……"  相似文献   

8.
老黄得了阑尾炎,到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才3天,医生就叫他下床活动一下。老黄说,自己的刀口还痛呢,如何活动?医生说,及早活动会减少以后的肚子痛。老黄不得不执行医嘱,但心里却嘀咕,医生为什么这么不近人情呢?有必要这么早就下床活动吗?病人做了手术之后,常常顾虑刀口会撕开,手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小丑,一直生活得很快乐。但渐渐地有些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说他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非常鄙俗的家伙。小丑窘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制止那些讨厌的流言呢?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使他的脑袋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行。他在街上碰见了一个熟人,那熟人夸奖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这位色彩画家已经不行啦……您还不知道这个吗?我真没想到您会这样……您是个落伍的人啦!"  相似文献   

10.
送你一套房     
雷抒雁 《可乐》2008,(9):58-58
"儿子,送你一套房。"我手里摇着大红的《房屋产权证》,在儿子看来也许有些过分得意。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憨憨地笑。有什么可说的呢?给房子还不要,傻啦!也许,他想了许多日子、想说没敢说的话,终于让我说出来了。房子不大,90平方米不到;也不新,1972年盖的房子。可这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6,(10)
(一) 一天,我正在房里看电视.老妈捧着一本书进来。 老妈:这个“}don’t know.”是什么意思? 我说:我不知道。 老妈:送你上大学读了几年,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我说:就是“我不知道”嘛! 老妈:还嘴硬! 说完,老妈给了我一巴掌。 (二) 老妈:那“1 know.”是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吧? 我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1)
一次去接一个朋友,在他单位外边等了一会,招来不少事儿。先是收停车费的。我告诉他:"我就停一会儿,不下车还不行吗?"人家说了:"那您别停车位里头,您停车位里头我们就得收钱!"靠,不都空着吗?我咬咬牙,挪!刚靠到马路边,过来一协管:"这儿不准停车啊!""大哥,我就停一会儿,不下车还不行吗?"那位大哥看我一眼:"一会儿是多长啊?"我正要说不超过5分钟,人家接着说:"要都停一会儿,不就堵上了吗?"这么宽的马路,我这么靠边碍  相似文献   

13.
笑话4则     
夏令营安娜送儿子去夏令营,叮嘱他别忘了给家里写信。儿子点点头,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个热心人对安娜说:"我给您出个好主意:您先给孩子写信,告诉他给他寄了钱,让他吃得快活,玩得快活。""这样他就会来信吗?""当然,但您千万别真的寄钱给他。"小亨利的姑姑来到他家做客,见到亨利,对他说:"亨利,我想送一件礼物给你,让你高兴高兴!""太谢谢了!姑姑。"亨  相似文献   

14.
"何永杰"之死,引起网民强烈反响 最早告诉我这条信息的是国旅总社的老导游,马上就要退休的王兄.王兄是我在五棵松摄影城结识的影友,他得知我也干过导游,我们走得很近.王兄正在海外带着国人旅游,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便通知了我,并在微信的最后一行写道:"不值!"我马上给他回了短信说":值!"同在酒桌上的老赵也说:"为导游们争了光,死得其所,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拍照。就这样,人与自然,不可思议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具象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处海角,必须得像个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景点,景点才有了卖点。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个高一个低一个抬头一个回头,像什么?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块大一块小一块胖一块瘦,像什么?像不像……团里一个小朋友小明很不懂事,插话说,像地球围着太阳转。导游说,错误!告诉你正确答案吧,像猪八戒背媳妇!大伙一齐说:噗!像!然后拥上去和猪八戒以及他媳妇合影,只剩下小明他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故事     
《可乐》2006,(7)
5·20主编:"你们今天有约会吗?"主任:"我的稿子还没提完呢。"燕子:"我都 N 久没有约会了,除了上次您约的那次之外。"主编:"不会吧,你们!混得这么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扣儿:"什么日子啊?"主编:"我也是今天参加别人婚礼才知道的,今天是5·20!"小潘:"噢!我爱你!"主编:"你别冲我说啊。我可不是同性恋!"不好意思问某健身中心的肌肉型男来编辑部做健康讲座,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解答办公室常见的健康问题,大家纷纷提问,多数都是关于鼠标手、腰椎、颈椎的。花花想问怎么减小肚子,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向小潘求助:"你帮我问问吧?"小潘:"自己问!"花花:"帮个忙嘛。我们女士都想知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美国人,42 岁了仍一 事无成,他认为自己倒霉透了: 离婚、破产、失业……他变得古 怪、易怒、脆弱,不知道人生 还有什么意义。他看到一个吉普 赛人在街头算命,就凑过去,让他给看看手相。他没有想到,吉 普赛人会对他这样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他一惊,随后一笑:“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是伟人!” 因为您就是华盛顿的化身!” 吉普赛人接着说:“您知道 此后,他对华盛顿产生了浓自己是谁吗?” 厚的兴趣。他找来许多与华盛顿 我是谁?我是个穷光蛋、倒 有关的书籍看起来,并开始不…  相似文献   

18.
爸,妈呢?     
<正>"爸,妈呢?"一听到是爸爸的声音,我就对着电话嚷着。"你妈啊,她在塘堰呢!你等着,我去喊。"电话那头,传来爸爸跑出去时细碎的脚步声。"你就这样和你爸打电话,你爸不怪你?"站在我旁边的朋友老李突然来了一句。我一愣,"是啊,有什么不对吗?"我和父亲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平时很少交流,在电话里就更没有话说了。有什么事情,我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父亲就是接了电话,也只是"嗯、嗯"两声就把电话递给母亲。自然而  相似文献   

19.
对于河南省巩义市某初级中学的李老师来说,假期临近结束这段日子绝对是令他"头疼"的日子:他每天都有无数个电话要接,内容大多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孩子到这个学校上学。李老师是学校一位领导,在朋友和乡亲的眼里看来,他在录取学生上能说得上话。他从家里"躲"到学校,也有人想方设法找到了他的办公室"求情"。"没有办法!"他面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很无奈。"现在朋友和老乡在县城里上班的、做生意的很多,甚至专门把孩子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2)
她是知道他有了外遇的。她一直忍着,因为说了半天,还是舍不得,十年恩爱,怎么能说断就断?何况,她了解他,他只是一时迷惑,她知道,他放不下孩子和家,他心里应该装着她,生生死死都经历过,他不会轻易放下她的。那年,她患乳腺癌,提出了离婚,他抱紧她:"不,我要你,生生死死在一起。"她扑入他怀中,从此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要永远和他在一起……即使他有了外遇,即使她知道他在骗她。那天,她回家,看到他的车,车中,坐着那年轻美丽的女子,他们下了车,一前一后进了自己的楼道。她躲在树后泪流满面。她可以上去捉奸,但她知道她上去就全完了,甚至他和她都要崩溃!她掏出电话打给他:"亲爱的,来接我啊,我们一起接孩子。"她听得出他电话里的慌张,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