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先生,研究总结张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深入探讨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于2017年12月15日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北戏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飘雪 《北京纪事》2013,(3):50-52
<正>师从马派弟子张学津老师,马派再传弟子,被人称为神童的年轻京剧演员穆雨,年方25岁,却有21年的京剧表演经历。他学马派,更热爱马派艺术,听他讲述马连良先生和他的马派艺术就如同听故事一般,即便对京剧艺术知之甚少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众所周知,马派是美的艺术,美是它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马派的美体现在哪里呢?"马连良先生绝对不单单是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3.
《北京纪事》2014,(1):112-112
正11月27日,缅怀张学津先生暨先生艺术资料捐赠母校纪念演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举办。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宇辉,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张学津先生夫人张丽敏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戏名誉院长孙毓敏,中国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中国京剧杂志主编封杰,咚咚锵戏曲网负责人孙觉非,马连良先生嫡孙马龙,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浩、董翠娜女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党委副书记毕兆炜、副院长黄珊珊、黄平、吴蕾等人出席了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31日10:30,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在少儿戏剧场以简单朴素的形式,集中举行了"职教行动在北戏——庆祝少儿戏剧场2周年、北戏书馆1周年、系列京剧教育丛书《京剧大家绝艺录》等图书首发式暨大型北京传统音乐会《燕落花枝》演出"等艺术职业教育多个庆典活动.活动就北戏近年来进行的全方位、多层面的艺术职业教育活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总结,以探求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怜君身似江南燕,又逐秋风望北飞。"建国初期,马连良携家眷由港返京前算命卜卦"还有十五年大运"。马连良执意返回家乡,他说:"有这些年好运就行了。"这也正是我采访穆雨后的感慨。马派老生,两岁起接触京剧,3岁登台演出,6岁被北京戏校破格录取,经著名京剧教育家白元鸣、王琴生等一对一悉心调教数年,14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大专,16岁进入北京京剧院,17岁拜入马派,成为著名老生张学津最钟爱的弟子。  相似文献   

6.
何夕 《北京纪事》2016,(11):56-61
2016年7月10日,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师生组成的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赴澳门,拉开了今年两地京剧艺术交流的大幕. 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隶属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没有固定演员,视需要由一批"科里红"的少年科班新秀组团.今年该团赴澳门演出的成员全部来自北戏京剧系的学生.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团长王玉珍认为,此次赴澳门演出的阵容整齐,艺术功底扎实,显示出北戏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学生发展全面均衡,为京剧艺术传承与交流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韩旭 《北京纪事》2018,(5):42-47
刘侗:开办北戏书馆,体现了北戏的办学情怀 如今的北戏成为一所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根本任务的艺术人才培养园地.目前有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龙江剧、皮影戏等7个剧种教学,今年还会有贵州花灯戏班入校,明年将开办木偶班.在北戏学习的孩子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北戏少儿戏剧场,这里是孩子们艺术之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说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该校在传统戏曲教育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创排的《少年马连良》《南海子》《夕照》等经典剧目,还有北戏开办的 "少儿戏剧场".其实,作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北戏,不仅设有京剧、地方戏等专业,还开设了音乐、舞蹈、曲艺、艺术设计和影视表演等多个专业方向,已从单一的戏曲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艺术院校.今年,北戏音乐系更是在多项大赛上斩获大奖,成绩斐然,在艺术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校音乐系主任以及几位优秀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身边,了解北戏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4月13日晚,在南阳市"唱响白河"群众文化演出活动——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简称"南阳艺校")专场演出中,出现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简称"北戏")两位年轻教师的身影.北戏京剧教师赵艺阳、舞蹈教师于靖雯为这场演出编排了京剧《扈家庄》选段和舞蹈《草原情怀》,与南阳艺校的学生们一起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北戏教师为何会出现在9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南阳,又为何会与南阳艺校的学生们一起演出呢?下面就请随笔者来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0.
冯岚 《北京纪事》2011,(7):53-55
不分出处 充斥在艺术血脉中的是荡气回肠的情感。没有深沉的迷恋,又怎么产生摄人心魂的艺术魅力?然而,在朱强起初学戏的岁月,他说不上来为什么爱京剧。直到宗马派成名后,他才体会到,与京剧的心心相印早在他不足10岁那年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麻雯 《北京纪事》2013,(3):45-47
<正>迟金声是跟随马连良先生最久的学生。上世纪60年代,迟金声拜马连良为师,研习马派艺术,对马派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提起马连良先生,他由富连成科班毕业,属‘连’字辈。跟大部分老生一样,最早唱谭派戏。在表演做工方面,他尤其仰慕贾洪林先生,因而私淑学习贾先生的唱、念、做等技巧。一个流派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结合自身条件和独有的剧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最后由观众来评定。"迟金声介绍说。  相似文献   

12.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其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代表剧目,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先生一生中排演的最后一出新戏,堪称梅(兰芳)派的艺术高峰,也是梅派剧目传承最为广泛的剧目之一.该剧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未,在梅兰芳大师亲任团长的梅兰芳京剧团为班底,创作演出了《穆桂英挂帅》,轰动一时.后梅兰芳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也在演出这个戏.80年代北京京剧院成立梅兰芳京剧团,梅兰芳大师哲嗣梅葆玖先生亲任团长,传承演出了该剧,并且将该剧传授给董圆圆、胡文阁等弟子传人,使这出梅派经典剧目在北京京剧院成为经典保留剧目.  相似文献   

13.
2017年6月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训"结业展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等领导与北戏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等领导共同观看了结业展演,并先后致辞.韩子勇及马文等领导对此次北戏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韩主任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北戏的"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是戏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急需项目.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那么美,很大一部分来自化妆、服装的美的赋予.整个戏曲生态中不能没有化妆、服装.国家艺术基金人才资助项目有个紧缺急需,就是针对薄弱环节,要把它促一促才能改变整个戏曲生态环境,使它变得更有活力.将传统艺术的植被,京城文化的植被,生长得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14.
电影<霸王别姬>通过京剧艺人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现当代历史,并试图探讨历史的变更对京剧艺术地位的影响.电影再现了历史变更时代京剧艺人的生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表现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这种对历史的挖掘,是大胆独到的.  相似文献   

15.
乐乐 《北京纪事》2018,(1):70-75
京剧艺术的宝藏 《京剧大家绝艺录》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出版的一套旨在弘扬传统京剧艺术的大型访谈录,DVD光盘配套发行丛书以光盘为主,音像很重要,丛书为辅,360度全景呈现了各个流派、各个行当京剧大师们的绝艺,将老艺术家们所学、所会、所能的“宝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费米 《北京纪事》2016,(8):68-73
以美的形式弘扬中华美德罗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5年级学生马派艺术经典之作《苏武牧羊》被列入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节目单中,罗兰出演苏武一角。罗兰说,首先特别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了演出机会,使我们在中华美德故事汇这个活动中得到历练,在舞台上学习、提高,我们这行真的离不开舞台实践!除了学校我特别感激我的老师高彤,是老师的教授与引领才使得我不光学会剧目,还一点点地向人物靠拢,能得到观众的掌声与认可。说来也惭愧,我学戏很笨、很慢,也不是特
  以美的形式弘扬中华美德罗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5年级学生马派艺术经典之作《苏武牧羊》被列入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节目单中,罗兰出演苏武一角。  相似文献   

17.
麻雯  韩旭  咪拉 《北京纪事》2011,(2):32-41
张学津:学余宗马,戏唱人生北京是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国粹",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年来,北京京剧院博采众长、突破创新,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京剧院在"非遗"传承人才的保护上高度重视,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院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北京纪事》2017,(11):74-79
2017年9月13日下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庆祝教师节表彰暨教学经验交流大会在少儿剧场隆重举行.刘侗院长在会中指出,一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教学成果全面丰收,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6,(10):58-63
"桃李杯"是对全国艺术院校舞蹈教学的检验 受访者:吴蕾("桃李杯"组委会专家组成员,北戏副院长) 第11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与往年的"桃李杯"有很大的不同,将比赛活动变为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桃李杯"舞蹈展演与其他的展演或比赛不同,它的参展单位是全国的艺术院校.于艺术院校来说,"桃李杯"是最好的检验教学的练兵场,体现每个学校不同的教学风格、创作风格,以及培养人才的特点.此次桃李杯在剧目展示的同时,还举办了5场研讨会,关注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注重教学示范与导向作用,让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北京纪事》2015,(5):52-54
刘孟千一这个名字在京剧圈里越来越为人所知,不到15岁的他获奖无数,尤其是将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C C T V第二届"学京赛"和第二届全国院校"文华奖"这三项重量级比赛的金奖收入囊中,极为难得.天赋超群、敏而好学、勤奋自律、谦逊沉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如今,刘孟千一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京剧系中专京剧表演11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