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秀莲 《今日南国》2006,(23):60-62
2006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位出版人体艺术写真集的女性汤加丽领衔主演的歌舞音乐剧《魅》在南宁演出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个"人体艺术写真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亚洲联创是一家以现场娱乐为核心经营理念的文化公司,总裁田元2002年,中国引进第一部音乐剧《悲惨世界》,2004年,知名音乐剧《猫》登陆人民大会堂,2007年,《妈妈咪呀!》英文版在上海、北京、台北进行了八周的巡演,获得巨大成功。把内容、制作、渠道和市场,一整套商业机制建立起来,引入经典音乐剧作品中文版。2009年,田元敲开第一扇门,这个过程并不顺利。英国金牌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要求在中国有极大的经营自主权,导致音乐剧《悲掺世界》中文版制作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引入的音乐剧尽管吸引了许多爱好者,提高了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但是该剧种在中国的立足生根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借鉴西方音乐剧的同时也要看到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状况,从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辨别和把握两者异同的起源、艺术表现手段、剧本题材、创作,更好地明晰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状况,从而对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的完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音乐剧正在走向繁荣,但也显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于何谓音乐剧,需要呈现它的前世今生,多面关联,文化定位;对于中国音乐剧,需要认识它与世界主流音乐剧即美欧音乐剧的关联,与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关系,与中国艺术体系的关系,与中国文化体系的关联.而这些都与中国审美文化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的总体格局纠结在一起.音乐剧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娱乐/艺术样态,从西方到中国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音乐剧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艺术方式,也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思考.妥善处理这些关系和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从中国审美文化走向全球化这一整体格局中,推动中国音乐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舞台戏剧艺术,集戏剧、舞蹈、音乐三个核心元素于一体.中国本土音乐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三种不同风格,即都市化风格、乡土化风格及综合化风格.当前,中国音乐剧面临四个方面的困境:国内对于音乐剧产业的重视程度不高;音乐剧专业人才比较短缺;精品原创音乐剧剧目少;音乐剧的观众群体太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音乐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出的一座艺术宝库,其积累的众多优秀音乐剧目是中国歌舞剧创作的灵感源泉,对中国各领域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中国民族音乐剧的发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总结中国民族音乐剧的审美特色,为中国民族音乐剧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鹏 《今日南国》2014,(12):25-26
我的师父是赵本山.他第一次见到我,是在央视春晚的后台.那年,他带着小沈阳和丫蛋演《不差钱》,我是搜狐视频央视春晚报道小组的成员.当赵本山终于带着爱徒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春晚彩排现场的时候,我怀疑连扫地的大妈都是某媒体潜伏的记者.  相似文献   

8.
引题:余秋雨认为,文化的归结点是一种创造性的美丽,戏剧要打破已有的界限,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创造。而《长河》正是一出跨界实验的原创音乐剧。目前正在酝酿该剧的"国际巡演版",《长河》有可能成为第一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音乐剧。提语1:在这一部《长河》中,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有一点惊讶的地方是,我们对于国内传统的思维习惯做了一点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以一种挑战性的方式来实现的。提语2:马兰说,这次由她担任主演的《长河》并不是黄梅戏,而是原创音乐剧,自己和关锦鹏导演一样,在做跨界实验。提语3: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件事情终于做成了,我们便可以看到这部戏的演出了。对我来说,这也是我许多文化经历当中,一次特别愉快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音乐剧的中国“本土化”要立于中国当代社会现状,遵循中国观众对文艺作品的接受规律与需求,从内容选材、艺术技巧、价值导向、审美表现等方面融入本土元素,创制具有中国气派、风格、特色与神韵的音乐剧。传播具有中国“本土”哲学思想与美学特征的音乐剧,有利于强化艺术的美育功能,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国民参政会1938年7月6日在汉口召开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宣告正式成立,到1947年5月20日在南京召开第四届第三次大会后宣布撤销,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动将近九年的时间.共举行了四届十三次大会(第一届五次,第二届两次,第三、四届各三次).除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在汉口召开,和最后一次大会在南京召开以外,其余十一次大会均在重庆召开.该会是在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的一个仅属咨询性质的机关.为了团结抗战,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各抗日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也都接受了国民党的“聘  相似文献   

11.
“蝶”效应     
《蝶》被称为"世界级中国音乐剧",制作方希望这只在东方振翅的"蝶",翅膀的颤动能在西方掀起龙卷风"世界级中国音乐剧",是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蝶》被赋予的头衔。这样的投资规模与1981年首演的经典音乐剧《猫》旗鼓相当——当年《猫》的制作成本为450万美元。《蝶》的制作阵容被称为"世界级"的重要标志是法国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主创人员构成的"五架马车":创作导演吉勒·马呜(Glies Maheau)、导演韦恩·佛克斯(Wayne Fowkes)、编舞岱恩·查尔斯(Daren Charles)、多媒体设计奥立佛·古力特(Oliver Goulet),还有剧本医生吉昂·巴尔伯(Jean Barb)。他们来自英国西区、加拿大等地,都是国际音乐剧大师级人物。  相似文献   

12.
求婚     
三毛 《可乐》2010,(5):26-27
我的第一次求婚意向发生得很早,在小学最末的一年。这件童年往事被我写成短篇小说《匪兵甲和匪兵乙》,收录在《倾城》那本书中。 总而言之,我爱上了一个光头男生,他就是匪兵甲。我们那时演话剧,剧情是“牛伯伯打游击”。我演匪兵乙。匪兵总共两人,乙爱上甲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3.
音乐剧是一门集表演、声乐、舞蹈、服装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目前在中国,仍属朝阳文化产业.对小型音乐剧进行创作与编排,正是整合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中的表演、服装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相关专业师生资源为一体的重要可行性项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制作与演出中,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由此总结提炼音乐剧分支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学习的平台,将所学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接受观众的检阅,提高专业水平.本论文笔者着重探讨在综合性重点高校开展艺术类学生实验性小型音乐剧演出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创作上,更体现在资源整合方面,作为重要的跨学科探索,整合培养综合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艺术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何有如此多的"粉丝",这部剧叫好又叫座的核心秘密究竟何在?本刊采访北京上海两地的资深的音乐界及专业人士,对整部剧中的经典场景做一次通俗解说,剧中这些令人难忘的场景,将可以让你更好走近这部万人迷音乐剧——  相似文献   

15.
Ⅸ恋爱的犀牛》是近年来倍受瞩目的编剧廖一梅最重要的戏剧作品之一.1999年由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搬上舞台,是中国剧坛的话题之作.自首演之后长演不衰,是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之一,被视为小剧场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集音乐、歌舞、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英美音乐剧,其兴起与英美两个英语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欧洲戏剧传统以及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在竞争中发展是其演进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英美音乐剧形成了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两个层面的价值——前者指音乐剧作品的特殊构成形式及产生的艺术审美效果,后者是其文学性和戏剧性所揭示出来的思想内涵。在对现实存在的完美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这两个层面价值的结合构成了英美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在艺术世界中的完美性,进而构成了其在追寻人的终极价值层面的“人学”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中,英美音乐剧在大众文化消费时代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多重的艺术价值和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走向世界舞台,尤其对中国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形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种离别     
正儿子18岁生日前,我送给他一份礼物。那是从他出生起我为他记的日记。说是日记,实际很惭愧,最多只能被称为月记,只是把他从小到大的成长中那些难忘的小事记录下来而已:他出生时的模样,长第一颗牙,开口叫爸爸妈妈,蹒跚学步,自己编的第一个童话,第一次跟别人打架,第一次演话剧,第一次约会……读到其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18.
因工作关系,在参加一些影视活动中能时不时见到王刚,然而没有作过比较充分的采访。唯有的一次,是在前几年他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出演音乐剧时,但涉猎的话题也仅仅是有关节目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孙文。1905年在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1912年1月1日到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6月创办黄埔军官学校。11月北上讨论国是,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20.
音乐剧是100多年前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舞台剧表演形式,它是古典音乐与流行元素碰撞的产物.一个多世纪来,音乐剧已经成为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文化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