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是辅导员的情感感染学生情感的作用力。它有利于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保持公平,提高效率,也能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深入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和增强亲和力,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爱心为基础,提升理论水平;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把工作重心由教育、管理向服务转变;在班级管理中,把规范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改善管理方法,从而顺利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主体意识发达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带好一群大学生,仅靠来自于行政权力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有亲和力.辅导员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一个有亲和力的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会收到"不令而行"的教育管理效果.文章从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培养的现实意义,辅导员亲和力表现形式及高校辅导员亲和力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内在的亲和力,才能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悦纳力,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进行长期的修炼才能内化而成。高校辅导员要提升内在亲和力,必须从四个方面加强修炼:锻造自己的政治品质而使自己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修炼自己的德行品质而使自己具备正义和善的德性,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而使自己具备稳定的心理品质与性格特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师德的核心是"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道出了为师之道的根本。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部分,其对学生的爱集中体现为对学生对一种综合影响力—"亲和力",辅导员亲和力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更容易让学生接近和接受所教育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辅导员的亲和力,是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校辅导员教育资源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应该运用制度手段、物质手段和培育手段等路径,加强对高校辅导员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从激励机制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新时期建立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重大意义、理论依据、应遵循的原则及实现途径,力求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8.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专业化时间不足、深度不够、效果打折等现实困境。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应从科学设置辅导员岗位职责、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过程中存在职业工作领域模糊、职业培训体系缺失、职业晋升途径局限、与职业发展目标存在差距等非职业化现象。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要创新辅导员职业制度、健全辅导员职业培训体系、拓展辅导员职业晋升途径、促进辅导员专业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目标,就是贯彻依法治校的精神,加快推进辅导员工作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方式方法的适应性转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强化依法维权意识,努力营造民主管理氛围,积极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依法搭建学生教育管理的网络平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承担多项工作职责,而有效履行工作职责需要掌握多种职业能力,其核心职业能力是精神关怀能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细分为六个方面,这就是识别大学生情绪变化的能力、激励大学生发展积极情感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走出交际困境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感受社会积极因素的能力、指导大学生提升生活价值感的能力和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事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工作具有角色定位的多样性以及工作性质独立性与协调性、工作对象全体性和个体性、工作态度责任性与榜样性相结合的特点。辅导员队伍在现实中面临一系列的现实困境,诸如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压力大;在培训、职称晋升等多方面存在实际困难,队伍的非专业化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多头管理导致职责模糊等。为此,应从实际出发,规范辅导员选拔程序,加强培训,拓展发展空间等,有针对性地解决辅导员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角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辅导员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存在着内在的疏离感与孤独感、角色冲突、角色认同危机及职业的尴尬与倦怠感。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当务之急是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类别,通过扩大对高校辅导员关注的辐射力、拓展辅导员发展空间、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等多种途径探索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抽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基本和谐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分析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提升自身素养、转变教育理念、拓展与大学生交流的途径等措施,努力构建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是建设良好大学生集体、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和优良校风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明确自身工作在整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注重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工作素养,从职业伦理责任的高度,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大学生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高质量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专业影响力;要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规范和专业资格标准;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规划;要推行"个性化"的培训制度,关注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处境;要实施"多元化"的高校辅导员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但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职责定位不准确、评价激励机制不科学、队伍建设缺少长远性、制度性、规范性等问题,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反思发展障碍,从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为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型,职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辅导员本质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辅导员本质的科学认知是建构辅导员主体论理论体系的基本起点和认识前提.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为指导,围绕高校辅导员本质的存在性、多维性、层次性、发展性等基本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在存在性上,高校辅导员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其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在多维性上,辅导员本质是由其内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需要从多维视角对其审视;在层次性上,辅导员本质可分为界本质、类本质、种本质、亚种本质与个体本质等基本层级;在发展性上,辅导员本质中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质并没有改变,其育人本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领导、管理、教育和服务的职能,本文在高校教师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辅导员"四位一体"的能力模式,即:领导者的能力,管理者的才干,教育者的素质,服务者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