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现实基础,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教育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寻找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经济转型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对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论述了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就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经济转型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对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论述了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就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我市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问题,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之一。文章提出了我市解决此问题的总体思路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聂亚珍 《兰州学刊》2008,(2):103-10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必须根据问题的成因,坚持科学原则,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措施,各种渠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几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比较和对鞍山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趋势和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而又迫切的系统性问题,对它的解决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综合性的解决措施或政策。这既需要各级政府或机构提供可行的政策和方向性的引导,又需要劳动者苦练内功使自己的素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不仅有助于加强小城镇建设,而且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了解通化市农村劳动力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论述通化市是通过哪些做法来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而繁重。从政策变迁的角度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限制到鼓励,由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成文  陈立周 《南方论刊》2007,(5):28-30,17
当前,我国有超过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每年还以600万的规模递增。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培养良性社会流动、实现城市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依据市场自发调节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设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基本社会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创造制度性机会。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严峻的形势。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乡镇企业仍然起主渠道作用,发展小城镇是根本出路。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应大力鼓励劳务省际输出和境外输出,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还会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指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迁徙成为新时期人口流动的主体,而打工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基本的生存方式和劳动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给务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东部地区特别是城市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困惑和冲突。客观地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徙,充分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协调好  相似文献   

15.
加快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约300万左右,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18-20万人。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欣 《河北学刊》2003,23(5):204-206
“三农”问题凸现了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转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取向 ,经济学理论充分证明了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吸纳农民进入城市 ,完成村民成为市民的嬗变 ,既符合经济运行法则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 ,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构偏低、层次偏下。为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构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就地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跨区间迁移规模日益扩大 ,“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式转移比重较大 ;隐形就业的性质相当明显 ;各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存在很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 ,文章提出了当前我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城市吸纳目前有限、但有潜力 ;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农业内部消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具体对策是 :大力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兴建中小城镇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结合起来 ;扩大劳力输出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如 《南京社会科学》2004,(10):280-286
本文认为,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构偏低、层次偏下.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系".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导致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研究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形势,探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证研究邯郸区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获取不同的转移类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