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的党性原则,过去视为神圣,现在又望而生厌。有人认为信奉哲学的党性原则就会“扼杀哲学史的活跃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探讨”;或者把它说成只是适用于欧洲哲学而不适用于中国哲学,或者把它说成只适用于近代哲学而不适用于现代哲学。因此进而主张“突破”。“突破”的结果,有人推翻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划分,改组成四个派别;有人则取消了一切哲学派别,又走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老路。出现这种现象,正是以往极端地强调哲学的党性原则走向了反面,也是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分歧的焦点在于,怎样理解哲学理论的党性原则?哲学理论本身有没有阶级性或党性?如何正确地贯彻执行哲学的党性原则?弄清这一系列问题,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展开。我想介绍一下列宁有关这些问题的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哲学的党性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继而为列宁更加深刻、更加集中阐明的。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他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列宁的这一论断,是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斗争中提出来的。因为,十九世纪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激烈地进行着,而且日益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也突出地表现出来。哲学战线上的斗争贯串于各个方面。哲学与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就是当时斗争的突出的问题之一。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斯坦,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反革命的需要,最先发难,攻击马克思主义。他借口实践否定革命理论,主张“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借口哲学的阶级性而否认哲学的科学性,叫嚷“回到康德去”。与此相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是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过精辟论述。后来,由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失误,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把它推向极端,制造和推行了一条极左路线。他们实行“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使我国人民遭到一场大灾难,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内阶级现状和阶级斗争特点,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晰。这是实现工作着重点转移的重要依据。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继续正确地进行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阶级斗争,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们仅就阶级斗争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林彪、康生、“四人帮”及共同伙,在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上散布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他们在这方面所散布的反动谬论,是林彪、“四人帮”那条极左路线的理论基础,曾经欺骗了不少群众。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到处乱打棍子、乱扣帽子、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都是在这一“理论”的煽动下干出来的。为了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进一步落实党在各个方面的政策,澄清他们在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对于认真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彻底平反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集中力量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打算就阶级的产生、划分的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来批判他们所散布的反动谬论。  相似文献   

5.
哲学史上两军对战表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是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我们党和“四人帮”之间的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次生死大搏斗。这场斗争反映到哲学领域中,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哲学的斗争。“四人帮”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就是把资产阶级实用主义作为理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物质利益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的历史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假马克思主义骗子陈伯达在一九五八年大肆宣扬取消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大搞一平二调,剥夺农民,践踏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而“四人帮”却借批刘少奇路线,以极左的面貌出现,用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混乱。他们掀起了一股批“物质利益”的黑风,谁讲物质利益就是修正主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许多同志至今还不能自觉地、理直气壮地贯彻党的关于按劳分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及其它一系列经济政策,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维护广大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这些情况表明需要把在物质利益问题上被“四人帮”搞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再颠倒过来,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批判马赫主义的论战性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坚持哲学党性原则,对哲学上的中间路线作了成功的剖析。然而,对列宁这方面的思想人们至今认识不一。有些人强调哲学党性原则,否定哲学中间路线的客观存在;另一些人强调哲学中间路线,对哲学党性原则产生怀疑。本文认为,准确地把握列宁对哲学上中间路线的分析,是科学地坚持哲学党性原则的重要内容,并且,对于认识和剖析近、现代的各种哲学流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但他们所提出和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或叫极左路线却在很长的时间内欺骗了许多人,至今流毒远未肃清。为了使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不再在我国重演,不能再次危害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不仅要继续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要揭露和批判它们的哲学基础,这样才能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流毒和影响。这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有的哲学著作在解释哲学的党性时,说它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在通常人们的议论中,也有类似说法。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这是混淆了哲学上的党性和政治上党性的界限。事实上,这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第一,哲学上的党性比政治上的党性产生时间悠久得多,而存在时间也长远得多。众所周知,政治上的党性,或我们通常所说的党性,它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这个论断表明,政治上的党性是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而产生的。不仅如此,它还是随着政党的产  相似文献   

10.
一、哲学的党性党性,就其本意而言,是一个政治术语,指的是政治上的派别性.哲学上借用、引进这一概念,以说明哲学的派别性.任何哲学流派或体系,不是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或基本路线,就是属于唯心主义派别或基本路线.那些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的折衷主义哲学,究其最终归宿,也难以逃脱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或基本路线.这就是哲学党  相似文献   

11.
阶级斗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阶级斗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后来,由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发生了工作指导的差误,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发展到极端,搞了一条极左路线,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混乱,导致了严重的恶果。这个教训极其深刻。在当前  相似文献   

12.
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拉大旗作虎皮”推行极左路线,几乎把我们的党和国家推向毁灭的道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从组织上对他们进行了清查,从思想、理论、路线上对他们进行了批判。当人们在经过了一场大的浩劫,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之后,不能不去思考过去不敢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象我们这样一个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长期锻炼的、既有反“左”又有反右经验的伟大的党,在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1974,(3)
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现在学习儒法斗争史,不是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而是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教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用以指导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使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总结历史上儒法斗争的经验,我们初步地体会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儒法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儒法斗争是在当时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影响下展开的。法家反对儒家的斗争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他们的反孔、反儒比起法家来要坚决得多,激烈得多,彻底得多,他们用革命的暴力戳穿了  相似文献   

14.
列宁说:“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尽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存在着互相吸取对方某些思想资料和个别观点的情况,但是在思想体系上,二者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其战斗性,和唯心主义作不调和的斗争。哲学党性与政治党性总的说来是一致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社会中对立的阶级、集团的倾向和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备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括具体科学的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制约和影响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惧怕心理。由于党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些扭曲变形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文革把一些纯属思想斗争范畴的问题扩大为阶级斗争问题。搞“你死我活”。致使党内不少同志心理上不同程度地留下一些难以驱散的阴影,“谈虎色变”。对积极的思想斗争心有余悸,产生一种感情上的厌倦、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喊得最响的口号之一是“阶级斗争”。只要是搞“阶级斗争”,工厂可以停工,学校可以停课,粮食“颗粒无收也不要紧”,“几十万人武斗也可以”,死几个人也“无啥关系”。他们责骂一切搞生产建设和科技文教等业务的同志是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是走“白专道路”。他们给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贴上“阶级斗争”的标签,“左”得出奇,“革命”得要死。阶级斗争真是“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家底可以斗光,八亿人民可以同归于尽,也要斗!斗!斗!其为祸之烈,其危害之大,胜过一场大战的破坏,胜过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损失,全国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都有切身的感受,毋须赘述。人们都知道,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实质是极右,为什么它的路线的表现形式、它的手法又是极“左”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作一番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认为,在本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和玻尔(1885——1962)之间关于量子力学解释问题的争论,是纯科学性质的争论,往往忽视,甚至否定它的哲学内容。过去,在“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也有人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把他们之间的争论斥之为“唯心论的经验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在互相攻讦”(《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3期),把现代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和它的哲学概括,完全对立起来。因此,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这场科学论战的历史经验,探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同哲学的关系,为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应当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仅就爱因斯坦和玻尔三次论战的科学内容,探讨他们的哲学倾向,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在《重述列宁》一书中,齐泽克对于列宁理论的认识存在误区,其所谓列宁的反映论与哲学党性原则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在列宁那里,哲学党性原则就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斗争,列宁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路线;列宁的反映论也是坚持物质本原,思维只具有第二性的地位。可见,列宁的反映论与哲学党性原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叶剑英同志在“讲话”中对我国现实社会作了科学分析之后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建国三十年革命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国现实社会的充分肯定。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长期以来,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罪恶目的,竭力混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质的区别。他们肆意扩大阶级斗争,推行一条极左路线,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疯狂破坏和干扰,致使崇高的社会主义事业蒙受空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全面地总结了哲学斗争的历史经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并对这一论断的基本内容作了规定,从而为人们科学地理解纷繁复杂的哲学学说及哲学发展过程提出了一条基本线索。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斗争中,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总结了哲学斗争的新鲜经验,用哲学上的“两条认识路线”概括了思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