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是每个大学生迟早要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尚浅,造成了一些大学生走入爱情的误区,如只重过程、忽视结果;用爱情表现身价、用物质衡量爱情等。要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通力协作。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理智对待失恋,增强责任意识。为此,还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2.
爱情道德观是爱情观的基本要素。我国大学生对爱情道德以及处理爱情道德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的认识,既明确又模糊,道德情感呈现多极,道德意志表现脆弱,正是大学生们爱情道德心理矛盾冲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情感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提高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其中包括科学认识爱情,正确对待爱情挫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婚恋需求基础上,在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开展高校婚恋教育,从性教育、爱情类型教育、家庭关系教育、婚恋性别教育、提高亲密关系能力教育、婚恋责任教育、婚恋人格教育等方面丰富教育内容,体现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生理心理层面教育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个体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转型期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大学生爱情观的时代特征以及大学生当前爱情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使大学生端正爱情观,高校可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爱情心理教育、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和加强爱情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理解爱的真谛、端正爱的态度、培养爱的能力、正视爱的挫折、注重爱的道德,最终形成正确、健康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爱情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处于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信息环境中,交际氛围宽 松、自由,恋爱具有浪漫性、易逝性、多元性等特点。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对爱情真谛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的爱情道德中纯洁、忠诚等品质的形成。高校德育应以变应变,构筑网上思想工作的 新平台,以培养爱情道德主体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性爱观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观念调查问卷》 ,对分层抽样的 385名二、三年级大学生进行纸笔问卷调查 ,以了解大学生的性爱观。结果发现 :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他们相信真正爱情的存在 ,并且积极主动去追求 ;性观念有多元化倾向 ,且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对待恋爱中的性行为更加宽容。根据调查结果 ,提出大学生性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问卷对300名大学生就爱情非理性信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爱情非理性信念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消极评价"、"不合理期望"、"追求完美"、"错误动机"、"歪曲认知"、"绝对化自我要求"。并且,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生源地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爱情非理性信念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婚恋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学生婚恋心理 ,对 5 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问 ,得出 :①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视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 ;②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在谈恋爱后感情比较投入、真挚 ;③大学生在婚恋的道德认识上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婚恋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对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因素,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需要格外加强。新时期的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重在引导女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同居与爱情、就业与婚姻等关系,同时还要确立正确的婚恋教育目标和掌握相应的婚恋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伤逝》这部小说中鲁迅先生爱情观的分析,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指引方向。《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通过对《伤逝》这部小说的分析,认为鲁迅的爱情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个性解放是爱情成长的思想基础;社会解放是爱情成长的社会基础;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们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婚姻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爱情婚姻教育的内容包括恋爱观教育、婚姻家庭观教育及现代性别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切实加强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恋爱观及对待爱情的态度,有着与过去乃至八九十年代青年不同的显著特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特点, 论述了大学生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普遍性、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恋爱观存在爱情至上、男主女从、容貌第一、功利至上等消极因素.提出了进行恋爱观教育引导的原则即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层次性,从而把大学生谈恋爱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学生的恋爱原因,探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疏导大学生感情困惑的对策,以引导学生端正学业、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让·雅克·卢梭是享有世界盛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在其《忏悔录》中,他描绘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蕴含着他的爱情观。因此,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的剖析,挖掘其爱情观,借鉴其精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理性认识的自觉,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责任和宽容意识、道德和选择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逐步形成,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针对在校大学生恋爱所出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既无需回避,又要根据其产生发展的不同原因,进行积极地帮助和教育、引导,使之在正确认识爱情真谛的前提下,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努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实现从“本我”向“超我”的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恋爱领域也不例外.网络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易引发大学生爱情价值取向的紊乱,易导致大学生恋爱道德意识的淡化,易引发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蔓延,易导致大学生情感心理危机.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对爱情关系的认知发展来探讨以爱情教育的通识化为目标的课程建设。目前在台湾地区的各大学校园中,与爱情关系相关的成长出现“活动”较多与“课程”较少的情形,现有开设的课程多半是以性别教育为主。根据爱情关系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本研究以143位台湾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爱情”的定义进行开放性描述,经内容分析后,将资料进行分类归为“理性论”、“感性论”、“单向论”、“互惠论”、“主动论”、“被动论”及“比喻论”七类论述;其中以互惠(reciprocity)论述爱情占最多(43%),其次是“比喻论”(15%)。至于男女对爱情的定义主述内涵方面,在理性或感性的认知上,男生以理性论述较多,女生则是以感性论述较多;以比喻的论述来形容爱情的部分则是以女生居多。最后,基于爱情定义之认知及大学阶段爱情的发展历程,本文从爱情教育的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及教材三方面提出爱情教育通识化的建议方向。    相似文献   

19.
爱情,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只要有人类活动和交往的需要,爱情之花就会盛开。如今,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挡不住的风景线充斥人们的视野。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评价不一,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称它为学校教育管理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主张一棍子打死;有人认为它包含了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恋爱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6.77%的学生认为爱情与学业同等重要,53.23%的学生认为爱情与友情并重,35.16%已恋爱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希望继续保持恋爱关系,1/4的学生认为结婚是爱情的必然结果,83.55%学生的选择观呈现多元化倾向;择偶标准居前五位的是性格、人品、健康、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收入。用生态文明观的原理与方法指导体育专业大学生恋爱,可以端正学生的恋爱动机,选择健康的恋爱生活方式,妥善处理好恋爱与其他活动的关系,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