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化与归化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考察译文在源语文化、源语语文规范与目的语文化、目的语语文规范的翻译取向 ,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崭新视角。本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 ,分析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把握汉语四字结构运用的度 ,提出在语言层面上四字结构归化的度可稍大一些 ,在文化层面上四字结构异化的度稍大一些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2.
翻译规范理论肇始于利维和霍姆斯,发展于图里,集大成于切斯特曼。该理论以文化模因为切入点,涉及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覆盖翻译过程的所有阶段,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有重大意义。借助翻译规范,可以窥探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背后的文化因素。该译本承载目的语文化的主流规范因子,使得本身加载的时代文化模因更加深刻。译本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和细节处都是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但传递的信息却是中华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刘殿爵的翻译给人们的启示是,翻译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种种期待,文化内容的移植需要引发目的语读者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数公示语译文是译者的异化翻译,没有考虑英语语言习惯。采取合理的策略翻译公示语,使公示语接近国际通用惯例,是规范公示语翻译的重要途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我国公示语翻译中都有所运用,但是由于公示语的特点和作用,在翻译时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对有利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习惯的公示语可以适当采取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汉英公示语的普及,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公示语是应用性很强的感召类文本,具有提示、警告、警示、劝导、感染等功能.公示语的翻译重在语用功能对等以及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本文基于语用翻译理论,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现象,指出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信息累赘、文化误译、对原文语用意图的曲解以及用词中式思维等问题.译者应在语用等效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来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目的语语言任何一个层面上,它包括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之所以能够对目的语语言作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源发语同样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翻译中的语境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目的语语言阐释源语文化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在顺应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使自己的翻译行为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与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只有这样,他的译文选择才能确保不同文化之间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要从美学和语言学角度研究,而且还要从描写性角度研究。描写性翻译研究强调"翻译规范",即在目的语文化里制约译者取舍的标准或约束力,其主要包括首要准则、初步准则和操作准则。它将翻译研究放入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使多种译文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公示语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绍兴作为"名士之乡",众多的名人故居成为了本地的旅游与文化特色。然而在故居公示语的翻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差。文章以绍兴名人故居的公示语为例,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对公示语的翻译误差与策略作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规范绍兴公示语的同时,更好地推广绍兴文化,突显出绍兴应有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论英汉习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翻译观理论,根据英汉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从文化层次上采用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来探讨英汉习语翻译。强调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和源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使目的语和源语的受众反应一致,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9.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存在很多问题,但功能翻译理论为避免公示语错误译文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入手,旨在规范齐齐哈尔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进一步提升齐齐哈尔市的对外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基迪恩·图里关于规范的见解尤为独树一帜。他提出了翻译模式中的规范概念,分别是原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同时,译者从翻译之前到翻译活动结束主要受到原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的制约,这两种规则如同线的两端,而译者的使命则是在两端间动态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规则,这犹如在寻找一段距离中的黄金分割点,即最佳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流行,其系列小说的翻译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结合勒菲弗尔和图里的翻译理论观点,从文化视角出发,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中译本进行描述性研究,可以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文译本翻译直接程度较大,倾向源语规范;台湾皇冠出版社中文译本翻译直接程度较小,倾向目的语规范。这种差异符合不同的社会文化意识,也符合不同赞助人的利益和不同译者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翻译涉及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源语言与目的语、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这本身就是一种间性活动。因此将间性理论引入跨文化翻译,有助于化解翻译中的跨文化冲突。林语堂是成功进行跨文化翻译的典型代表,他有着致力于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间性思维,在翻译中立足于归化与异化之间,使其各自发挥效用,既保持源语文化的韵味,又充分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需要,以"间"的态度对待其翻译的作品,为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联想效应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迥异。如何使源语传达的文化与联想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是翻译工作者的重大难题。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图里受埃文.佐哈尔及多元系统理论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翻译观点。在他的翻译理论中,关于翻译和规范的关系的见解更是独树一帜。图里提出了翻译模式中的规范概念,分别是原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译者从翻译之前到翻译活动结束主要受到原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的制约,这两种规则如同线的两端,而译者的使命则是在两端间动态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规则。探讨译者在规范的影响下的使命将会让翻译理论同翻译实践更好地结合,有助于二者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语言、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影响其英译的文化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因素、社会发展因素,这些因素常常造成其翻译和理解的困难.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原文读者的反应和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联系在一起,以目的语文本为重点,以目的语读者和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在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实践中协调运用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翻译策略,将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同时又准确完整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基迪恩·图里关于规范的见解尤为独树一帜。他提出了翻译模式中的规范概念,分别是原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同时,译者从翻译之前到翻译活动结束主要受到原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的制约,这两种规则如同线的两端,而译者的使命则是在两端间动态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规则,这犹如在寻找一段距离中的黄金分割点,即最佳点。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命题,在国际社会进行交流时,环保宣传语的翻译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究其根源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脱离文化语境的翻译使得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因而从文化介入角度,就审美文化、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来研究环保宣传语的翻译,不仅能够进一步规范国内环保宣传语的翻译,而且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在环保事务上更好...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学者Venutti在讨论归化异化问题时极力主张异化策略,然而他的策略是以采用不流畅、不透明的言语风格,刻意保留语言的文化色彩为前提的,这种翻译势必会破坏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和文化规范。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在这种策略指导下的翻译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思想交流与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除了具有对文字的意义进行转换的功能之外,还承担着移植和阐释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比中外翻译名家的诗歌翻译案例来讨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把握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尺度。异化翻译从文化和语言的层面尽其可能地向目的语文本再现了源语文本的异质因素,从而忠实反映了源语文本的内容。但是,由于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要确保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异化翻译也需要注意尺度,不能使"异化"超出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适应译语文化,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而影视字幕翻译就是在时空的双重限制下,最大限度地向目的语观众传达准确有效的影视相关信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切入点,以国产影片的中文对白及英文字幕为语料,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功能分析,提出了多视角翻译策略,使字幕翻译在时空双重限制的前提下,更忠实地传达原片信息,满足目的语观众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