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冲突样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结构性根源是在市场规则形成过程中的种种不公正和利益矛盾的积累以及目前在资源分配领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没能有效容纳社会转型中分化出的各种阶层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这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从根源上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序的化解.要从根本上消解"无直接利益冲突"隐患,就需要在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封锁>以车厢内外的世界隐喻了社会和人生,借此表明:战乱的封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人们对自己思想的封锁.正是后一种封锁,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人成了永远的孤独者.同时它还揭示了人性弱点:人们渴望背叛既定生存状态、既定社会角色,行动起来却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由此,她用一个非常态的封锁空间展现了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常态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也是人对自我的囚禁.张爱玲要表现的,正是那面向丰富的"真人"如何在现实的规范下,在"好人"的全国中逐渐风干成为"标本"这一令人深思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3.
试论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秀玲 《探求》2008,(1):17-21
城中村的改造过程,本质上就是政府、开发商和村民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应在科学分析三方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及时构建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是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4.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向文 《社科纵横》2005,20(4):75-76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决定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必然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利益冲突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对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公共选择要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困境,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公共地役权在不动产利益冲突调和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15,(6):92-97
征收是用于解决不动产财产领域公私利益冲突问题的方式,然而由于公共利益范围和标准的模糊性,导致实践中滥用征收权的行为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不动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对财产权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侵犯。因此,在反思如何完善征收制度的同时,应当在对公私利益冲突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共地役权方式,以公权主体作为公众的代表,与不动产财产权人通过协商方式,实现不动产财产为公需所用与保护财产权人利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法院发展起目标指向检验方法,在网络侵权诉讼和网络消费者合同诉讼中的管辖权确定问题上扩大了电子商务销售者地管辖权,并否定了法院仅仅以网站在法院所在地可被访问为理由而主张管辖权。而欧盟的立场相反,欧盟依据《布鲁塞尔规则》扩张了消费者地管辖权,并坚持因特网诉讼管辖权的可访问确定标准。美国与欧盟在因特网管辖权问题上产生巨大分歧的重要原因是: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大输出国而注重保护电子商务销售者的利益;欧盟成员国则总体上处于电子商务输入者地位,因此坚持以消费者利益为价值取向。这导致《关于民商事问题的管辖权及外国判决的海牙公约》的谈判进展艰难。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西部地区信息市场的弱势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提出了西部发展与完善信息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康家玮 《社科纵横》2011,26(1):40-42
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甘肃民族地区物流发展具有鲜明的当地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物流现状的剖析,针对本地区物流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是.由于受规划相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特色、人才资源匮乏、政策高地优势减弱以及体制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受阻.应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管理体制等,突破开发区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开发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兵  陈旭堂 《浙江学刊》2015,(2):215-219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拉大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就发展本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可以说是所有欠发达地区碰到的共同问题,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中国一直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并在制度和政策上都给予这些地区极大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幸民族文化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特色资源。然而,要想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和赶超两大发展任务,仅仅依靠特色文化旅游业显然是不够的,发展路径的探索仍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债市场的融资功能,金融功能和宏观经济调控功能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扩大国债市场规模,建立国债发行战略,培育和吸引机构投资者,统一国债市场体系,规范央行融资行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风险和成本最小化及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债管理的主要目标。文章论述了国债二级市场在现实国债管理目标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促进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是实现国债管理目标的关键。并且,文章分析了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在流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强流动性管理为目标的促进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研究和分析了一起新类型的农民上访事件.对于大多数参与此次上访的村民来说,其利益并未因修路受到损害,但他们仍具有一定的利益诉求,他们参与上访行动不具有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在发泄情绪.笔者提出了"半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来分析此类农民上访行动,这是一种主动地诉求利益、而被动地表达的行动."半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既表明了农民权利意识的高涨,开始向政府亮出自己的身份,主动追逐自己的利益,又暴露出政府部门的不足、体制性的迟钝.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汶川灾后社区重建的现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和研究资料,提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取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本身的特性。地区发展模式是在充分整合地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置于地区发展模式视域下,笔者尝试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服务框架。文章最后指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拓展的契机,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汶川灾后社区重建的现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和研究资料,提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取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本身的特性。地区发展模式是在充分整合地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置于地区发展模式视域下,笔者尝试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服务框架。文章最后指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拓展的契机,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改革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在推动我国地区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市场化进程可能对创新活动产生正面作用,也可能对创新活动产生不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场化进程能够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扭曲程度是市场化进程影响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第三,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为推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第一,推动资本要素市场改革,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第二,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持续加强创新激励。第三,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构建公平竞争制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熔 《社科纵横》2006,21(5):28-29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将发达地区的部分收入向中西部转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差异扩大的速度。但是,要根本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问题,单靠中央政府的外部力量是不够的,西部地区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更新观念,从理论上认识并解决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甘肃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社科纵横》2003,18(2):20-21
甘肃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要以市场定位、市场分类开发、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为主 ,树立市场理念 ,利用创新动力推进销售渠道建设、区域合作及实现旅游业全方位营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忠云 《社科纵横》2005,20(4):10-11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等因素,各方面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李有发 《社会工作》2009,(10):55-57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工作的需求大量增加并且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日益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社会组织发育缓慢,社会工作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于区域特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理念,整合社会工作资源,逐步拓展社会工作介入的领域,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