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向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1):35-38
每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化,语言受化的影响和制约。德语教学必须改变把语言与化截然分开的传统教学法,采用交际法教学是提高跨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国琴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5-117
加强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学术界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全球化发展和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信息的使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就必须培养优秀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课外活动、优化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跨文化交际教学与阅读课的理论关系入手,探讨在基础阶段德语阅读课上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具体研究如何在德语阅读课堂上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继红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80-83
分析理解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理论 ,将之融汇于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应用中 ,改变传统德语教学重知识轻技能的严重缺陷 ,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导入 ,了解异国文化中异国人际交往的规约性知识 ,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语言交际技能 ,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跨文化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中国目前大学德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学习者的主要特点,从教材编写、教师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以及教学媒体方面举例,探讨如何在大学德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强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语言本身一样不是一个现成的作品,而是一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又与文化相结合的行为。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势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英、德语法在句法结构、时态、语态与宾语及介词宾语用法上的差异入手,讨论了对比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董坤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5):116-119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德语学科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跨文化研究,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多层次的德语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董坤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5):116-119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语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德语学科应主动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跨文化研究,扫清中德之间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多层次的德语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内容激励理论不加辨别的跨文化应用遇到了很多问题,未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理想效果.文章在前人对不同文化环境下人群需要差异性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内容激励理论文化不适应的原因,文化对人群的需要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内容激励理论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英对比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度欧罗巴语系的西方日尔曼语支,这两种语言在字母、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德语教学中采用德英对比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从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和探索,并通过多种实例分析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规律,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德语的各种语言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教学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婧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德语也不例外。因为德语与英语同属印欧语系,语音学习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英德语音的比较在德语初学阶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德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探讨英德语音比较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减少英语对德语学习干扰,促进德语学习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德语基础写作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以认知派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德语教学阶段中初级写作课的实践,对自由习作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总结这一写作形式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文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Z1)
德语口译课程是为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德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该课程应当结合口译的特点,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晓青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04-105
作为旨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门课程,跨文化交际教学不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灌输,而应该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决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永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需要正确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对照法、系统整合法、本质揭示法和追根溯源法等,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常用的和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
徐永红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对德语被动语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讨论。并着重阐述了被动态在科技德语语言中的应用。本文所列举的例句对正确使用被动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静玉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本文根据认知教学法基础理论,结合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探讨认知法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如何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创造条件,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凌县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62-64
目前商务英语的教学普遍存在着过于注重培养口语、写作和阅读等基本知识,而忽视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在商务交流中的影响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静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3-154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德语教学中存在着中德两种文化的碰撞,审慎的对待其不同之处,理解中德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是进行大学德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联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德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文化导入对德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语言教学既然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始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