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2.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张振谦 《兰州学刊》2008,(6):173-175
《太平经》与《真诰》是唐代文人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两部道经。《太平经》的复文神符的组合方式影响了李贺、李商隐爱情诗语汇的重词复言。道符字体由隶书向篆体的转化是造成二李诗歌语言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真诰》的爱情题材及语汇意象是二李爱情诗创作的重要材料来源。其古奇瑰丽的语言特色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是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独具的风格分不开的。首先便是初民社会在“男女大防”上的相对开放性,这可在《周礼》等典籍中找到依据。这是产生那些健康、活泼又大胆波辣的爱情诗的土壤,是为后世同题材文学创作所无法具备的,于是造就了《诗经》爱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完美、诗歌情境美、艺术个性突出等独特风格。《诗经》对后代的巨大影响当然首推其现实主义精神和赋、比、兴艺术手法,但其中爱情诗也带给《诗经》巨大声誉,使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被人误解的诗人之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迄今仍无定论。现在试谈我们粗浅的看法如下: 李贺不是唯美主义诗人五四运动以后,甚至在不久以前,许多人仍把李贺当作唯美主义诗人看待,因此要谈论李贺,就不能不以他到底是不是唯美主义诗人为起点。我们知道,唯美主义者的信条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把美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去追  相似文献   

6.
郑守江 《北方论丛》2007,2(6):42-45
中国传统文化对闻一多爱情诗的影响和渗透是广泛而深刻的。他的爱情诗在审美意识,艺术情趣等方面,承续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变革,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风貌和异质。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毛主席特别提出李白和李贺,这是因为,年轻的诗人李贺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特殊的艺术成就。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县) 人,曾当过九品的奉礼郎,职卑位贱,一生郁郁不得志,死时才二十七岁。李贺是唐王朝宗室的后裔,是一个没落贵族,但就其实际的政治、经济地位而言,则属于中小地主一类。他生活在唐朝德宗、宪宗时代,当时  相似文献   

8.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道教艺术进行探讨,指出道教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符号象征系统。作者区分了道教艺术的自然符号与人工符号之特性和功能,考察了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在道教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及其象征蕴含。在此基础上,作者从道教艺术的审美功能上发掘了隐含于道教艺术中的人的精神,说明道教的生命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符号象征来体现的。道教艺术之所以充满生命的气息和律动,正在于关注生命之精神的作用;也正因为此,这种艺术形式才闪烁着独具魅力的美的灵光  相似文献   

9.
学界普遍将李贺诗中多描写鬼神意象的一类诗称作神鬼诗.历代研究李贺神鬼诗多从其艺术特色、诗歌内容入手.但从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角度对李贺神鬼诗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从其塑造的一系列充满幻想的神鬼形象背后,寻找到其潜在的意识动机,进而加深对这位短命诗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五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杰出诗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特色。李贺就是这样的诗人。他从屈原以来的诗歌中吸取精英,但又不肯踏常袭故,总是用自己的方式,自己新颖独具的感受,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构思,反映复杂的客观现实,寄托自己的爱憎之情。他的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多样而独特的主题,而且形象生动,语言劲挺,“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旧唐书·李贺传》),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的政治诗中固然有不少佳作,然而他的爱情诗毕竟是更为著名的。要全面研究李商隐的诗,对他的爱情诗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技巧不能不进行探索,因为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研究李商隐的爱情诗首先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由于他的诗意境迷离,加以年远事湮,资料缺少,爱情诗的对象较难明确。正如屈复所说:“……诗之文义如此,若必立所指何人何事,谁能起玉溪于九原而问之哉?”①也正因为如此,过去有一些李商隐研究者就往往  相似文献   

12.
李贺诗歌表现出一种“不使人易窥其意旨”的神秘美 ,这主要表现在梦幻性、象征性、错觉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等方面 ;构成李贺诗歌神秘美的成因主要有 :尚奇的审美意趣与创作心态 ,创作中的无意识 ,直觉化的感受事物的独特方式 ,追求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对李贺诗歌的赞赏。李贺,字长吉,公元七九○年出生在今河南宜阳县境内的昌谷,只活了二十七岁。他才华出众,可是短暂的一生,受尽迫害,困顿抑郁,处境非常凄凉。在贞元、元和时期激烈的社会阶级斗争的推动下,他用自己的笔,自己的生命和血忱,唱出了他所处的中唐时代的声音。他遗留给我们的二百四十多首诗歌,在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艺术上更是别标一帜。这些诗,想象丰富、奇特,构思新颖、精巧,语言凝炼警策,色彩浓艳,对屈原以来诗歌创作中积极浪漫主义传统,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就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淡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江淮论坛》2001,(4):87-93
针对杜牧等人对李贺诗歌“少理”的批评 ,指出李贺诗歌自有其独特的“事理”、“诗理”在 ,即有着表面上“欠理”、“反常”而实际上“合道”的所谓“悖理”现象 ,这是诗人创作上求新求变、求奇求险的反映与体现 ,是诗人审美感知时的知觉变异 ,是对艺术构思、表现的艺术变形 ,是形成其诗歌奇诡诞幻独特诗风的重要原因 ,具有一种“离形得似”、“无理而妙”的特殊而神奇的艺术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5.
浙江的道教碑刻相当富赡,现存道教碑文至少有500多通,以明清两代为主,涉及道教的渊源流派、仙境宫观、高道传略、经籍书文、教义规戒、神仙谱系、科仪方术、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本文即从现存的道教碑文入手,试对浙江道教发展史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唐杰出的年轻诗人李贺,以其诡奇怪丽的诗作,赢得了韩愈、皇甫湜等人的赞赏,后代诗论家也对其天才的诗作,十分佩服惊叹,称之为“鬼才”。李贺诗歌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除了他个人的艺术素质以及时代环境的影响以外,与他认真地学习古代的文学遗产有极大的关系,而对他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首推《楚辞》。《楚辞》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诗人,当然也哺育了李贺,使他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健康的成长。李贺曾经手不释卷地阅读《楚辞》,他在许多诗歌中都真实纪录了他酷爱《楚辞》并不时吟诵的动人情景:“《楞枷》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赠陈商》)  相似文献   

17.
李贺诗三议     
关于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遭受“四人帮”“儒法斗争”谬论的极大干扰。粉碎“四人帮”后,“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李贺《感讽》)。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毛主席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等一系列教导,掀起了一年来文学论坛学习、讨论和研究的极高热潮。个人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感到对李贺诗歌的评论,也还须拨乱反正;而其艺术上的独创精神,更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学习和借鉴的。本文拟概括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诸多诗评家都关注到了中唐诗人李贺诗歌中具有"艳"的风格特征,并构成了李贺诗歌创作中的一种主流风格。然而在众多的批评观点中褒贬赞毁各持己见,有的盛赞为天地奇彩,有的大加肯定,有的不乏贬损。本文在历代诗论中擘肌分理出各论主旨,耙梳厘清出其诗"艳"所具"侧艳"、"幽艳"、"古艳"、"怪艳"、"冷艳"等内蕴,明确"艳"之风格乃李贺风骚独领,历久不衰,成为了一种艺术典范,为后世所宗。  相似文献   

19.
论李贺诗歌“师心”的创作倾向李军作为人学的文学,是人们内在情感的表现形式,是作家心灵的外界投影。作家创作就是抒发其心灵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特殊感受和独特体验。李贺诗歌的主要特征就是写心态,可以说是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再现,带有鲜明的“师心”创作倾向。王世贞...  相似文献   

20.
汉唐西域道教美术史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高占盈 《西域研究》2008,1(1):112-114
汉唐时期中外艺术文化交往繁盛,在这种多样文化的交汇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西域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学界研究的状况来看,汉唐西域道教美术的主要类型包括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这些艺术遗存不仅是中国本土文化向西传播的见证,同时也在中国道教美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