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国际上争议了半个多世纪。苏联著名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主编《简明哲学辞典》时,断定这是“二元论”。近几年,又传来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的海外奇谈。在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理论更被视为思想界的“雷池”。但是,意志不许问津的领域,实践却早已涉足其间。“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不能不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去认真思考“两种生产”理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时起,直至恩格斯晚年,他们都把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作为一个重要原理,包括在唯物史观之内。 早在1845——1846年,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对这一问题作了概括和论证。他们指出,生命的生产,包括“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两种。自己  相似文献   

3.
南开大学张再生指出,“两种生产”是指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两种生产理论”在解释和运用中,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①“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各自遵循不同规律,而要使两者相适应是难以做到的.②“两种生产理论”脱离一定社会制度、社会生产方式而抽象地谈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不科学的.③“两种生产理论”常有明显的“人手论”倾向,易导致人口失控.笔者认为,“两种生产”的关系应这样界定:人口生产总是服从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物质生产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以生产力为中介来平衡两种生产,才能达到两种生产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对两种生产理论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我们的见解,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正确理解两种生产的基本原理 在两种生产理论问题上的歧见,往往是由于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关于两种生产的基本思想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因此,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基本思想,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的关键。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据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的行动口号“两种生产一起抓”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口增长的速度降下来,使两种生产协调地发展,以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两种生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本文对“两种生产”的真正含意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认为,长期以来人们误解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中提出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的本意,指出不能把“人类自身的生产”简单地归结为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举办的全国《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二月底在福建厦门举行。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问题是这次会议主题之一。许多同志指出,深入探讨马克思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阐明和维护马克思的科学贡献,而且对于确立科学的计划统计指标体系,合理安排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制定价格调整改革的方案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向大会提出的论文和与会同志的发言来看,这次讨论较之前一阶段的讨论,不论在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进展,不少同志提出的一些观点引起与会同志极大兴趣。现将会议讨论情况归纳为四个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岳 《理论界》2005,42(12):28-29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生产"两个尺度"的理论."两个尺度",即"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对"两个尺度"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9.
从“两种生产”理论透析“剩女”现象的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剩女”现象在国内已经被各方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窘境不可忽视。从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解读“剩女”现象以及所产生的窘境,剖析这一窘境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关系,是我们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我国从1999年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呈不断加重趋势。近年人口学界的预测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将出现短缺,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应从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力、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四个方面入手,处理好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两种生产”的思想,是马恩早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到19世纪80年代后,恩格斯又以简要的语言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然而,100多年来,“两种生产”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国内外众说纷纭,在我国,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但就“两种生产”的含义、“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以及“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存在着分歧。本文对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生产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两种生产”。(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第一版序言)既然自古以来就有两种生产,客观存在反映在古代人的头脑里,就必然产生古代关于两种生产的观点。韩非子《五蠹篇》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原著的考证,说明“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两种生产”,既不是二元论,也不是交替决定论,更不是恩格斯晚年对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两种生产”共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包含了丰富的两种生产思想。它是两种生产思想发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思想,不仅不能完整地理解两种生产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而且也不能真正把握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两种生产"理论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之上的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当今时代条件下,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突出,"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同时受到生态环境的困扰,人的环境需求严重匮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要尊重人的全面需要,扬弃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把人与人的生境有机统一起来,从"两种生产"走向"三种生产",切实把环境生产置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不仅人口质量的高低能够影响到科技的创新,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也能影响科技的发展.这一点在中西家庭人口的变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根据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分析了中西家庭人口的差异对各自社会特别是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自近代以来,由于"两种生产"不断的分离,以及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人口政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明代《永乐大典》(卷823)中提出了“空山道人”与“病妇艳装”两种诗歌美学风格,并对此进行了一些论述.这对美学风格的提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美学风格的学理思路,不同于西方以《恶之花》为代表的美学风格,它是真正能够体现儒道合流并代表中国传统美学风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两种生产”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随处都能见到,但以此为基础解决了原始社会史上的理论难题并从中作出对唯物史观的广义解释的,应首推恩格斯.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首先要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谈起.一1884年4月26日,正当恩格斯全力写作《起源》这本书的时候,他在给考茨基的一封信中说道:“这篇东西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摩尔根使我们能够树立崭新的观点,因为他通过史前史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根据.”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观点自然不可能越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界限,而是说,由于摩尔根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史实,他和马克思先前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作的表述已经显得有些狭窄,不完全适用了,必须根据新的事实加以扩充,并作出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于199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专题研讨会”,与会者就有关“民族意识”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民族意识的内涵:1、对民族的属性、交往、发展的认识;2、归属意识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民族共同体的关注;3、人们对自己民族价值存在的反映;4、民族的心理素质、感情、情绪、自尊、自卑等;5、个体民族意识、群体民族意识、跨族民族意识、阶段民族意识;6、民族成员对本族与他族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对自身民族相属性的认识结果;7、族属意识和民族生存及发展的推动或妨碍意识;8、民族对自我文化特点的认识。 二、民族意识的结构与层次:1、民族的厉性意识层、交往意识层及发展意识层;2、民族的社会心理层、自我意识层及精神层;3、成员对民族主体的认识、成员对民族主体以外的客观实在认识层、民族意识的动态认识层、民族意识的静态社会心理积淀层。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什么?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什么?这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是,一涉及到恩格斯有关两种生产的论述,人们的认识便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未能求得真正的统一。恩格斯在其晚年明确提出两种生产的思想,他写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