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正在对日本外交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引起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变化过程。就今后一小时期(大钓10~20年)而言,日本外交基本上是战后日本外交的“伴随有限交化的延长”,因此,展望冷战后外交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外交。本文阐述了战后日本外交的五个基本特征:(1)从成败国出发的外交;(2)日美基轴外交;(3)不断向美国以外的世界拓宽外交地平线;(4)经济外交;(5)日本国内的“1955年体制”下的外交。并在阐述上述特征的基础上,沿着每个特征分析了冷战结束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冷战期间,中东各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美苏在此同台竞技,这为日本中东政策的顺利实施设置了多重障碍。日本因美国的战后改造而彻底被日美同盟所捆绑,而由于美以同盟的存在、阿以冲突的愈演愈烈,日本在中东问题上间接与以色列站在一起,这种状况在1973年得到改变。此后日本中东政策困境表现为:在中东地区如何在日美同盟和美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敌国的矛盾之间保持协调;在中东地区如何在美苏冲突中保持协调。保持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保障领土安全构成了冷战期间日本中东政策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固有领土论"是东亚国家特有的政治话语,二战后最早将"固有领土论"应用于领土问题的国家是日本,其是日本官方与民间行为体在冷战环境下为实现领土主张而人为建构的一套话语体系。"固有领土"话语最早出现在战后北海道的民间领土返还运动中,指代被苏联占领的北方四岛。在冷战背景下,为了在日苏谈判中实现"四岛返还"目标,日本政府于1955年建构出一套"固有领土论",并逐渐将"固有领土"升格为日本在日苏(俄)领土问题上的官方立场和固定用语。随后,日本政府又于1962年和1970年分别将"固有领土论"强加在日韩竹岛问题和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该话语的阐释存在"自古以来"和"无主地先占+实效支配"两种逻辑,且在三个领土问题中使用"三重标准"。基于日本国会会议记录等历史资料,回溯"固有领土"一词在日本政治语境中的产生、演进、扩散过程可知,日本的"固有领土论"存在诸多破绽,近年来对日本领土政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中日关系的"固有领土论"话语对抗演变为"安全保障论"威慑,但对俄罗斯,日本竟以"不固执于领土问题"的妥协姿态恢复了作为"最终战后处理"的和平条约谈判。研究对日战后处理的历史表明,盟国对日本的定义相当于其所谓"固有本土"的四个主岛以及邻接小岛,日本领土的基本概念是主权受限于"盟国决定权",在美国的冷战政治操纵下日本才主张"固有领土"而与邻国发生岛屿争端。从赫鲁晓夫到普京一贯坚持的战后处理规范是,把日本的"北方领土"要求与冲绳问题相关联,日俄关系得以回归缔结和约的国际法进程。如果缔约导致"冲绳返还"取得俄罗斯谅解,"钓鱼岛问题"可能被美俄日复合条约机制所定义而迷失于脱离战后处理外交的歧路。  相似文献   

5.
岸田政府出于提高日美欧合作水平、扩大价值观外交影响力、维护政权稳定性等方面考量,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积极追随美国,采取以对俄全方位制裁为重点、以日美欧多方联动为依托、以多元化援助乌克兰为补充的对俄制裁政策。日本对俄制裁政策既对俄罗斯造成沉重打击,也对日本国家建设产生多重影响,使日美欧合作水平得到深化,影响了国际秩序的发展方向。但日本对俄制裁政策也存在能力与意愿不足、日俄经贸结构不对称等限制性条件,面临动力不足的挑战。从根本上看,日本对俄制裁政策的持续实则是为了摆脱战后体制束缚、打破日俄领土争端僵局、构建制衡中国的联盟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美英反法西斯盟国在《开罗宣言》中对处置日本海外领地进行了原则规定,盟国的立场和态度充分体现在"三个所有"的规定上。处置日本海外领土中,琉球群岛的地位和定性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战后处置日本本土问题。西方国家对琉球群岛的立场是清晰的,即琉球群岛不是日本固有领土。《波茨坦公告》是《开罗宣言》处置日本的原则规定的逻辑发展,其对战后日本领土主权作出明确规定,即战后日本领土主权仅限于其本土四岛及盟国决定的临近小岛礁。将日本所有武装力量及附属民事机构从北纬30°线以南地区驱逐出去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文件的实施要求,也是日本战败的必然,由此北纬30°线成为战后中日海上岛屿领土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安全保障与战后日本政党政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全保障是战后日本政党政治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概述战后日本安全保障战略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试图对安全保障在日本政党政治中的定位作一初步分析,着重指出安全保障是日本政党政治的政策对立轴,日美安保体制是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战略支柱。一、战后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的演变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着如何实现媾和、重返国际社会并结束占领状态的重大课题。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独立后日本的安全保障方式与日本的媾和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吉田内阁选择了对美一边倒的“片面媾和”方式,确立了“亲美、轻武装、经济优先主义”的基本路线。1951年日美…  相似文献   

8.
勇于探索刻意创新——评杨栋梁著《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白成琦,于大光在汗牛充栋的日本经济研究著述中,杨栋梁博士最近撰写的《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兼论经济体制改革》(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引人注目。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种学方法论,紧紧...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日本对美政策目标主要有三:(1)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2)在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的同时发展多边安全对话;(3)缓解与美国的经济冲突。鉴于今后十年具有过渡时期性质,日本受客观条件制约,将只能部分达成这三大目标。这规定着:到2010年,日本在政治上仍将...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平战后以来,日本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除基础科学领域以外,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上已经追赶上美欧,在一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超过美欧。战后日本的科学技术是从什么样的水平和状态下起步的?美国的长达7年的占领...  相似文献   

11.
官主导,还是民主导?──日本经济奇迹成因两部重要论著评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张光战后日本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堪称奇迹。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特别是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兰剑 《日本研究》2008,(2):45-48
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临崩溃,整个社会处于破败不堪的境地。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实现复兴,并在60年代末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日本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吉田茂对战后日本经济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本文试图以对吉田的经济改革政策的论述为切入点,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作一概括性的阐释,旨在探讨吉田路线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安全战略的演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日本形成了以日美安全体制为主、以自主防卫为辅的安全战略。本文拟就日本安全战略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调整趋势进行总体概观。一、战后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一)以依赖日美安全体制为主二战结束时,战胜国阵营在远东面临的首要课题,是如何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分析与借鉴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张倩怡全相哲一、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战后初期日本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但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主要是因为战后的日本,逐渐从一个经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开放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战后新文学界的旗手”、战后一代派的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下简称大江),其主要理由是: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的大江,开拓出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地价高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孙执中侯王君然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战后日本经济也经历了两次较长期的经济萧条:一是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即1973~1979年,经济出现滞胀,其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6%,①略低于美欧...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并非南海域内国家,但曾有对南海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伴随对印度支那的扩张,日本逐渐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于1938年将南沙群岛命名为"新南群岛",编入日据台湾领土,(1)此后占据南海诸岛直至"二战"战败投降。战后日本对南海政策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战败至1970年代末的"出局旁观期",二是70年代末至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18.
论及日本在近代的领土扩张时,国内学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通过武力对领土的强取豪夺上。然而,标榜"文明开化"的日本为扩张自身领土手段频出,除了诉诸武力外,还通过外交谈判来满足其领土野心,小笠原群岛正是日本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的领土。无论是幕末至明治初期,日本通过与英、美谈判确立了在小笠原群岛上的主权,还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通过对美谈判实现了小笠原群岛的"复归",日本都是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了疆域的扩张。深入探讨日本外交中的小笠原问题,将有助于对日本近代以领土扩张为目的外交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倾听作家最后的诉说──大冈文学对话录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尚侠,徐冰著名作家大冈升平(1909~1988)是日本第二战后派文学的旗手之一,评论界又将他与三岛由纪夫和井上靖一起,并称为日本现代文坛的三杰。1987年3月8日至1988年6月15日,我们有...  相似文献   

20.
基础结构投资分配是基础结构投资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战后日本怎样分配基础结构投资资金对了解日本基础结构投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日本基础结构投资分配理论和政策的性质战后日本的基础结构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实现的。所以日本基础结构投资资金的分配,从理论上讲不过是日本垄断资本通过财政预算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基础结构投资分配理论和政策,从总体上说是包容在其财政理论和政策之中的。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指出,战后日本财政在1979年以前一直实行凯恩斯的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这说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投资分配政策也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