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批判目光审视历史的范例——艺术史家E.H.贡布里希荣获法兰克福歌德奖〔德〕D.巴尔-褒根叙茨朱光译王滨滨校法兰克福歌德奖的获得者,首次是一个艺术史家。维也纳人恩斯特·H.贡布里希在法兰克福的保罗大教堂得到50000马克奖金的嘉奖——前一天是诗人(指...  相似文献   

2.
今天,在日耳曼语言文学中,谈论歌德的斯宾诺莎主义实属一桩冒险的尝试。因为自鲁·克·齐默尔曼的研究以来,歌德研究中普遍流行着一种基本理解,认为对歌德世界观产生巨大而持久影响的,乃是折衷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的宇宙起源学说,以及他青年时代从炼金术和犹太教神秘教义中所获知的流出说,至于斯宾诺莎和其他思想家则几乎不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歌德在自然研究中使用了那些炼金术犹太教神秘教义的术语,因而他的文学作品近来也常常被归诸于这一解释模式。当今的歌德研究——不仅秉承着歌德本人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淹没在浩…  相似文献   

3.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归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了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国家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般批判,却较少地去研究他们这种批判得以发生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性的逻辑演进线索。我以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深层理论逻辑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卢卡奇经济“物化”理论到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心灵的“支配”理论的重要递升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认识转变,而是他们关…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教授访华并发表演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共同邀请 ,于 2 0 0 1年 4月 1 5~ 2 9日到中国访问 ,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等地作学术讲演。哈贝马斯教授于 4月 1 7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论人权的文化间性”的讲演。在正式讲演之前 ,哈贝马斯教授首先表达了他此行对中国的印象。他认为 ,中国在文化上一直都是世界大国 ,中国的文化对欧洲来说一直都是伟大的文化。他深感自己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陈振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而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方面。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理论出发,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否定的辩证法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法兰克福学派在规定辨证法的基本性质时否定辩证法的本体论性质,否定辩证法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认为辩证法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真正的辩证法只能是历史辩证法,是与人类史前史相联系的历史方法。本文对上述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评论,在关于辩证法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控制自然还是控制人?─—评莱斯著《自然的控制》潘天群威廉·莱斯(WillianLeiss)作为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马尔库塞的弟子,承接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主题,即研究和批判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的侵犯。他在其所著《自然的控制》中认为,西方社会是基本于...  相似文献   

8.
茨阿波夫教授简历陈黎编写沃尔夫冈·茨阿波夫(WolfgangZapf),男,德国人,1937年出生于德国中西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57年至1961年在法兰克福、汉堡和科伦上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主要学习方向是市场研究和工业社会学。1961年他从法...  相似文献   

9.
正业界闻名的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展是光影的盛宴,是众多行业内人士和对家居、灯具感兴趣的人士的视觉狂欢。图为正在棕榈园举行的法兰克福声光影艺术秀,该活动将持续至1月20日。这是2018年12月1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棕榈园拍摄的部分声光影艺术喷泉和声光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与德国社会学的发展丁智勇德国社会学协会于1909年建立。次年10月在法兰克福召开了首届德国社会学研讨会。新协会的代表大会在当时的商业和社会科学研究院,即现在的法兰克福大学主楼内举行。德国社会学协会首先制订了第一部章程和明确了《纯科学著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11.
在批判理论的道路上——关于德国著名学者彼得·比格尔周宪在当代德国思想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仍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派别。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塞这些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者的思想,不断被后人重新解释、批判和反思;而哈贝马斯作为第二...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语文科学》1990年第2期报道,国际歌德学会于1989年5月在魏玛举行了两年一次的全体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歌德作品中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来自20多个国家1300多名学者与会。国际歌德学会主席K.-X.汉致开会词。  相似文献   

13.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意指理论不像生活那样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但是,歌德没能看到有一种理论像生活之树那样常青,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久盛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它紧密联系实际,始终追随并指导着实践发展,因而是发展的科学。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这是由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所决定的。任何理论,不论正确的或错误的、真实的或虚幻的,都是对社会实践生活的一…  相似文献   

14.
凯尔纳这本雄心勃勃、对读者颇有启发的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理论”的概貌,而且实现了作者最初确定的目标——既对批判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又在全书中运用这种批判理论。这样做显然有相当的难度,其部分原因在于批判理论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凯尔纳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并没有一直留在法兰克福这种有些牵强的理由而避免使用这一名词)的各个思想家共同创立的,而这些在理论上各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间又常常争论不休。作者对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弗洛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论述较多,而对洛文塔尔、波洛克、诺伊曼以及在法兰克福学派中不占重要地位的W.本亚明的论述则较为简略,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一论题范围广大、内容庞杂,另一方面是由于凯尔纳面临着历史语境不断变化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5.
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当代西德哲学家和社会学家,1929年6月18日出生在德国的杜塞多夫.他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属该派第二代),是一位多产的著作家.虽然从表面上看,哈贝马斯不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培养出来的,但是,当他初露头角时,就表明了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信徒.他在1957年发表了《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1919—1920年,郭沫若译介《浮士德》《三叶集》的通信与《女神》创作爆发的内在关联说明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并不晚于惠特曼。郭沫若此时主要接受的是青年歌德形象,吸纳的泛神论起初表现为倚重个人主情的写诗策略,创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以剧曲诗歌为中心,郭沫若早期诗作显见《浮士德》混沌晦暗的宇宙和孤舟浮游的图景,塑造开辟天地、歌颂光明主题的同时反照了挣扎彷徨的内心场域,成为现代新诗史上独特的审美维度。对歌德理智一面的深入认知后,郭沫若将新斯宾诺莎主义的知识体系融入儒道传统思想,创造性地以歌德的行动主义观阐释个人、集体与宇宙的同一思想,实现了宇宙诗学向社会实践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菲力普·冯贝特曼曾是法兰克福银行大厦的房主,他赞成改良的资本主义.埃尔内尼斯·曼德尔是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现在布鲁塞尔任教,他主张人道的社会主义.1986年9月中旬,他们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了一场公开的辩论.原文载左翼报纸《做什么》,本文根据9月17日《法兰克福评论》报摘译.  相似文献   

18.
完蛋就完蛋     
我是一个上进的青年男子,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教领导,对自己的人生颇有规划,也注意在当下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在感情上,不冲动,对性与欲充满了理性,不违背原则换句话说.我几乎是个十全十美的人,这不是我自己放臭屁,而是周边的人对我的评价你知道,得到这个评价多么难.尤其我是不太请人吃饭的。但是今天早上电梯里的一件事,有可能毁了我。上班的高峰期,电梯里挤满了人.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平时我不是喜欢的女同事,如此之挤,以致于我像是紧紧抱住了她,中间没一丝缝隙,情侣一般。让我羞于启齿的是,我忽然有了性的生理反应.我快吓死了,一直想控制,让它的反应消退,可是,它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她虽然没有喊,但是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在她心中的形象肯定完蛋了,她再告诉她的朋友,所有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情的,我的一切都完蛋了,尤其是骚扰一个大家都认为丑的女同事。我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挽回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百年志济南市社会科学院李家振距今整整100年前,爆发了改变远东国际关系格局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及其走向的必然逻辑,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沉思。德国诗人歌德说得好:“哲学是成熟的理性。”100年后的今天,对甲午战争及其走向的必然逻辑,冷静的进行一番...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文学方面第一感兴趣的是英国文学,第二是俄国文学,其后是德国文学。1884年歌德的《列那狐》由翻译家井上勤翻译过来,书名曰《德国怪狐的审判》,童话作家严谷小波通晓德语,向日本介绍过德国童话。森鸥外留德归来,开始大量评介德国文学。霍夫曼、莱辛、克莱斯特等作家的作品被鸥外译进国门。森鸥外与“新声社”同仁出版的译诗集《于母影》收入的歌德诗歌,刺激了日本年轻诗人们的内心生活。1893年1月,《文学界》创刊,聚集了一些崇拜鸥外的青年作家,他们都受到歌德的影响。尤其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对日本青年作家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