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双向互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使跨文化间的口头交际显得尤为困难。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现象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言语交际的不畅,已不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它与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作为第二门语言的学习者,除了重视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更多地学习如何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尤其是跨文化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是在高语境与低语境间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以戏剧教学为突破口寻求戏剧教学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契合点,使这一目标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3.
任龙顺 《中文信息》2013,(10):69-69
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和沟通是每个公民具有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成为很多小学教师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肖娴 《南方论刊》2007,(2):106-107
PETS口试注重对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其内容的真实性,过程的互动性和量分的综合性的特点反映了真实交际语境下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PETS口试对口语教学环节设计,交际策略培养和教学评估的反拨作用体现了PETS口语测试体系在口语教学中的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浅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以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的培养为中心;其二,这种培养模式应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其三,它并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他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跨越和超越两个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加强对比、扩大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加快文化适应的速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倪海燕 《云梦学刊》2001,22(2):99-101
现代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信息,并指导学生运用于口语实践,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文化冲突,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7.
高校英语专业口语交际课的课程目标是语用能力的发展。"内容依托(CBI)"教学理念抓住了语用学知识体系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将口语技能课程和语用学理论知识课程进行融合,构建了依托语用学理论知识培养学习者英语口语语用能力的"语言与语用"课程,为口语交际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也为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处理好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语言的得体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际最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从“敢说”到“乐说”,再到“会说”,逐步提高其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实现语言知识向言语技能的转化。居于四项言语技能——听、说、读、写之首的听力技能,以其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复杂性、信息接收的被动性、听力微技能的多样性而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想提高学生外语的实际应用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信息差”来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减少语用失误等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advent of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raised new issu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is emphasized in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test that could reflect a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need to be constructed. Communicative testing is such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approach.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cative testing,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ral proficiency tests, so as to demonstrate how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testing is built into practical tests.  相似文献   

13.
郭岳文 《云梦学刊》2004,25(6):114-115
语篇能力就是语言知识、信息认知和交际能力的综合。将语篇能力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可以此突出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试论PPC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进的语言理论和教育理论为依据,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法的精华,我们综合创造了PPC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传统,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即翻译能力。如何培养涉及翻译教学的方法、外语教育理念以及翻译教学的原则等方面的内容,翻译教学应当始终遵循交际原则、文化原则、系统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其中交际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功能教学法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它们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报刊语言中长句多,留学生读起来吃力。长句不讲不明白,也可能越讲越糊涂。制订化长句繁难为简易的教学方略,采取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措施,坚持循环往复、加强重现螺旋式提高的原则,可以提高留学生阅读速度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学习。英语课堂具有诸多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潜在功能。教师对这些功能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其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因此,基于充分认识语言课堂功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