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百姓们常说“药食同源”。这说明药物与食物有相通之处,就人们一日三餐所吃的主食——粮食来看,同样也是“药”。用于治病,既简便易行,又经济实用;且不用担心这些“药”会带来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沙莎 《家庭科技》2016,(4):30-31
正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食物既是美味的食材,也是功效强大的药材,最为典型的就是山药了。本文介绍的并不是山药,但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材——猪皮。大家知道猪皮的营养价值吗?如何制作猪皮药膳呢?猪皮的营养价值猪皮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在遇到高温的时候会转换成明胶,明胶能结合许多水,增强细胞代谢。猪皮所含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约占85%,其次为弹性蛋白。  相似文献   

3.
正适当进补能够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不过进补有讲究,如果进补不当,会影响进补效果,有时不仅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损害身体健康。以药代食不可取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许多食物是很好的滋补品,有些食物的滋补效用比药物更加好。例如,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宽胸的功效;山药有补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而且"是药三分毒",以药补代替食补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利于祛病健身。凡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加油”,而适宜吃凉寒性食物,以便热症寒治。凡体质虚寒者,忌食凉寒性食物,可进温热性食物,以温散寒。日常生活中用食物调节人体阴阳,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妙  相似文献   

5.
品尝春天     
《家庭科技》2009,(4):32-33
春天,是野菜盛产的季节.吃多了精细食物和大鱼大肉的都市人,在当令时多吃一点野菜,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野菜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园园 《家庭科技》2009,(4):33-33
玫瑰花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女性常用它泡水喝,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对月经期间的情绪不佳、脸色黯淡,甚至是痛经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恰当的食疗养生,能为来年蓄积充足的能量。药膳是药物与食物按一定的理论与原则有机组合,隐药于食,产生食养、食治的作用,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良方。中医的组方原则为"君臣佐使",亦是药膳配伍原则,不同的是,药膳需与传统食物相配伍,多数药物用量和味数较少,配伍相对简单。"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元气经过前3个季节的消耗,冬季藏精,为来年的生机勃勃奠定坚实基  相似文献   

8.
廖彦 《家庭科技》2016,(11):49-50
正很多人都听到这样的话: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有害健康,用了催熟剂的水果会让孩子提前成熟。还有很多人问:哪些蔬菜是应季的?哪些水果是反季节的?不吃它们,我们是不是就能更健康?孩子是不是就不会提前发育?按照中国"不时不食"的传统说法,食物得天地物候之气,它的性质与气候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因此,古人提倡吃应季食物。在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人们热衷于吃"初  相似文献   

9.
吃掉高血脂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日常饮食中的许多食物,其实就是很好的降血脂良药。 大豆: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三者均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尤其重要的是。大豆及其制品中还含有大豆皂苷,这种物质能有效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是丁酉年,酉属鸡;在我国农历鸡年,人们喜欢借用鸡(吉)的谐音,相互祝福吉祥如意,祈盼安康富足。但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鸡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膳食药用,民间称之为安康养生的"济世良药"。中医理论认为,鸡肉味甘、酸、咸,性平,无毒;具有温中气、益五脏、补虚损、强筋骨、活血脉等功效。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相似文献   

11.
尚尚 《家庭科技》2006,(9):33-34
中药与食物相配,既能药借食味,又能食助药性,但二者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科学的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味料三者组合而成。中药入馔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药材,还要特别注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科技》2007,(5):37-37
一年一度的高考渐行渐近,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短期内增强记忆力,提高分析解答试题的能力,保持最佳考试状态.专家指出,合理食疗胜过保健品.建议把能食用的中药和具有药性的食物结合起来,或选择某些药食兼优的食物,烹调成色香味俱佳的汤膳或羹膳,取药之性,用食之味,发挥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的协同作用,既对大脑有针对性营养补充,又能防治记忆力减退.  相似文献   

13.
神仙粥     
配方:山药30克,芡实15克,粳米60克,韭菜籽10克。 制作:1、采购河南汤阴山药,江苏或湖南的芡实,北方产的韭菜籽,共研成细末,备用;2、将粳米淘后,入锅中,加水适量,再加药末,小火煮成粥;3、空腹食之,食后饮热酒3小杯。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一日三餐中的食物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而且如果能对症进食,对疾病的治疗还有一定的效果。那么哪些食品对哪些疾病具有疗效呢?洋葱与骨质疏松医学研究证明,洋葱可以有效提高骨质密度。在实验中让雄鼠每天摄入1克洋葱并坚持4周,其骨密度可明显提高。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切除卵巢的雌鼠,以模拟最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绝经妇女,结果同样证明:洋葱可以有效地阻止骨骼再吸收的过程,提高实验鼠的骨密度。骨骼再吸收是导致骨骼中钙质不断流失,造成骨质疏松的常见因素之一。洋葱最好生吃或榨汁饮用,每天服用200克,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雪松 《家庭科技》2011,(10):35-35
寒露时值每年阳历的10月8日前后,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该节气还是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寒露节气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之品,  相似文献   

16.
民间秘方     
《家庭科技》2014,(8):30-30
治食欲不振 方山药饭山药、莲肉、薏苡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心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者。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者。糖醋萝卜小萝卜250克,将萝卜洗净,切片压碎,用适量的糖、醋、盐、麻油等浸渍即成。适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大麦茶焦大麦5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养生五戒戒情: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动感情,特别忌讳过度兴奋和悲痛。戒逸:劳逸结合。戒食:每餐不可吃得过饱,尤其睡前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戒色:并非完全避免性生活,而是要节制、减少。戒药:不能乱服药物,服用各种补药一定要遵医嘱。  相似文献   

18.
康德哲学是以界限问题为核心展开的,而界限问题又可以归结为先验主体问题,它可以通过"我能(知道)什么?"这一形式展示出来。维特根斯坦对康德哲学的改造是通过界限的语言化和主体的界限化进行的,即把康德哲学的理性界限改造成为逻辑语言界限,并通过主体的界限化使主体成为世界的界限,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主体——界限主体。由于界限主体具有"零位"特性(类似于数学中的零),于是,康德关于主体能力和理性界限的提问"我能……?"相应地就转变为一种基于"零位"主体的逻辑语言的意义标准的提问"人们怎么能……?"哲学问题也就转移到了以探讨"怎样"为特色的"Canbe"问题上来了,康德的哲学问题也就从理性的平面转移到了语言逻辑平面。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家庭科技》2007,(11):37-37
药膳在我国源远流长,历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于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且易于取材,方便自制,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深受百姓喜爱的剂型,有助于防病治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养生汤来源于道医学,它是伴随道家养生术诞生的,根据传统药食同源理论发展而成的一个药方。该方历史悠久,内容古朴,用于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笔者应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