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研究老年人与子女代际居住现状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通过分析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样本,重点研究老年人与子女代际居住不一致情况,即不同居住意愿下老年人与子女实际居住状况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在不同居住意愿下均呈现出丧偶、60—65岁、少数民族、需要日常照料、没有自己产权房子、认为子女啃老的老年人与子女实际居住的可能性更高。通过细分居住意愿,进一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相比儿子,女儿在家庭养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轻、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更可能选择独居;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居住愿望实现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旧城改造与城市空间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农民工从原先栖身的"城中村"被赶到"城郊村",城市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居住边缘化给农民工城市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即交通成本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社会隔离感也越来越强;好处是租金低廉,同乡聚集,子女教育容易得到解决。由于管理缺位,城郊农民工集中聚居区正向贫民窟方向发展,当地村民对于外来工既爱又恨。农民工的居住模式与中国城市规划政策高度相关。因此,消除城市农民工居住边缘化问题,需要多种政策手段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社区社会网络是影响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重要方面。基于某东部城市四个社区的数据调查,本文从整体网角度探讨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整体网研究视角下社会网络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局部中心度、整体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分析发现:性别、健康状况、居住时间、居住位置、社区类型和社区共同行动等因素会影响到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局部中心度,居住时间和居住位置等因素会影响到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整体中心度,性别和居住位置等变量会影响到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特征向量中心度。政府应通过公共政策来影响社区要素,以达到改善老年人社区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将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压力,这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本身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如何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促使老年人再就业研究成为必要,因此分析老年人再就业的基础条件和再就业的现实困境,探析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路径,并提出若干措施来促进老年人再就业,以此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沉重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身体素质衰退、经济收入下降、子女不在身边。面对如此凄凉的晚景,老年人容易出现抑郁,身心陷入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有医学专家指出,老人很容易受到生活负性事件的打击而陷入抑郁,对此家人特别是子女应注意多回家陪伴照顾,理解他们的情绪,而不要急着让老人家"转移注意力""想开一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内容和高效的传播,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和快捷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明显。大学生是“网络时代”最积极的拥护者和推动者。但他们缺乏成熟理性的思维能力,对网络上负载的信息往往不加辨别地全面接受,从而比较容易被消极、丑恶、扭曲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影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教育引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宇 《家庭科技》2021,(8):14-16
老年婚姻现状及特点 丧偶与单身 如今老龄化日益显著,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丧偶的风险不断提高.丧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与西方不同,中国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老伴之间相互扶持是大多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现状.丧偶老年人对其他社会支持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与子女同住,或者进入养老机构,会引发子女赡养老人的矛盾及养老机构乱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丧偶老年人提供照料和社会支持,使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配偶的老年人从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处于劣势,更容易出现负面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南京市白下区的调查,使用累积Logistic模型,对影响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睡眠情况、是否感到孤独和对自然环境的满意程度显著影响了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时在居住方式上,和子女一起居住的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9.
暑天防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下述几种人比较容易中暑,要注意预防: 婴幼儿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差,而且皮下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 老年人 老年人各器官机能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据统计,约有1/4的老年人常受其害。虽然便秘不是什么大病,但常给老人带来思想上的负担和身体上的痛苦,甚至影响睡眠与饮食。  相似文献   

11.
曹瑞斓 《江淮论坛》2009,(4):158-164
汉英两种语言在音节首辅音丛方面的巨大差异给中国的EFL学习者习得英语辅音丛带来了障碍。研究发现,在国外留学的中国EFL学习者对英语音节首辅音丛SC/SCC的习得还有困难。这些学习者在留学国家(二语国家)居住的时间和他们的习得情况相关,表明二语输入在他们对被考察辅音丛的习得中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些输入对习得的影响还需要有输出的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2.
小学高年级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速度都比较快,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他们考虑问题还不成熟,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失衡现象。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如果不小心处理,教育方法不当,就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现就他们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谈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钢 《兰州学刊》2010,(4):71-74
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社会转型,使传统的“乡土中国”变成了现代的“流动中国”,这无疑给广大乡村社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与此同时也给传统的乡村养老体制带来了冲击。随着我国乡村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深,改革与创新乡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将以我国西部地区贵州省的W村为个案来调查分析乡村社会转型中村庄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为青壮年人的3/4以下。老年人在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应特别注意脏器功能,如果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等疾病应慎用。老年人免疫力较差,体温调节系统比较迟钝,加上神经系统对发烧的感知反应力有所下降,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感觉不出自己发烧,很容易延误  相似文献   

15.
王辉 《家庭科技》2010,(8):18-18
经常以静脉给药方式治病的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性静脉炎。据临床观察,海带湿敷药物性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红肿型静脉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人聚在一起下棋,可以益智怡情,但是如果对下棋过于痴迷,一坐就是大半天,即使感到疲惫也不舍得离开"战场",就会给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下肢静脉曲张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就会减慢,导致肌肉供氧不足,造成腰酸背痛,更为严重的是使小腿和脚部大量充血,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影响消化功能久坐不动,会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时间久了容易诱发消化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拆迁问题在城市扩张与旧城改造中日益凸显.在被拆迁群体中,老年人受到的影响最大,表现在他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养老方式受冲击、社会关系被割断、出行不便以及生活成本增加等方面.这需要给以足够重视,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大都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都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既成为困挠流动人口正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也给流入地政府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以居住供给系统作为研究重点,针对大都市流动人口居住困难的问题,从商品住宅市场、公共住房保障的动态演化、城中村改造、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公寓开发、村集体通过对宅基地的集约利用承建出租型流动人口公寓等层面进行多维探讨,可以为流入地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通常都有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他们经历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路,深知钱财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用,所以一般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勤俭节约如果过了头,就不一定是件好事了,它可能会极大地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因此而酿成大祸,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老年人因身体走向衰弱,对外界的敏感性降低,不加以重视较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因此经济开  相似文献   

20.
正前段时间,一位老人登机前为了"祈福",往飞机的发动机里扔了一把硬币。这一把硬币,导致航班延误了5个多小时。不只是航空安全,这起事件其实是给整个老龄化社会提了个醒: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的发展速度却越来越快,他们与新事物的摩擦或不适某种程度上将难以避免,或许是这些老人们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或许是他们过于固执,仍然相信"投币祈福"这种迷信。如何降低这种冲突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帮助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