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位学生带了盆兰花来谢我,说是因为我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了"为人点灯,明在我前"那句话,让他找到了工作。我因赶去上课,无暇问他原因,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那样写,而不是一般的"鹏程万里"。几天后,我无意间看到书架上的《创意电力公司》才猛然想起,我那时正在看那本书,看到皮克斯公司的创办人卡特穆尔去卢卡斯公司应聘时,被问道:"你会推荐哪些既懂电影,又会做特效的人来本公司做事?"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最近,他特别怕迟到,每天晚上九点之前睡觉,让我早晨六点半一定要喊他起床。偶尔动作慢了,十点多睡觉,他就哼哼唧唧地说:"这么晚才睡,我明天起不来了,一定会迟到的。你明天一定要五点就叫我。"我为了安慰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可第二天,他五点不到就已经穿好衣服,站在我的床边大叫:"妈妈,快点起床烧饭,不然我就来不及了!"我看他起这么早,让他再睡一会,可他就是不肯。有时,我答应到时间叫他,可是,时间到了,我看他睡得正香,就有意让他多睡一会儿。他醒后不高兴了,埋怨我不早叫他。一会儿说:"妈妈,我的裤子缩进去了,你快给我拉着棉毛裤!"吃饭时又说:"哎呀,这饭烫死了,我不吃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一个焦虑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董栌枫 《快乐青春》2014,(12):43-45
他是一个乡村教师,在漏雨的教室里,在坎坷不平的讲台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里,身边的朋友、昔日的同学借外力上调的上调,转行的转行,一个个干得风生水起,令人羡慕。只有他,没有任何外力,只好日复一日地面对着那帮永远也长不大的娃娃们。  相似文献   

4.
一 黄宗英的文章<我亲聆罗稷南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南方周末>(2002年12月6日)等报刊发表以后,许多人奔走相告.一篇短文的发表成了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按说是奇怪的.近50年前的旧事了,我的伯父罗稷南在1957年7月7日问了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主席做了一个假设的回答:"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不是不说话就是关在牢里了."一个假设引起这样大的震动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5.
正来访者W是一个20多岁的男孩子,有着阳光的笑容,礼貌的谈吐。他很认真地诉说他的烦恼:"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我关注的重点都是别人的看法。我会不停地去想我这样说别人会怎么看我?别人的笑是欣赏还是嘲讽?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客气友好,但是却很难觉察自己真实的情绪,我只会担忧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无聊,无话可说。"听他说完后,我忍不住问他:"你眼中那么多‘别人',自己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吴群 《家庭科技》2007,(2):32-32
我和老公前不久刚结婚。他年长我8岁,有过婚姻史.我却没有任何性经验。他像一个温柔老练的性爱教练,让我充分享受着性生活的甜蜜与快乐。不知怎的,我们的性生活越是高潮迭起.对性生活的要求越是频繁。请问:像我这样多次性高潮会影响身体健康吗?读者依一  相似文献   

7.
新婚闹洞房的时候,伴郎坏兮兮地问她:"假如以后新郎倌在外面有了女人,你会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离!我怎么能容忍他再有一个?从现在起,对我俩来说,对方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他背叛了我,我绝不会为他去和别人争风吃醋,因为不值."  相似文献   

8.
"文如其人",这话是确实的.对于一个不相识的作家,读者尚能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触摸到他的性格气质,对于一个熟识的作家,读者更能见文如面,从其作品中窥见他的笑貌音容.作为一个老同学,当我读到方方的小说时,便强烈地有着这种"见文如面"的感觉,这不仅由于我对方方的熟悉,还由于方方有着独特的性格并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清晰地打上了个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我的丈夫很少跟我交谈,他每天晚上只是坐在那里读报或看电视.我问他事情,总是哼哼作声,有时甚至不理不睬,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管家婆及一个陪他睡觉的人.这样的婚姻使我感到很苦恼,内心一直在矛盾焦虑中挣扎."一女性痛苦地向我们诉说着.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结婚已有7年,先生爱我,我也深爱他。可是近期我们经常吵架,每次吵架似乎都由我挑起,我俩很纳闷,这是怎么了?每次吵完后,我都深感委屈,这时我会突然想起他——我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寻常爱     
正"我不怎么爱他,但他对我很好。"阿玫带着点儿羞涩告诉我们。她交往了一位男士,丧偶,有一个儿子在上海读研,已有女朋友,俩人商量毕业后在上海打拼,不回老家了。这位男士在事业单位工作,条件还可以,就是比阿玫大12岁。闺蜜们听完阿玫的描述,都投赞成票:对于40岁的离异女人,男人大12岁刚刚好,他儿子已经打算在外地安家,不会打扰到父亲的小日子。  相似文献   

12.
自传体真言录,传递属丝突围正能量 "就像九十年代的草根一样,屌丝也是新时代的一个名词,这个词我不介意用任何的字面含义去理解他,我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每一个高富帅都是从属丝当中走过来的,不一定现在的状态差明天的状态还会差,核心就是你是否做到了突围的准备."在新作《勇气可"佳":屌丝突围记中》刘佳勇分享了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以及创业过程中的全部心路历程,书中更是详细解说了刘氏独门"屌丝突围十三剑",讲述其7年缔造亿万财富的诀窍,并发表宣言:"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梦想命运的眷顾和垂青.我们尝试过,我们无畏;我们努力过,我们无悔."  相似文献   

13.
春节期间,我儿子(12周岁)收到了4000多元“红包”。我动员儿子把这笔钱上交给我,但他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支配。我认为,2000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小孩子自制力不强,管这么多钱会出事,于是坚持要他全部交出来用于交学费等。儿子很不服气地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请问,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究竟如何处理才妥当?读者金海川  相似文献   

14.
正某天晚上,我在看书他在看电视,猫咪在地板上追逐着自己的尾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喂,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几年很少吵架了?"他露出一个十分高风亮节的笑容:"那是因为我不和你一般见识。"我回报一个嗤之以鼻的表情,但心里默默地给这个答案点了个赞。我和他刚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这样。他的性格比较温和,但十分执拗,总是无法理解我某些生气的点。如果碰到我发火,而他又觉得自己没错的时候,他一定要和我争辩到底。我们都拿出最恶劣的态度对待彼此,我吼他,他  相似文献   

15.
彭放和他的《文学人才学》满汝毅法国作家邮费罗曾言:“一旦你了解了一个作家的性格,理解他的作品也就不难了。”我与彭放相识多年,算是比较了解。他三十年来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在报刊上读者会频频见到他针对当前文坛撰写的文章。在省内的许多文艺座谈会上,他的热情洋...  相似文献   

16.
谭善明 《殷都学刊》2009,(2):110-115
无论是"影响的焦虑"还是"游戏"抑或"文学场",都向我们昭示着文学经典处在诸种力量的对抗之中:今人与前人、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文学与经济、文学与政治,等等.也正是这样的力量对抗建构了经典并使之青春长在.所以文学经典建构的问题不只是经典形成的起点问题,而是一个生成问题,即:文学经典是处在建构的途中.以这种观点可以有效地对经典建构进行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肖军 《家庭科技》2012,(1):38-39
中国的春节常被称为"年关"。但是,"年关"的含义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人们常常会为春节物质的贫乏而焦虑。小时候,我们给村里的老人们拜跑年(拜个年就走)的时候,一些生活拮据的老人总会说:伢子们,不拜年!我们没有年呢!当时,我非常迷惑:怎么能说他们没  相似文献   

18.
正每次从老家回来,我们的餐桌上就成了鸡蛋的盛宴:水煮蛋、荷包蛋、洋葱炒蛋、笋丝炒蛋……有时候,他问我:"老婆,你知道我最喜欢你哪点吗?"我冲他傻笑,他指着这些鸡蛋,然后说道:"因为你会变着法儿做鸡蛋。"其实,"变着法儿做鸡蛋"也是被逼的——我实在想不出该怎么解决这么多的家伙,因为奶奶给得太多了。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不懂爱不爱,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我曾看到国外一个机构做的小调查,向一群4~8岁的孩子提问:爱是什么?结果却出人意料。8岁的女孩贝丽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7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6岁的克里希说:"爱就是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相似文献   

20.
见到何工是在一个周末的早晨,他一早便开着纯越野版陆虎卫士在地铁口等我,去画室的路上他缓缓向我谈着对今天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集体无意识的逐利正在吞噬个体的独立性,浮华的都市充斥着物欲带来的焦虑与消费的亢奋,刚来成都时我被它的繁荣吸引,今天却感到严重"缺氧"……当我问及高地艺术区,他坦言那里只是一个自发的、散在的艺术工作区.由于不能够提供什么现实的机会,因此不少人渐渐离开.他依然希望那些有理想的人不要改变自己的初衷,像个真正艺术家那样生活."但无法阻挡有人总会机关算尽地寻找快速生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