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余娜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4):73-77
萧红抗日文学作品与主流文学风格的疏离使她成为一位争议颇多的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孩子的讲演》可以看作是她对创作时的时代环境和自身心境的展现,以及对创作抗战文学的独特思考。在公式化、概念化的抗战文学主流中,坚持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作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作家所受到的文学影响和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2.
3.
带孩子看病一定要做血常规检查吗?如果孩子高烧,家长也许没有异议;如果孩子只是嗓子疼或者咳嗽,很多家长就很不理解。其实,做血常规检查很有必要,这是判断孩子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用错药。 相似文献
4.
5.
人们常说,最怕孩子半夜犯病,可偏偏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还很高。为了避免因此导致更糟糕的后果,美国父母网站特别撰文,介绍了孩子哪些病容易在晚上加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9.
10.
11.
12.
从屠格涅夫看肖洛霍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2)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继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之后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一位作家。他在苏联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能够与之相媲美。但是他也象列夫·托尔斯泰一样,既伟大又复杂。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既取得了卓越的、无与伦比的成就,又表现 相似文献
13.
14.
15.
爱因斯坦成长的基础 爱因斯坦是科学史上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又是在年青时代不守常规、离经叛道的青年。爱因斯坦成长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引起争论然而意味深长的问题。 表面看来,爱因斯坦的出现似乎是对现在公认的科教体制的挑战。科学革命之初,十六到十八世纪,大部分科学家都是业余研究的自由职业者和上层人物。十九世纪以后,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从东帝汶看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湘东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1,(1):59-62
文章探讨了东帝汶问题的由来及发展动向,指出20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民族主义作用于各种民主或非民主的政治形态,而对世界格局进行重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或某种不良心理症状,都与家庭交往方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纠正孩子的某种心理行为问题时,先要找出家庭内部的原因,然后改善家庭的不良环境,进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如,孩子的偏食,可能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身体普遍发育成熟较早,不到14岁的男孩就有了初次遗精。有天早晨,当发现孩子急急忙忙地拿着内裤冲进卫生间,并拒绝任何人进入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那两天,孩子的情绪明显蔫,问什么也不说。我想往深里问问,可有些事孩子不好意思说,我和他妈妈也不知道从何问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