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打造道德基石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矛盾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传统的民本思想、利民富民观、义利双修观、中庸至德观以及和而不同思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支点、价值导向、道德支撑、指导原则和方法论等五个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新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发扬.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当前人们关注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五个问题:和谐社会的涵义和区分,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主要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基本思路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身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很多,其中,以人为本是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扬弃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破除旧的观念和不符合社会和谐的观念,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虽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但同样需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富裕"并不是要否定"先富";需要依靠"先富"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和谐社会涵义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地研究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许立新 《金陵瞭望》2008,(14):27-28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