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严重阻碍中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问题,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依靠财政与金融的转移支付的规范化,依靠制度创新和特殊优惠政策的实施,按经济原则进行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在民族地区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中心,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面小康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运用分工理论的现有成果,以分工的演进为主线,探讨了民族地区全面小康之路上最重要的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本文认为,高昂的交易成本、落后的技术条件、匮乏的人力支持使得民族地区区域内的分工难以开展,区际间的分工也无法深入,从而造成了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封闭性和自给性,形成了该地区低级化的经济结构特征,这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所在。所以,提高民族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分工经济的发展,就成为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治理云南民族地区的过程中,通过团结民族上层、摸清民族地区的"区情"以及通过民主改革、培养民族干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等,创造性地解决了云南民族地区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使云南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边防巩固.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脆弱性、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经济环境的差异性和民族环境的多元性,造就了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复杂情境。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X社区通过空间、制度、经济、文化、认知、精神互嵌打造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新模式。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应当以浅表层互嵌夯实社区治理基础、过渡层互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及深层互嵌形成社区治理原动力,重视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推进民族浅表层互嵌向深层互嵌转变,积极探索实践社区情感治理,推动社区民族关系从“嵌入”向“融入”转变。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经济是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由于思想、意识、文化、管理体制、经济区位的不同,形成了民族地区与其它地方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组织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抓住维护民族团结、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要素市场、规范转移支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户籍制度等十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治理空间”特性的准确认知,是实现差别化有效治理的前提。在空间结构视阈下,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治理既要依据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化“在场”性治理,又要根据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等进行“脱域”性治理。需要依据不同维度梳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的“在场”“脱域”性治理要素,调适“在场”的特殊性与“脱域”的共同性之间的张力,形成共同性主导下的治理诸要素接洽,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民族地区治理效能,以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7.
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很多 ,有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然而从动态差异看 ,资本形成能力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于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研究方面 ,学术界通常都是基于财政的视角 ,较少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实际上 ,在以货币化、信用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金融机制通过作用于社会的资本形成能力 ,而最终传递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 ,民族地区必须注重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视觉来审视经济发展问题 ,从金融体制上寻求创新 ,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应推进节能减排任务最重的民族地区低碳经济适度超前发展.民族地区拥有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相对优势和巨大潜力,但其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过程将是长期而艰难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技术创新,形成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国家主导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模式,是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透过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农民的储蓄观,探究少数民族农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认为,资金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这个难题,因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资本形成对策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和政府一贯将经济工作视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实行“互补互济、各展所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双向开放战略扩大民族地区与国内外的横向交流,从而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宗教文化及社会经济影响,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针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状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金流失和资本形成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的金融深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贫困人口多,社会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缓慢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区域贫困已成为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两大主要障碍。研究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破解对策,有助于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发展民族经济,就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分析民族地区构成生产力要素的基础,探索实现民族地区生产要素优化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这既是考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研究民族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面对市场经济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发达地区经济强劲的挑战,给民族地区带来严峻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6.
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特色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色经济与常规经济相比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区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以及良好机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必须以特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导,不断开拓新思路,即突出少数民族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拓宽和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范围与形式;正确认识、处理特色经济与常规经济、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带动能力拥有巨大挖掘空间。文章通过2002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民族地区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效用及传导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物质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及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正向作用,面对交通运输资源、地区人均GDP年增长率呈负向作用。文章以民族地区中药材特色产业为具体分析对象,从微观层面实例性验证信息化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结合目前民族地区信息化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够为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超越区域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变形,丧失其原有的审美魅力与文化价值.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的经济差距是一个很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等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分析了地区差距存在的原因;指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认为在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必须建立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措施对经济主体的促进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