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南国》2009,(16):4-6
8月7日,为期一天半的第四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沦坛在广西南宁圆满结束。包括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领导和广东、海南省领婶.泰国商务部、菲律宾财政部和越南变通部副部长,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驻东盟大使在内的45位中外嘉宾.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或致辞。来自中国和泛北部湾国家政府部门的官员、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等近400名中外嘉宾出席论坛共商泛北合作大计。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旨在加强与东北亚国家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会议对与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关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国际营销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为发展和繁荣东北亚经济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成立的中阿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沟通的重要平台,其创造性地构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新范式。中阿合作论坛成立10多年来为中阿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各方面交往的深入发展,中阿合作论坛的相关机制在某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双方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以来,阿拉伯国家联盟内部权力结构面临的重组,域外国家如美国在该地区活动的加强,中国与伊郎、以色列外交关系的处理,对中阿关系和中阿合作论坛的进一步发展均产生了严峻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有必要理清当今阿拉伯世界格局,适时调整相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推动中阿合作论坛向更高水平的合作模式演变。为此,首先,应将国际法作为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点,不仅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国际法,而且还要倡导用国际法来解决双边或地区热点问题;其次,应确定对阿外交的重点国家和区域,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交往;再次,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坚持国际正义;最后,在对阿关系中要进行全面交流,不应仅限于政府间对话。当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中阿合作机制:一是提高中阿合作水平;二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三是重视人文交流,加强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SCI/SSCI/A&HCI数据库2008-2017年收录的Article、Review论文和引文数据,深入分析了四川大学的国际论文合作情况,发现:1.全球论文的国际合作在加强的同时,中国大陆和四川大学的国际合作并没有大的发展,发展的速度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四川大学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的影响力之间显著的负相关,主要是高水平科研合作的参与方,而不是牵头方; 3.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和占比对声誉等的影响方式不一样; 4.影响大学排名的因素主要是科研产出及高端研究数量、科研质量、国际合作数量三大因子; 5.但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和国际化时,对大学排名的影响主要是两大因素: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培养能力和研究产出,国际化水平最终体现在教学水平上,内涵式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这不仅加深了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而且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非洲 多个国家时候人群里经常会在温州与朋友一起办外贸公司长期驻扎在加纳,  相似文献   

6.
新型社会治理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加强建制性权力、形成国家与社会合作互动的过程上,将建立政府和社会共治合作关系作为提高治理能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逐渐形成了协同式的合作关系,而改革的深入则进一步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在降低社会参与门槛的同时积累民主治理所必需的合作、规范和互惠,这将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合作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以及区域性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性跨界河流。从澜沧江-湄公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律框架下建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是一种务实、可行的选择。文章认为,中国-东盟对话合作机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委员会等一些现有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机制,为建构澜沧江-湄公河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提供了区域性的国际合作基础。而现阶段务实、可行的目标是促进流域各国对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念的接纳,并通过建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性机制,培育各国间解决澜沧江-湄公河可持续发展的善意合作氛围。文章提出,当前建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核心问题在于增加流域相关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流域国家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增强流域国家之间的协商和合作,并推动公民社会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8.
中国空间站开启了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新征程,期间将产生诸多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空间合作知识产权,亟需体系化的空间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中国国家利益和空间站可持续发展.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空间站的特性和世界空间知识产权领域的现有规定,发现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立法缺失、产权流失等制度性困境.为此,需要通过提高国内法的兼容性和体系性增强法律稳定性和指导性,创设空间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并设置严格的保密机制,利用债权救济和国家责任制度促进空间产权纠纷救济的创新转化.提出在强化国家产权能力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国内国际保护网络的双向互济,优化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伙伴关系和外部环境,以期为世界提供外空探索的中国经验和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都从各自的理论假设出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国际合作观霸权合作、制度合作和阶级合作.西方学者的国际合作观无论是在理论假设还是在现实解释力上都有其不足之处,并总是体现了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局限性.中国学者需要在借鉴西方国际合作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政治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理论致力于解释国家间冲突合作问题的学术任务及其"无政府国际体系-国家理性选择"概念框架,使其无法容纳国际组织进化、分化、自组织等组织特性。曾经寄生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国际组织理论需发展自己的概念框架。该理论构建需关注国际组织的本体而非成员国特征,摒弃无政府状态世界观而看到渐进有序的国际社会,将国际秩序视为核心变量并赋予其创设型秩序和自发型秩序双重内涵,并将国际组织机构设置视为对多边利益结构而非对单体国家利益诉求的回应。国际组织决策逻辑不在于国家间政治对其决策的决定性,而在于其程序规则对国家间政治的约束和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