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思想和观念的体现,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以创新为基础,坚持并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高校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文精神的创造、融合、升华的重要阵地。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和如何实践大学生人文教育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因此,确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人的本性、社会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并在此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贯彻"人文关怀"来实现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关部门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偏"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教育产业化倾向影响较大,人文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有所欠缺。为此,必须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氛围,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以搞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科学技术教育 (简称科学教育 )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 2 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 ,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校外语教育,传承了历史上外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在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交际化、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使外语教育真正成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俄罗斯高校外语教育对于提高受教育者人文素质的作用和成果,使我们迫切感受到外语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只有外语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世界级人才。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确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眼光投向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上,全面惯彻"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唯一出路。高校应通过增加学习的自由度、实施启发式教学、淡化专业界限、更多提供实践机会 ,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人文教育、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伦理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社会竞争能力和继续发展的能力。同时 ,高校还需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以培养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潮促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科学进入中国、进入教育,并一举突破人文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成为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条件.二十世纪前半期,随着学制和教育宗旨的演变,高等教育重点由经学到法政再到实用技术的演变,直接影响到高校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增减及其地位的嬗变.考察和回顾这些变化的过程及影响,对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环境中高校“两课”教育创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信息网络给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带来的种种新变化,为了提高信息网络环境中高校"两课"教育的实效性,"两课"教育必须在观念、内容等方面创新:在观念上,尊重"两课"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两课"教育应该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机融合,使其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实现共同的根本目标;教育内容上,应构建以"两课"课程为核心,人文社科课程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成为当今高教改革中探索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同时,指出必须以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并就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