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政党制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与挑战。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结合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的尝试,也有过一党统治的实践,但都因不符合中国国情而最终被历史所淘汰。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一方面是历史做出的公正抉择,另一方面又是我国的国情所使然。  相似文献   

3.
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的实际运行中,先后经历了确立多党合作格局、成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三个大的阶段。“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思想和方针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体制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颁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基本形成,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制定,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得到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曾宪章 《东岳论丛》2000,21(3):22-26
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这既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又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它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士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其经济基础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统一 ,一党执政与多党参政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确立和发展的思想渊源、理论依据和遵循原则。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更确切地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统战、民主的理论,以及列宁关于政党、统战、民主的理论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独特的政治优势是由政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它的形成有政治、社会、组织和思想等主客观条件。其独特优势集中表现在政党制度的结构模式、社会整合功能、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功能等几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就要在思想上坚持"同心"理念,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在权力运行方式上坚持一党执政与多党参政,在民主形式上坚持政治协商与广泛参与,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要创造条件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对于中国政党制度方面的新概括与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政党学说的丰富与发展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多党派参政。在新形势下,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巩固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政治生态平衡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根本所系则在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与生俱来的多方面的政治优势.这些政治优势的总体特征就是和谐性,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它的形式、机制和共识的统一体现了一种具有和谐性质和特点的政治文明,并示范、实施和促进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体系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其中前者必须始终坚持,后者则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互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核心,讲中国模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提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构成了我国政党制度的三大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与民主党派形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两个突出政治优势,具有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3.
《大庆社会科学》2012,(6):154-155
金刚、臧秀玲撰文指出,在多党合作当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内在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根本推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使这一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得以更充分发挥,首先必须着力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执政党自身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深深根植于天下为公、兼容并蓄、共融共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有着与西方政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发展理路。其理论依托是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价值所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内在要求是建构和合的党际相互关系,效能体现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新时代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出全面部署,是对世界政党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要在继承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理应以扬弃的科学态度对待资本主义多党制,开创一种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论述过社会主义多党制,19世纪和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实行社会主义多党制。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的政党制度,才能够抵挡、消除西方那种多党制的诱惑和陷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就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应充分肯定它的特点和优点,并加强研究探讨,使它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中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是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保障,是及时高效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保证,也有利于有效地遏止腐败;多党合作是形成合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制度基础,它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整合资源、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低成本的政策优化和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体现在自身的构建、发展过程之中,彰显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之内,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在社会利益、阶层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价值更加凸显。面向未来,应把握好政党制度的组织形态、关系结构、运行机制等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对政治制度文明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在国家政权体系和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下,除了处于法定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存在着八个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作为法定的参政党,在体制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伴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面临深刻变革的新形势,各民主党派在进一步发挥参政党职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要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首先有必要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基础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一制度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决定中国政党制度的性质、发展方向、政党互动模式和政治结构状态的理论依托或根据。它是多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一个层次即最内在、最本质的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个层次是基本原理层次,即是马列主义多党合作思想。第三个层次是实践层次,即马列主义多党合作思想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具有着鲜明的特性:整体性、传承性、实践性、先进性、目的性。  相似文献   

20.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