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性垄断与行业群体收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垄断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垄断性行业 ,其中最具特殊性的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对我国职业群体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造成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一、行政性垄断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一般垄断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技术优势的存在、信息优势的存在、产品差异的存在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中垄断的产生既有一般原因 ,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相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 ,与之相适应 ,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垄断形态 :经…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级阶段,经济性垄断已初露端倪,并且表现出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性垄断的明显不同,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性垄断必然会成为中国重要的垄断形式,并成为中国反垄断法的重要规制对象。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性垄断仍然是中国目前的主要垄断形式,是中国反垄断法必须规制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构建不仅应规制经济性垄断,而且应规制行政性垄断(我们将其概括为“两性”规制论)。一、“两性”规制论构建的基础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立法…  相似文献   

3.
黄玉波 《云梦学刊》2015,(3):153-156
中国媒介规制融合面临一系列困境,但中国媒介规制融合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相结合产生的“行政性市场垄断”。它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垄断现象,其原因在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以及媒介融合转型双重压力下,媒介规制机构多重角色的冲突,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行政性市场垄断政府规制行为。这种行政性市场垄断外在表现为通过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对进入的外来企业采取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4.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垄断”特征及其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垄断性产业的“垄断”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垄断存在很大的不同,它是由行政性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而成的一种混合型垄断,其中行政性垄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垄断性产业改革的关键是打破行政性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功能健全、运作有效的垄断性产业政府监管体制。在立法授权下设立独立的存在于政府机构之外的监管机构,这应成为建设我国垄断性产业政府监管体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看不见的手”日益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作用。但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旋律之外,仍然存在着不协和的音符,尤其是一些垄断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足以看出垄断的严重和普遍。应当讲,我国存在的垄断现象和国外的垄断有很大不同,外国的垄断一般是商业性垄断,主要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结果,像曾被起诉的微软公司,其垄断地位依靠的是领先的技术、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和雄厚的财力。而我国的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是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的核心问题是违法判定原则的正确确立,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是反垄断违法判定的基本原则.转型期中国反行政性垄断中违法判定原则的选择应保持适当动态性:转型前期,由于行为主体的特殊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危害程度的严重性,反行政性垄断应选择以本身违法原则为主、合理原则为辅的违法判定原则;转型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和反垄断司法体系的成熟,行政性垄断现象将大幅度减少,并且表现形式和实施手段将更加隐蔽,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的界限更加模糊,反行政性垄断应选择以合理原则为主、本身违法原则为辅的违法确认原则,并逐步实现由二元判定模式向一元序列判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国家垄断势力依托极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了市场力量加行政权力的特殊垄断──行政性市场垄断。这种垄断必然导致我国产业及其企业之间竞争的特殊性。要消除这种特殊性,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体制改革和立法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8.
行政性垄断是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为各国立法所禁止.但在具体规制体例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俄罗斯等转轨国家倾向于采取"统一定义、分别主体"和"概括禁止、分别列举"的立法模式,美欧等发达国家倾向于采取"统一立法,特别列举,一体适用"的立法模式.由于中国反行政性垄断任务的艰巨性及特殊性,中国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应当采取"一体立法、分别规制"的立法体例,即在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定义中包括行政性垄断的内容,同时在具体行为的列举上对行政性垄断做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9.
王国元 《理论界》2003,(2):24-24
我国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问题却仍然存在。因此,进一步破除垄断,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垄断形成的根源 从理论上讲,垄断是与竞争相对应的经济范畴,它指少  相似文献   

10.
反行政性垄断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市场本身并不具备维护公平竞争的机制,在中国现阶段市场不成熟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限制竞争的现象频频出现,如企业联合限价、分割销售市场及企业滥用其经济优势等经济性垄断。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当前政企不分的情况尚未完全改变,来自政府方面对市场非法干预的力量仍十分强大,这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行政性垄断。从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后果看,后者比前者严重得多,从而成为妨碍中国建立有效竞争市场模式的主要症结。因此制定反垄断法并将反行政性垄断作为反垄断…  相似文献   

11.
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而言,可以表述为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为前提,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也可以表述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这是不应有疑义的。问题在于,我们研究的不是一般国家、一般条件下的国家宏观调控,而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个特定时期的宏观调控,因此,这种调控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其特点。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分析。一、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现代市场经济。虽然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不高,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还要重走发达国家经由近代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世纪末的大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体现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且还体现为政治、社会、文化、认知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转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共存的历史演化过程.在转型的起点、动因、过程和任务等方面存在着共性特征;在转型的方式、策略、路径和绩效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目前,主要的转型国家已经历了转型的准备阶段、转型的启动与正式推进阶段,并且正在步入转型的深化阶段.转型国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通过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所有转型国家的共同任务.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建立起由具备充足治理能力的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及社会互惠共生的有效现代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困惑与选择张静蓉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双重的转型时期,既要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又要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内完成这两种不同内涵的转型,应该说是人类历史上颇为罕见的现象,然...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企业集团发展的若干问题林叶世界各国的企业集团是在特有的历史条件(如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向垄断竞争市场经济转换、高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外部环境(如法律制度、宏观调控体系、政策差异)下产生。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重组、产业结构变化并向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由于诸多原因,出现了不少权力腐败,反腐倡廉,对策虽多,但与其场汤止排,不如釜底抽薪,根本出路在于以权力制约权力。一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增大了腐败的可能性。权力腐败具有历史性、世界性,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在私有制社会里,形公实私的公共权力必然谋私,必然导致腐败。公有制社会里,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一旦公共权力在一定条件下异化成私有权力,腐败同样不可避免。可见,权力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的私有或私有化(异化)。但是,在市场经济初建时期,经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16年,中国经济既典型地呈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型经济,又表现为GNP迅速增长的赶超型经济。前者决定了构成新体制因素的私有经济成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后者决定了这种发展更以爆发式推进为特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生气勃勃的部分。但是,中国私有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对西方同类经济成份从“形似”到“神似”的高速模仿过程。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初始发展条件不同,经济环境差异,中国私有经济发展在显示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系列特殊性,其中包括政府和国有经济成份对私有经济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郭军,吴夏凤(河南财经学院)工资政策及其调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工资的宏观调控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工资政策来调节。这既是一种行政性调节,也是一种经济性调节。所谓工资政策,就是国家对工资性质、工资职能、工...  相似文献   

18.
周慧琴 《理论界》2003,(6):96-96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都是在相互排斥、相竞相争中存在和发展的。世界各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从来就没有离开竞争,即使在垄断经营的体制下也存在着不同的竞争方式和规模。中国通信行业需要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但是,通信行业的特殊性又不允许过度竞争,中国通信行业需要在竞争与垄断之间寻找平衡。 一、竞争机制的引入 加入WTO后,要求实现政企分开,减少国家在电信企业的股权,改变国家控股状况,准许各种成分的经济融入电  相似文献   

19.
侯岚 《南方论刊》2007,(8):19-20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现行行政体制中各种制度安排上的弊端以及法律制度缺失的存在,使得行政垄断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行政垄断的存在,严重阻碍有序竞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损害市场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和消费者的利益,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垄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垄断既具有生产与资本集中引起垄断的一般属性,也体现出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垄断的特殊性质。以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垄断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利用资本,并且利用资本会出现垄断现象的客观现实。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目的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三个层面出发,得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垄断所具有的不同属性。针对性地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层面,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反垄断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