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成为影响其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困难,表现为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自卑感和社会恐惧感增强、个性缺陷和心理问题突出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以减轻就业压力。因而要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维度,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促进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因素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对比分析,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影响,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加拿大印第安人在社会生活及生活资料方面存在差异.介绍因这种差异而导致的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和交通往来情况,早期印第安人的交通途径、交通工具、管理方法和使用效率,以及印第安人超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带来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异化,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的本真属性,导致技术性人格挤压了本真性人格。异化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弱化了人们对于情商的重视。人的全真性与大学生的时代担当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商修养,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和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情商表现为人的情绪品质的差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技术异化削弱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下导致人的情绪品质降低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可从坦诚、热情、宽容三个方面着力,有效地消解技术异化,提升情绪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结合高校实际,知识储备、实践历练、强化思考、自律向善等是大学生矫正技术异化下的人性异变、提升情商修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女性暴力行为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女性暴力犯罪呈快速增长趋势.女性暴力犯罪的增长既有社会原因更有女性自身层面的原因:不合理的情绪宣泄模式、人格缺陷、角色意识混乱等是女性暴力行为发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认为,解决女性暴力行为发生的根本途径在于女性改变自我,加强与人沟通,进而提高女性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验室开放等方法和途径,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加强第二课堂建设,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效果,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毕业前夕,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已进入实习单位,在新的工作面前,你感觉如何?在与工作伙伴的相处过程中,你是否广受欢迎?对于新的工作环境,你是否已能应付自如?这在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在这一群体里,很多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呈现出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突出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单亲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会得到增强,但心理压力会持续增大,心理素质会更加脆弱,在一定时期内违法犯罪率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和谐心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和谐心理是一种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的健康心理。和谐心理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精神诉求。和谐心理的建设路径应包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等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对三本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本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不同生源地以及不同学科类别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三本学生在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就业压力的心理表现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