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我国农村与城市实际存在的、不断加强和发展的趋势看,逐步建立把城市与农村联结在一起的、统一的社会经济系统,应当是更富有前途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动态观点来研究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才不致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与农业现代化胡继连所谓农村经济体制,也就是农村的经济制度,是农村经济关系的总和。农村经济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农村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在农村经济体制方面,我们的选择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农业的历史演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转移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分析人口流动状况,了解其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有助于有关政策的制订,推动人口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卢、1.输出量不断增加,转移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生活的现代化钱建农村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在大的方面表现为农业的现代化和非农产业的大发展。就农业现代化而论,乡镇企业在以下四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充当农业现代化所需巨额资金的供应者。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技术上的现代化,人们通常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的蜕变轨迹与演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是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从单一经营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村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农村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与其相联系,城市与农村不再是完全独立、绝对分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与传统农村不同,现代农村不再是单一经营农业的区域,二、三产业在农村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第一产业,且出现"三产"深度融合的农村发展新格局。这时候的农村,与其称之为"农村",毋庸称之为"乡村",城乡差别已经缩小到很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春芬 《人文杂志》2004,(3):170-174
中国不仅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 ,而且也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 ,农民数量大、素质低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制约因素 ,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它们不仅构成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而且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社会学角度 ,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 ,即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8.
杨爱君 《学术论坛》2012,(6):110-114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和互促进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过程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工业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改革成果的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亟需通过立法来加以肯定和保护,以巩固改革的成果和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几年来,在改革中形成的许多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为加强农业经济立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是百业之首.各业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繁荣的根本,实现小康的关键.现就如何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讲些粗浅看法.一、统一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高认识,是加快发展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前提.改革开放的15年来,由于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省农业得到了较猛较稳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当前市场的反映来看,近几年我省和全国一样,年年发生通货膨胀,1994年上涨幅度达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农业的雏型已在广大农村逐步形成,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过渡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一、农村经济已经具备向市场农业转变的条件15年农村改革,从农业生产方式到经营体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靖州县狠抓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农业,取得了一些成就,农业资源配置基本上实现了市场调节,为农村经济向市场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其表现:一是大跨度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2.
在县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中,我们应采取的步骤是: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全面掌握该县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明确有关领导的发展思路;仔细设计规划方案;具体进行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组负责人统审规划内容;对规划进行修改定稿。  相似文献   

13.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时强调指出,“乡镇企业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也是党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项伟大成就。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有我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不但从战略高度肯定了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即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本身需要的劳动力会大大减少,大批劳动力将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呢?我认为,除了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少未来劳动力的数量之外,根本出路在于努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三个转移:一是从耕地向耕地以外的土地和山山水水转移;二是从农业向其他行业转移;三是从乡村向小城镇转移.而农业的发展是实现转移的前提,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转移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将大大改变农业结构及农村结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实现三个转移不仅是解决农村劳动就业问题,而且是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回溯了国内外有关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设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刘文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理论随乡镇企业自身发展而不断深化。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加以审视和研究,是近些年乡镇企业发展理论的重要进展。本文拟从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关系的角度,就我国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各区域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一.但是,其中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建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发展区域经济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区域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得出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如何加强区域农业合作,整合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良性发展的农业管理体制实现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入,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取代工业化农业的必要性,发展可持续农业对农民、农场、农业的新挑战.文章从作者二十余年的农业研究实践出发,论述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以及工业化农业对于解决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债务问题的无助;并结合科学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深入探讨了工业化农业的非可持续性,以及工业化农业的社会、生态、经济后果;最后,文章结合有机农民、社区支援农业组织(CSAS)及一些关注可持续农业的农民的相关实践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农民理应再次成为农业的中心,他们必须有知识、有思想、有爱心,农业则应成为整个国家和全球食品安全的中心.这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计划经济逐渐为市场经济所代替。随着由此而致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人自身向现代化的发展开始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对人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间的关系,做一粗浅的分析,以期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